干大事时,他们正年轻!

(0)

相关推荐

  • 共产党人是一群忘记“我”的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包围和封锁,加上国民党宣传工具的诽谤.丑化,无论是国统区百姓还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都被严重歪曲.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又名 ...

  • 以遵义会议和西安事变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才真正走向成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政权巩固,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从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到今天的9千多万名党员.好多人会 ...

  • 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充满故事"的毛衣.虽然它的样式极为普通,毛线也已泛黄,但从毛衣细密的针脚以及整洁程度,能看出制衣者的精心和穿衣者的珍惜.事实上,这件毛衣见证了艰苦的革命 ...

  • 电影《1921》:让不同时代年轻人隔空对话

    今天看来,这的确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7月,当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聚集在当时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那幢石库门建筑客厅中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定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开启一项彻底改变中国现代 ...

  • 揭秘: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有哪些功绩?

    1925年1月的上海,元旦刚过,寒风呼啸,冬天的第一场雪仍未消融.临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的虹口东宝兴路上,出现了一些陌生面孔. 听说话口音,南腔北调.看相貌打扮,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一个高鼻梁的外国人 ...

  • 秋收起义(1927年9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毛主席<西江月·秋收暴动> 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 ...

  • 为什么提到左倾主义时,总是绕不过王明同志?看看他所干的那些事

    客观地讲,在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路上,共产国际给了很大帮助,但是因为经验主义,不了解中国国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既在关键时候指明了方向,又采取了极端的教主义干出了一些不利于我党发展的事情,我党在成长过程中 ...

  • 闽西行(罗汉岭上浩气存)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 ...

  • 【里巷故事】瞿秋白叱咤风云 辅义里名人荟萃

    辅义里和丰寿里建成后,与"模范区"内其他新建里份一样,成为一片新式住宅区,沿街铺面也是一般小店铺.但在辅义里的居民中,曾住过中共领导人.理论家文学家瞿秋白及其夫人杨之华. 瞿秋白. ...

  • 【文人情操之极致】——记瞿秋白

    瞿秋白(1899.1-1935),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 ...

  • 历史在这里转弯 | 作者:左德浩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别名瞿霜.瞿爽.瞿双,曾用笔名屈维它.易嘉.宋阳.史铁儿.斯特拉霍夫等.祖籍江苏宜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 ...

  • 瞿秋白遭捕后誓死不降,临刑路上引吭高歌,最终遗言“此地很好”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苏区濒于完全沦陷之危:中共中央因此决计率领红军撤离苏区,继而踏上了震古烁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临行前夕,博古等宗派主义者,借着&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