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来越便捷,人心却越来越远了

SUMMER

John Miller(英国)

从前车马慢

在90年代,流行寻呼机,拥有这样一部摩托罗拉数字型BB机挂在腰带上,是件很荣耀很新潮的事情,腰间的寻呼机露出来,能引来一片艳羡的目光。

给朋友打寻呼的过程是很有仪式感的:先给传呼台打电话,听寻呼台小姐甜甜的问候,留言:A,请速回电话。

A的寻呼机就会“滴滴滴”响个不停,A取出数字密码本来破译,破译的过程有种隐秘的甜蜜感,再通过公共电话之类的通讯工具回电话。

不像现在,拿起手机就能找到你想找的人。失联的朋友通过朋友圈、同学群也能找到,你就是躲在山里、远在海外,通过一张无线网也能让你无法匿迹。

过去,赴一场约会也很有仪式感,那时到市中心叫“进城”,换上整洁体面的衣服,早早地去车站等车。

公交车一路颠簸,到了市中心几近中午了。乘车的人不急,也不会有电话催促。等人的人也不急,坐车等车,时间上总会有些难以把握,慢慢等,总会来的。等待让期待更加醇厚,让会面变得更加有滋味。

现在,每隔几分钟一班地铁,六站十分钟,可以精确到秒。飞机航班密集,上午魔都吃小笼包,下午成都吃火锅;东京、纽约,也不过十几个小时而已,真正的“天涯若比邻”,想见到一个人太容易了!

从前车马慢

生活便捷了许多,省下来很多时间,我们变得更悠闲了吗?并没有。

事实上,我们变得更忙碌了。因为更直接更迅速,我们接收的信息更庞杂,社会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我们不仅能看见身边的世界,还能听见外面的世界:另一些人是怎样努力的、怎样日进金斗、怎样过着我们难以企及的生活。由此产生一种错觉: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过上那样的生活,或者更焦虑了。

现代人拿起放不下的只有手机,一部智能机,看资讯刷视频点外卖买理财产品,可以链接外面的世界。

但是翻开通讯录,同学、同事、客户,成千上百个名字,却翻来覆去找不到一个可以不用斟词酌句的人。

是啊,问什么呢?对方的近况、工作、婚恋情况甚至他昨天吃的晚餐你都已经从朋友圈里得知。

现在的社交大量的是泛泛之交,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努力,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维系亲密关系。愿意不带任何功利性质花时间来见你的,都是真爱你的人。

世界很大,仿佛万仞山岳、琉璃千顷等着你去攀登去欣赏,不过一张机票的距离,然而你再也没有了那份闲心。

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至少自己是这么认为。

从前车马慢

苏轼在《临皋闲题》里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眼为物蔽,心为欲役。世界再大,风景再美,如果没有那一份忙里偷闲、知足常乐的心态,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便做不了自己的主人,也做不了世间风月的主人。

“开先者,谢独早。”你忙着辉煌,却也在走向凋谢。没有开不败的鲜花,登上山峰也意味着即将走下坡路。生活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忙碌,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那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呢?

不在别人的嘴里,也不在你的眼里,而在自己的心里。有一点钱、有一点闲,无病无灾,无心绪挂碍,有触手可及的小快乐,才是生活。

懂得忙里偷闲的人懂得释放压力,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抚慰心灵。

极少人能一路高歌猛进永不停歇,我们大多数人都将一生平凡。

平凡无须有愧,人生本来就是平淡打底,苦为基调,苦中有回甘,那些生活中的闲暇时光就是你的回甘。

茶之所以回味深长,不就是因为苦味中含清香么?人生如茶,有苦有甘,需要用心细品。

周作人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得半日之闲,可抵一年劳碌之苦。

刹那永恒,就是闲云野鹤般的片刻可以留温存抚人心的意思吧!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听别人说,被他人的声音所左右。

当你不慌不忙,用心倾听别人的时候,心的距离就近了。

听说坚持原创的号只有7%,

点分享、在看、赞鼓励一下吧!

点击下方图片给我留言吧

糊涂(深度好文)/40岁以后,你的脸就是你的命

“成年人就该戒掉情绪”,这句话我不同意/散步

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做家务语录

作者雪凝儿,南京市作协会员,小说曾获铁流文学奖,作品曾入选《南京新时期短篇小说选》。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别样风景,感悟人生,从心出发,写生活的爱与哀愁,期待与你在文字中相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