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成功破译生命密码:生命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生命的秘密,可以说被一致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秘密!

生命到底是什么?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九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生命;到了七千万年前的时候,天空开始出现了飞鸟,地面上也有野兽也奔跑了;算过来人类出现仅仅也就两百万年,只能算是后生小子。

曾在雅典神庙的入口处,就有一行被风侵蚀了两千年的铭文: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曾被宗教一手垄断的解释权,终于透出科学的声音:

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基因;1910摩尔根明了基因的物质基础;1953年华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66年尼伦伯等人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并制成了《国际普適遗传表》。

但是他们突然惊奇的发现,中国的《易经》与《遗传密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现了生命的本质。

《易经》能够预测人生,因为它本身就是开启生命密码的钥匙,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生命智慧、生命密码体系庞大,涉及的研究领域众多,但首先是对生命诞生的探究,或者说对生命诞生密码的探究。

在千古奇书《易经》中,生命的诞生和生命诞生的密码主要体现在三个源头:生命诞生于太极阴阳相感相应;生命诞生于五行元素相生相克;生命诞生于物质运动转换交合。

《周易序卦传》说:“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又说“缓必有失,故受之以损”,三卦都有停止不再进行之意。

用阳爻代表强性核苷C和G,阴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个密码子正好能平均排列成8组,更集中反映了其联系规律。

当我们将《易经》与DNA相比较时,会蓦然回首,察觉到一定有一片我们尚未知晓的天地!为什么DNA恰恰是六十四组而不是别的数?

为什么就连生命最隐秘之处也与《易经》相通?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从《易经》此消彼长的原理中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能量是不变的,也是不灭的,盛衰消长,循环往复,这一重大发现让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还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前的太极八卦图,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宇宙统一模式。中国的科学家也根据伏羲八卦图,以《易经》为基础,完成了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从而提出了全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由此可见,《易经》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现在无法完全解读的超科学,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终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