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教室就是一座博物馆,这座运河边的幼儿园太牛了丨走进幼儿园

特别鸣谢

杭州市京杭幼儿园

♪ 我灿烂地飞过,或孤独地跌落 ♪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幼儿园怎么会是一张思维导图呢?让我们“抽丝剥茧”,一点点走完这家特别的幼儿园,你便有答案了。
走进大厅,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就映入我们的眼帘,十分壮观。图的中间是由家长设计的京杭幼儿园的logo。有自然、有运河,远看又是“京杭”二字,别具匠心。
图的内容也如外观一样丰富,从环境讲到评价、从教师讲到孩子、展示了园所的成果,也提出园所的哲学思考。
一旁,孩子们的作品和绿植一起点缀着这张图,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张图的建设之中。
“一图一园”,真是奇妙。
而思维导图确实也是这所幼儿园里很重要的一个教育元素。
在会议室的一角,我们就看到了各种类型思维导图用法组成的环境,时时提醒着教育者们,将它们融入教育之中。
在京杭幼儿园,什么可以被称作思维导图的各个主题呢?我想,每个教室、每个活动室,甚至整个校园都可以胜任。
自然是所有幼儿园都可以共通的一个“经典主题”,而京杭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也令人忍不住连连称赞。
叶片自然地垂在床边,阳光映照下就像一幅油画。
从窗边望去,景色也是美不胜收。
记住这个大型玩具,往下读有惊喜哦
教室和走廊上也也有各班的植物角,植物丰富却错落有致,一片绿意盎然,让人看了心情都跟着好起来。
当然,一个优秀的幼儿园自然角不可能只承担“美观”这一单薄的作用。在京杭幼儿园的这些植物角里,处处有着孩子们探索的痕迹,这本身就是孩子们的教育资源呢。
走过这个早已被绿色爬满的转角,就要来到幼儿园的种植区了,是不是和我一样期待呢?
种植区不算特别大,每一块土地仅仅有条,颇具美感。
来看看老师和孩子们精心照料下作物,生长得多茂盛呀!
种植区里最有趣的,要输遍布在整个区域里的一个个井盖,孩子们不仅为它们图上好看的色彩,还添加了自己的绘画作品,是整个区域里童趣的点睛之笔。
不远处,孩子们在小农村经历的故事与探索也被记录、陈列,像一座小小的博物馆,让人忍不住驻足。
这里还是小动物们的家,幼儿园饲养了兔子和小猪,元帅阁这个名字也太有意思啦~
而最后要隆重介绍的,是一座采纳了孩子们的意见,幼儿园精心打造的小花园。先来看看这座花园有多美!
就那样?别急,下面这段短视频一定会让你直呼精彩!
就连小花园旁边的走廊,也美成了一座奇幻森林,我都想在这坐上一整天了!
光“自然”这一个主题,就有那么多种形态,这真的很有思维导图的感觉呢。别急,让我们再去看看下一个主题。
判断一家幼儿园优不优秀的众多标准里,好不好玩最直接。所以,那些孩子们可以畅快游戏的地方,我想都符合接下来的这个主题:乐园。
01
创作乐园
看着这琳琅满目的作品,你一定猜到了,这里是京杭幼儿园的美工室。
一整面墙旁都是整齐的柜子,不同类型的美术材料“规规矩矩”地收拾在一起,配上标签,一目了热。
孩子们在长桌边排排坐,专注在自己手上的艺术创作上。这样“岁月静好”的场景,相信每个被带班累得够呛的幼师都很羡慕吧。
但实际上,这间美工室除了这两处,可真没有算得上“整齐”的地方了。
剪纸、名字、甲骨文,高高低低地挂在一起,“乱”!
架子上的纸板和破布也不收拾一下,“乱”!
旧报纸直接就往墙上糊?“乱”!
孩子们创作用的自然材料就更不用提了,真的太“乱”了!
但我真的真的真的,太喜欢这种“乱”了!没有人去纠结材料的摆放、作品的角度,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创作痕迹和天马行空的创意。
我相信老师和孩子都是发自真心喜欢这间材料室的,因为这里无拘无束,任何创意都可以实现,没有人对你说:“不可以!”
形态各异的向日葵可以在这里盛开。
树叶可以和硫酸纸一起,做颜料和阳光的朋友。
你甚至可以在这里晾一条彩色的裤子。
一个理想的、儿童的创作乐园,就该如此。
02
劳作乐园

除了美工室,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乐园”是木工室,当然出于安全的考虑,这里就要整齐多啦。
齐全的材料、丰富的材料、清晰的分区。这里称得上一间优秀的木工室,那它又特别在哪儿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思考另一个简单的问题?组织孩子们在木工室活动,你最在意什么?
我想大多数老师的答案会和我一样——安全。那我们通常是怎么做的?我们会向孩子介绍工具、演示用法,有事还会代替他们进行操作。
那京杭幼儿园的老师选择怎么做呢?很有趣,他们让孩子自主展开对工具的研究、以及参与到安全注意事项的环境创设中。
这是一个角度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其效果自然也是喜人的。
另一个亮点是作品,整间木工室里到处、到处、到处都是孩子的作品。
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惊艳的。还记得前面让大家留意的大型玩具吗,一群大班的孩子真的把他还原了出来,不能说很像吧,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幼儿园的大厅里也展示着孩子们的另一些木工作品,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世界著名景点也成了孩子们的作品,金字塔更是设计巧妙,顶部可以打开,而木乃伊就真的躺在其中。
这间木工室由一位男教师专职负责,看他认真指导孩子们的样子,真替我们男性学前人感到骄傲。
而最让我感动的,则是当我继续走在幼儿园,发现孩子们不仅仅把木工当做在这间“活动室”里特定的工作,而是自发延伸到了日常生活里。
在大班某个教室的环境中,我也看到了孩子们对木工的研究。谁说活动室是“割裂”的?这就是最好的反例。
03
野趣乐园
把目光放到室外,当幼儿园精心打造的自然环境与孩子们的相遇,整个户外又变成了一个野趣的乐园。
原木色的大型玩具和植物浑然一体,在其间玩耍一定是一种享受。
当然,孩子一定是只顾着玩的,这里也确实很好玩。
滑滑梯很热闹,但也可以选择在下面当荡秋千。
穿过这条有点“挑战”的小路,就有好多玩具在等着你哦。
等天气热一些,沙池和水池也向你们开放,去体验这夏日限定的快乐吧。
既然有全园“大主题”,自然还有各班“小主题”。在京杭幼儿园,每一个教室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内容,就像思维导图上的一个个“子主题”,百花齐放!
01
线的博物馆
一走进这间教室,一座“线博物馆”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被陈列展示在这里,还有许多用线制作而成的物品。那,孩子们又会怎样使用这些线呢?
抬头看看,四处找找,答案就藏在教室的环境中。比如这些吊饰,仔细看都是孩子们用线和画笔综合制作成的创意粘贴画哦。
教室里的各个角落也展示着和线有关的作品哦。
老师也“技痒难耐”,用线做了墙面环创,整个教室对线的研究热情真是“更上一层楼”。来看看线还可以怎么玩吧~
线还可以用来编织,教室里自然也有一块工具齐全的编织区。看,墙上还有孩子做的帽子,好可爱呀。
除了真实的线,我们还可以自己来画线呀,线描画也是孩子们正在研究的内容哦。
来看看孩子们的作品,这画工也太棒了吧,老师对作品的陈列也是超用心~
上面两种线还算成人容易想象到的,下面这一种线的运用,可真的太儿童啦!你能想到,孩子们是怎么研究“线的声音”的吗?
原来是弦乐器,真心佩服孩子们的思维发散性呀!在教室的另一个角落,孩子们也展开了对乐器、乐谱的研究。我发现,简谱和五线谱上也都有线,相信京杭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定会对此也展开研究吧。
孩子们当然不是瞎研究,整个探索过程老师会加以整理、以主题墙的形式呈现。总之就是两个字:专业!
02
世界上最完美的小木车
下面这间教室,一定要从这本绘本说起。
绘本《世界上最完美的小木车》讲述了两个孩子一起制作小木车去参加小木车大赛的故事。孩子们阅读完这本绘本后,都对“制作一辆最完美的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这个教室的主题也随之产生了。
想要设计、制作车,自然要先了解车。所以在这间教室里,车、车、车......到处都是车。
孩子们对车的兴趣越发高涨,光研究骑车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探索心了。这不,孩子通过建构还原了立交桥,将对“汽车”的研究扩展到了“交通”。
孩子们甚至还研究起了汽车的亲戚——地铁,哈哈。
那?孩子们最终制作出自己的小车了吗?当然,快来看看孩子们的作品!
而且,孩子们不仅设计了外观,也充分考虑到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小车”的内部功能。老师介绍起这些作品,也是如数家珍:这个是救护车、这个是消防车、这个胡萝卜造型的是小兔子的车......
孩子们看到你在拍摄他设计的小车,就会滔滔不绝地向你介绍。看着他们自信满满的神情,看得出来这个活动真的是被孩子喜欢、由孩子推进的。
拍摄到一半,老师神秘兮兮地要向我们展示一个“隐藏”的作品,就在这个小盒子里。
而当老师又拿起一根棍子,将这“堆”作品挂上,抬得原来越高,直至完全展开后,我确确实实被惊讶到了。
这个镜头都装不下的作品,是孩子们一人设计了一辆车,叠在一起,成了世界上最完美、又最高的小车,这是孩子们阅读另一本绘本《100层的巴士》后获得的灵感。
这样的课程,我好喜欢。
03
还有,还有......
文章篇幅有限,不能完整地为大家介绍每一个教室。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其他教室的美图,找找灵感吧!
水果主题的教室里,一走进去就似有水果的香气,各种活泼的色彩也让人心旷神怡。教室里的活动还结合了经典绘本《爱吃水果的牛》,很有创意哦。
树主题的教室里,除了孩子们做得各式各样的树,最多的就是利用树叶、树枝、木片等来自树木的自然材料制作的作品啦。
还有一棵棵孩子和老师一起完成的“参天大树”,相机的镜头都要装不下啦!
房子、房子、房子,一眼望去都是房子,这就是这间教室孩子们研究的主题啦。这么多精致有创意的房子作品,说不定未来真的有人会成为大建筑师呢。
不仅是做手工,孩子们也对房子展开了自己的研究,老师则根据孩子们的研究进行整理,制作成了思维导图式的主题墙。
孩子们还自己设计了心中的理想社区,在教室里开辟了一块建构区来搭建。
看看这间教室的环境、作品展示,你猜到这里的主题是什么了吗?没错,就是纸!
我特别喜欢这间教室的主题,因为纸实在是我心里最爱的一种低结构材料。只要敢想,孩子用纸都能给你实现!
最后,还有一个主题内容不多,但我实在不舍得不单独一提——运河。
我想有太多人羡慕这所在京杭大运河边、以京杭为名的这家幼儿园了,因为它坐拥着“京杭大运河”这么一个集人文与科技一体,历史与地理荟萃的优质教育资源。
那京杭幼儿园的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在美工室的部分我“藏”了一块,便是这面巨大的、以运河为主题的环境创设作品。
细细看其上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小屋子,和中间那条有着生命力量的运河。我既能看到童趣、又能看到艺术。而孩子们对于运河的研究,也被记录在上。
作为运河主题墙,它很完美;作为运河主题的艺术作品,它亦优秀。
教室里也能找到类似的环创,孩子们早已把运河当做校园生活里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也期待能看到运河这一教育资源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呈现出更精彩的课程与作品。
一些思维导图大神会在图上绘制或可爱、或华丽的插画,既起到装饰的作用,也对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在这张名为“京杭幼儿园”的思维导图上,也有起着类似作用的部分,那就是我们熟悉的环境创设。
这些环境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对孩子们畅玩的各种主题进行了总结。
走在幼儿园里,处处都有小而美的惊喜,令人眼前一亮。
真实的水果切片和透明介质组合在一起,做成了超特别的吊饰。除了“好看”,我竟一时语塞。
而自然物的使用在京杭幼儿园并不少见,大多数环境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参与。你看稻草和美工材料相结合,“秋收”的感觉就来了。
自然物也和孩子们的美术作品(本身也是美术材料)结合在一起,并经过老师的巧手重构,变成了十分具有观赏性的环境创设。
或者去繁从简,仅仅将捡到的纸条置于窗边,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美好的环境创设也少不了孩子们的参与,他们的每一个创作都被老师好好珍惜、好好展示。
做过老师的都知道,将孩子的作品贴在墙上很简单,但融入环境很难。像京杭幼儿园这样“因势象形”,每一处作品都精心设计的,一定是要花老师一番心血的。
但孩子的作品,确确实实值得被这般对待。
每个教室的门上还有一个“令人心动的环创”,你能猜到它是干什么用的嘛?
其实,这是一块“班牌”,由孩子们合力绘制,买个班做出来都是不一样的。区别于我们常见的“合照式班牌”,这让我想到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这种“退化”的创意,也许会更接近孩子的“自然人状态”吧。
而承包了幼儿园环创另外“半壁江山”的,就是那些和课程、和孩子们的探索有关的环创了。
还记得刚刚的铁塔和金字塔吗,一旁的展板上记录了孩子们创作的全过程。
楼梯边呈现的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课程故事、探究成功,还真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双重含义呢。
其中,关于新冠疫情的一系列内容最让人动容。回想起大家众志成城抗疫的那段时间里,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努力,真心感动!
楼梯边呈现

几乎每一条楼梯、走廊都能见到类似的环境创设,看来孩子们平时的探索就是满满当当,课程实在太丰富了!

充满互动性的环境创设也能在这里被找到,在楼梯旁装上垫子,一个室内的滑滑梯就出现啦。
看看这第一视角,要不是手上还有相机,真想自己也滑一次试试!
用各种常见材料组成了一面自制的触摸墙,游戏性和美观性都不输花6位数定制的那些哦。
作为联结的线条常常在思维导图上被忽略,但其实它们才是串联起整个逻辑的“功臣”。
而在京杭幼儿园这张“思维导图”里,作为联结的事物则干脆“退位”,而是藏在幼儿园的环境、课程之下。
答案很简单,是教育,或者说是教育者花的那些心思。
无论是充满惊喜的活动室、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教室、兼具美观性和教育性的环境,还是那些精心养护的树木、花草,无一不透漏着教育者的用心。
办好幼儿园,不过有如此秘诀。
再次,再次感谢京杭幼儿园的老师们,为我们做了一次值得敬佩的示范。

声明:本文由幼师口袋原创,于杭州市京杭幼儿园采编,文中图片由幼师口袋编辑拍摄,盗图必究。作者:韬韬,拍摄:韬韬、小白,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内回复“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