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本文作者:范天云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每年端午,普天下的人们都会祭奠英雄屈原。群星闪烁,山河壮丽。一代诗仙屈原,您可曾想到,中华儿女,从您身上继承的拼争精神经久不衰。北国绿树成荫,江南风景如画。中华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五月五日这一天,怀着对您崇拜敬仰的心情,深深地追忆纪念!

当春秋战国天下大乱时,屈原,生于这战火纷争的年代。是上天精心设计惠顾赐予的命运?还是他要自己承受抱石投江的痛苦!屈原空有一身报国济世的理想,却不能发挥施展;他虽有一身正直刚强的本领,却被奸猾刁钻卑鄙小人陷害;他纯真甘怡的爱国之心,却最终无法挽救濒临覆灭国家的悲惨命运……这就是一代诗仙的家国情怀!
一句离骚,让普天下知道了帝王权贵的丑陋;一句天问,唤醒了穷苦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传唱人世间赞颂夸耀的幸事。屈原的诗词,开创了楚国的兴衰,超越了李白的洒脱,彩绘了李清照的婉约,广阔了辛弃疾的豪放。正是他那超凡脱俗的不朽诗词,让天下人领略到语言的精妙。“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身穿铠甲手拿梭镖的武士,抖落黑土黄沙厚重的征尘,把同仁志士的头颅搁置颈项的惨烈。屈原为征战悲歌,屈原为先烈祈祷!
屈原惟庚寅吾降于帝王家,自幼嗜书成癖,勤奋好学。他亲眼目睹黎民百姓的艰苦生活,深切同情耕作桑田贫民的遭遇。弱冠之年,他的政治才华便在官场上崭露锋芒。屈原怀着感恩报国的理想,带着满腹经纶来到楚国的政治舞台。他励精图治,大整朝纲。然而,他的正派耿直,给他带来了灾祸。他治国安邦的条陈,却蒙受奸邪小人的祸害。他两次被削职流放,至爱亲友相继被迫害!在这样悲愤残酷的情况下,造就了这位不屈不挠、英勇无比、举世无双的英雄。

屈原即使有卓越的贡献,脱俗的才华,仍然摆脱不了被流放贬逐的结局。他万般无奈,心灰意冷,走到汨罗江边,望着那奔腾不息滔滔的江水,“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苍凉悲愤的声音,刺破了苍穹的黑夜,迷惑散落在风雨中。万籁俱寂,星光早已隐藏起来。深沉的夜,更加幽寂;肆无忌惮的狂风,更加放肆;瓢泼大雨,更加张狂。屈原抱着一块石头,纵然跳到江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声音,在楚国上空中久久盘旋;这声音,在中华沃土上滚动震撼!这难道就是英雄的结局?!
不难想象,轻裘骏马,风华正茂的屈原,也是一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腔热血的大诗人,实属难得的贤才。在他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我们能窥探到的,却是他痛苦挣扎的内心。
他挥手写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的感受。在这纷扰的人世间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成就了香草美人的佳话。他心高气傲,在这污浊不堪的官场里度日如年,更不愿与“艾蒿”为伍。他有满腹经纶和旺盛的精力,他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楚国的境遇。然而,事与愿违,可治国安邦的谏言,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楚怀王听信馋言,身边奸佞小人多,贤德忠良之才少。屈原因正直敢言而受尽弹劾,他始终坚持己见,不屈不挠,虽九死其犹不悔。
屈原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明星,即使在深沉的黑夜里,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明亮而刺眼。强劲有力闪烁着他那绝不妥协的决心,他要将整个楚国的天空照亮!

屈原,亦被世人称作香草美人。他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鲜花与兰草,总是伴随着尘世上独一无二的清香。在这利欲熏心扭曲的朝廷之上,成为一道绮丽的风景。他高贵:“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他骄傲: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即使他被奸人所害,被楚王所疏,还是执着地坚定自己的信念,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屈原的生平,为世人所悉知。在那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是掩盖不住的哀愁。他愁国难民生,他愁光阴飞逝,他愁壮志难酬,他愁国家之倾覆!可这些,却无人问津。楚怀王将他一贬再贬,他心中有怨也有愁。但他却不恨,不恨这个昏庸的国君,不恨这些背信弃义的庸人。因为正是这一片土地造就了他,成就了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贤人。
在他远离尘世的纷扰后,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还是毅然抱石投江。又有谁能理解他心中的悲凉?如同一潭泛不起涟漪的死水一般,悲惨透心凉!在他最后那诀别的眼神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的无可奈何。一代英才就这样陨落………
屈原是理智的,所以他充满悲哀。“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在《楚辞》《离骚》篇中自述,他出生在三寅汇聚之时,古人认为三寅汇聚是一个最美好的时辰,但是,在吉日良辰诞生且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屈原为何到最后还是发出“阴阳错位,时不当兮”的愤激不平的感慨?最后更是百般无奈地选择在烟波浩渺、落叶潇潇的汨罗江畔,抱石投江。的确,顺从俗世,悲也;与俗世抗争,死也。为己之理想,为己之信念,纵死,不也千古留名乎?也许这正是屈原最好的选择!

如果屈原得到楚怀王的赏识,屈原会不会就此成为战国时代政坛上最耀眼的明珠,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呢?而他起初满怀希望地初达郢都,一步步地踏入楚国政坛的核心,到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最后惨遭小人算计,流放异乡,以致在大楚江山塌陷的前夕绝望地纵身跳进滚滚汨罗江,生命之火就此熄灭。由此看来,屈原爱楚国爱得多么真切多么深沉!
爱国而又不得志,是屈原内心深处最沉重的悲伤。屈原何尝不想和群臣和楚怀王一起,同心戮力使得楚国的国力渐臻全盛?可惜,生不逢时,惜无明君,但屈原的思想和精神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因为他是那般锲而不舍地无悔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楚国,那般艰辛地在追求国富民强的道路上辗转奔波……他这一辈子难道注定要走的就是一条不归路?屈原终于要远走高飞!他要飞去与舜帝同游。游这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游这盛开的山寺桃花。游尽尘世间的美好与纯净,去寻找那一丛丛挺拔翠绿的竹林......
屈原是值得尊敬的,他宁死不屈的品格,矢志不移的信念,以天下为己任的清廉,都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每当读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都会想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带长铗之陆离,冠切云之崔嵬,与高山流水琴瑟和鸣,与青烟飞鸟相交作伴。”所到之处,芳香四溢,高雅隽秀……仿佛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能闻到屈原身上的千古清香……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屈原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千年汨罗江,留住了屈原的身影。屈原的名字,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无疑是高大无比的,中华才有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今天我们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先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