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年,汉军被北匈奴围困在疏勒城,尽...
相关推荐
-
独守孤城,不为大汉耻,古人认为他的气节超过苏武
独守孤城,不为大汉耻,古人认为他的气节超过苏武 文/老张在路上 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据传华夏族与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 ...
-
喀什不相信眼泪,还记得东汉的班超,记得耿恭的十三勇士归玉门?
谈秦说汉(241)喀什不相信眼泪,还记得东汉的班超,记得耿恭的十三勇士归玉门? 喀什的全称是喀什噶尔,是玉石集中之地,古称疏勒国,西域三十六古国之一.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近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喀什, ...
-
有东汉战神之称的耿恭晚年何以鲜为人知,被无情尘封?
作者:李大奎 电影<十三将士归玉门>讲述了一个硬汉凭着一腔热血坚守孤城的惨烈故事. 这个硬汉便是东汉有"战神"之称的名将耿恭. 然,在民间传说中,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 ...
-
既然两军已经交战,为什么却不能斩来使,我就斩了,对方能怎样?
既然两军已经交战,为什么却不能斩来使,我就斩了,对方能怎样?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交战双方的基本准则,一般来讲,使者的作用传递信息,商议谈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使者是可以全身而退的.不过,在实际战争中 ...
-
喀什这座祠,纪念困守西域孤城的汉名将,仅余13人生还玉门关
2020-11-09 07:46:04 新疆之行(27)喀什耿恭祠 悠悠哉哉,在喀什老城闲逛了数日. 前几日看见老城东面高坡上有个汉族传统式样多层楼阁,似乎是个公共建筑,到这个高点上拍老城应该不错. ...
-
龙城之战:汉军四路出击匈奴,李广兵败被俘,卫青却率军直捣龙城
谈秦说汉(138)龙城之战:汉军四路出击匈奴,李广兵败被俘,卫青却率军直捣龙城 王维仰天长叹:"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飞将军李广成名比卫青早,但卫青的运气似乎比李广要好 ...
-
为什么早期汉军对战匈奴败多胜少,而后期却屡战屡胜?
了解汉匈百年战争的人都知道,在战争初期汉军败多胜少.就连刘邦一不小心也中了人家的圈套,被围了七天七夜.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军大反击,最终形成漠南无王庭的局面.这是为什么呢?中间只相差了六十年左右,为什 ...
-
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战,汉军大败,为何反而是匈奴活不下去了?
征和三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军出击匈奴,深入漠北与匈奴交战,李广利大败向匈奴投降,五万汉军全军覆没,这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最后一次作战. 同时这也不是汉武帝时期,汉军的第一次失败了,自从元封五年卫青去 ...
-
汉匈漠北决战,霍去病千里“回首掏”,把匈奴赶出祁连山
汉匈漠北决战,霍去病千里“回首掏”,把匈奴赶出祁连山
-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用兵,到了晚年汉军对匈奴却连吃败仗?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鼎盛时期的匈奴帝国横跨我国北方,从辽东延伸至西域,实力非常强悍,是汉民族早期的主要敌人. 就疆域.势力范围来说,后世只有隋朝时期强大的突厥帝国,能够与匈奴相比较 ...
-
铁血汉军,横扫漠北——气贯长虹的三次汉匈大战。
人类历史无数次证明:任何年代下,国家的强盛都涅槃于意志:不论何时,民族的觉醒均蝶变于硬度.忘战必危,拒绝淬火,换来的必然是无休止屈辱. 大汉--一个荣光耀眼的名字,留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族性.语言和文化, ...
-
马邑之围:动员了30万汉军连匈奴的毛都没摸着,反而折了一员大将
谈秦说汉(134)马邑之围:动员了30万汉军连匈奴的毛都没摸着,反而折了一员大将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李白一首<战城南>,说尽了古时匈奴之患.汉朝 ...
-
一战匈奴兵力悬殊,二战汉军兵力相当,为何李陵两次全都战败
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步兵出征,在浚稽山遭遇3万匈奴精骑围攻,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之后,李陵被俘投降,这一战李陵可谓虽败犹荣. 公元前90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领三万余骑兵追击汉军,至浚稽山, ...
-
1700年前,匈奴人真的太阴了,他们给汉军送去1东西,坑惨了中国
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于是汉武帝征调士兵,重用卫青.霍去病等人连年攻打匈奴,这个强大了几百年的北方游牧民族被打的一蹶不振,眼看着就要灭亡了,怎么办呢? 匈奴只能放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