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君剪枝工作坊总结(二):常见的果树管理办法大揭秘

了解了树的系统之后,我们再来解读一些常见的果树管理方式:环剥、环切、移栽、嫁接。
——环剥——

· 环剥的原理和影响

环剥即环状剥皮(把树干剥去一圈皮),切断的是韧皮部,所以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就无法向下运输,就在上面。比如在5月份苹果花芽分化需要有机物,这时候环剥就可以把有机质“憋”在上面,促成花芽的分化。
虽然达到了眼前的目的,但对树的后续影响是怎样的呢?
环剥后制造的有机物下不去了,但是根还在工作,需要消耗能量。因为之前有机物的积累,根里面本身储存了一些能量还可以消耗,但是环剥十天二十天以后,有机物消耗殆尽,来源又被切断了,根系没有能量,对矿物质的吸收也会变弱。同时,没有了有机物,根也不能继续伸展了。
没有了根的营养供应,叶片不能很好地制造有机物,有机物的形成变弱后,树势也就不那么旺了。所以说,环剥有促花、控旺的作用。
苹果做环剥,好多人会在外边用报纸绑上,不让太阳直接照射环剥的伤口。因为如果光线直接晒到这个环剥口,会把形成层的细胞晒死,这个地方就永久不能恢复了,所以有些树可能会因为环剥而死。
一般环剥不会太宽。形成层会慢慢地向外再长出薄薄的一层,继续向下供应有机质,慢慢地根系也可以重新获得营养。如果长时间不再环剥,也会恢复原有的生长平衡。
根系从土壤里吸收养分会耗能量,消耗能量的多少和土壤里肥的浓度和果树自身的浓度差有关系:土壤里的浓度高,根吸收就不需要消耗太多能量。
所以为了方便根系吸收养分,有人会在环剥后施肥。“施肥”会促进树的旺长,而“环剥”会抑制树的旺长,有些人就是在同时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管理措施。
 · 环剥的长远影响

环剥对树的破坏很大,有机物下不去,树根不能生长,对树是起抑制的作用,不符合树的营养规律。当树受到抑制的时候,它的生命潜力就降低了,产出潜力也会降低,树的寿命也会降低。环剥的乔化树可能活到十七八年就差不多了,但是不环剥的树活三十年依然长得很健壮,产量依然比较高。
从长期来看,环剥的可持续性不如不环剥,但是不环剥的话我们要通过修剪、控制水肥条件做到类似的效果。这样果树可以持续地给我们产出相对高品质、高产量的产品。
——环切——
环切就是沿树皮一圈切一刀。这样可以很短暂地把向下运输切断,很快就可以长好。因为就切进去一个缝儿,没有很大的破坏,所以环切比环剥对树生长的影响也轻微很多。
比如荔枝树,因为它太容易落果,所以这样切一下可以把营养憋在上面,果子暂时得到的营养多了,把容易落果的时期渡过,就提高了它的坐果率。
——移栽——
移栽树的时候,看起来好像保留了很多根系,还包上了土团,但因为好多毛细根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其实百分之八九十的有吸收功能的根都被破坏了。
地上部分的枝叶如果不做处理的话,蒸腾作用太强就会把树干抽干,树不容易成活。所以移树的时候,通常把上面的枝干也要多剪一些,这样地上和地下部分就平衡了。
因为树体本身储存的营养可以支持它长出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当叶子开始制造有机物后,根系也会慢慢地吸收、生长,那这棵树成活率就高了。
——嫁接——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接上去的枝或芽也有横断面,有自己的形成层。所以嫁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要有结合点。这个结合点会越来越大,地上部分慢慢地就长出来了。
——小结——
对果园的管理其实是建立在基础的简单认知上,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逻辑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可以自主地做出一些有创造性的调整。
单纯学技术而没有对系统的认知的话,虽然学习的信息量很大,但效果并不好,因为你不知道怎么更好地把技术放进去。
每个果园的水肥条件不一样、树势不一样,技术拿过来也不一定能直接用。所以说在了解系统的基础上,去学习技术才会更有效。这也是剪枝工作坊想向大家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