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葛根芩连汤阳明湿热良方

《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原方组成]

葛根半斤(24克),甘草炙,二两(6克),黄芩三两(9克),黄连三两(6克)。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治则方解]

病机:太阳病误下,表邪不解,邪热内陷。

治则:清热止利。

方义:方中葛根外疏风热,内醒肠胃,升津液而止利。黄连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止利。甘草和胃安中,并调和诸药。

[辨证要点]

本方具有解表清里,坚阴止利之功,临床上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小儿腹泻、慢性泻泄等病,症见发热口渴,泻下臭秽,尿短而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者,皆可选用。

本方虽为表里双解之剂,但侧重于清里热,止热利,其病位并不局限于肠,某些肺热壅盛者亦可选用,但须根据表里邪热之轻重以及其兼症随证加减。

黄芩汤、白头翁汤与葛根芩连汤均可治疗邪热下利证。黄芩汤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所致下利;白头翁汤主治热毒深陷厥阴血分,下迫大肠所致下利;葛根芩连汤主治湿热壅滞大肠所致下利,病位在大肠,病以腹痛,下利,肛门灼热为主要特点,治当清热燥湿止利。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与葛根芩连汤均主下利。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所主下利均由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燥热之邪迫津从旁而下,所下之物为清水而无粪便。葛根芩连汤所主下利,由湿热之邪浸淫而扰乱大肠气机所致,利下之物多为臭秽浊之物,治以清热止利为主。

临床示例:

岳美中葛根芩连退高热医案

黄某某,男性,3岁,于1958年8月20日入院,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入院时,高热达40℃,有汗,口渴,面赤,唇干,呕吐,舌苔黄而润,大便日2次,微溏。脉数,右大于左,认为暑邪已人阳明气分,予辛凉重剂,白虎汤加味。处方:生石膏45克,知母6克,山药9克,连翘9克,粳米9克,炙甘草3克。

21日晨二诊:热反加高到40.5℃,舌黄而腻,大便日3次,溏薄。仍进原方,石膏量加至60克。午后再诊,体温升到40.9℃,更加入人参服之,热仍如故。大便溏泄不减。

22日三诊:前后大剂白虎汤连用2天,高热不但不退,而且溏便增至4次,闻声惊惕,气粗呕恶,病势趋向恶化。但汗出,口渴,高热,舌黄胀大而数,均是白虎之适应证,何以服后诸证不减反有加重呢?苦思良久,忽悟到患儿人迎脉数,面赤,高热,汗出,微喘,是表有邪;舌黄不燥,呕恶上逆,大便溏泻且次数多,是脾胃蕴有暑湿,乃挟热下利证。前此屡投治阳明热之白虎,既犯不顾表邪之错误,又犯膏、母凉润助湿之忌,无怪服药后高热和溏泻反有增无减。患儿既属挟热下利,纯系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因为处方:葛根12克,黄芩9克,黄连1.5克,甘草3克。一剂甫下,热即减至39.4℃,二剂又减至38.8℃,大便转佳,呕恶亦止,很快痊愈出院。

吴修飞治颈动脉斑块案

提起葛根芩连,有的同学就说,这是治疗腹泻方子,怎么能治疗上肢麻木(颈动脉斑块)呢?掌握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就可以了。

于,男,56岁,2020年5月2日

主诉:左手麻三天,住院1周,狭窄处跟住院时候,没有变化。现伴有胃部灼痛,不反酸,心烦脾气急爱生气,怕冷,胸闷气短乏力,有汗,尿不黄,大便稀,睡眠可,脾气急爱生气。脉弦微细。

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半夏10克,白芍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片姜黄10克,桑枝20克,络石藤15克,炙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分析:患者虽然麻木,但是症状表现还有腹泻舌红,从六经辨证再辨方证角度考虑,属于热,泻,因此考虑葛根芩连合适,但是舌象又有气短乏力气阴不足,所以又加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白芍柔肝,丹参川芎桑枝片姜黄络石藤,活血化瘀通络,其中半夏配合太子参麦冬又有麦门冬汤之意,也是益气养阴。而患者心烦爱生气,又是肝火表现,其中芩连泻肝火足以,不必再加其他泻肝火之药。

二诊:5月7日

左手麻好了,胃部灼痛好多了,不反酸,心烦爱生气好了,怕冷有一点,胸闷气短乏力好多了,颈椎仍有不适感。

有汗,夜间口干明显,尿不黄,晚间夜尿二三次,大便正常睡眠可,脾气急,右脉寸关细弱尺沉,左脉弦,舌一侧有疮,舌根无苔明显。

桑叶10克,丹皮10克,葛根30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石斛15克,枳壳6克,丹参30克,熟地生地各15克,甘草3克,五剂日一剂,

分析:二诊效果卓著,症状减轻只是八九,然而我想颈动脉斑块未必消除,只是暂时减轻,守方加减。

后又滋阴祛风通络,用过甘露饮,防己地黄,最后出现太阳病,改方小续命汤等加减谨守病机,调理四个月;最后双手血压正常,可惜未去检查,算是临床治愈。本案为远程会诊病例,亚明同学采集症状!

吴修飞治牙龈肿大案:

孙某男,54岁,主诉:牙龈肿大,口气,喝酒加重,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

考虑喝酒加重显然胃热加酒毒,但是舌苔薄白腻,考虑脾胃湿邪,因此必须清理脾胃湿热为主,选方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
葛根30克,赤芍10克,升麻10克,黄连6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忍冬藤30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二诊:效果卓著,肿消大半。
再守方加减:葛根30克,赤芍10克,升麻10克,黄连6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白芷10克,公英15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分析:葛根芩连本来治疗热邪下迫大肠,下利等疾病,属于阳明湿热下利。但是牙龈属于阳明,肿涨,酒后显然就是酒毒上冲;因此葛根芩连清热解毒,再加忍冬藤蒲公英加强解毒消肿作用;葛根还能解酒毒。平胃散燥脾祛湿,升麻解毒;当归赤芍丹皮活血祛瘀,诸药合用效果卓著,也说明辨证精准,效如桴鼓!
这是典型脏腑经络辨证;对于伴有下利颈部不适,有颈椎病我也喜欢葛根芩连加减,凡是阳明经络疾病符合葛根芩连阳明湿热毒邪都有效果,非单纯治疗下利。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纵横医坛必备技能!你要问:伤寒温病干啥的?专门治疗发烧,高热不退外感病!另外内科杂病也是必备基础,所谓饮水思源,非熟读经方温病不可,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96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 半斤  甘草 (炙) 二两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拆算现代剂量] 葛根 120g  甘草 (炙) 30g  黄芩 45g  黄连 45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 ...

  • 郝万山讲《伤寒论》:阳明湿热发黄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的是阳明湿热发黄证.阳明湿热发黄证是阳明之热和太阴之湿相合,郁结在体内以后所造成的发黄. 上节课的最后我们谈到了治疗阳明湿热发黄所用的基本方是茵陈蒿汤,我们也提到了 ...

  • 原味伤寒论40:阳明里热证,白虎汤、栀子豉汤、承气汤辨别来用

    原味伤寒论,中医二羊原创,100天学习伤寒论.二羊伤寒论笔记,每日一篇. 继续读伤寒论,今天学的条文中,有一则白虎汤条文困惑,不能理解.暂时结合前后文来理解. 学习原文.归纳原文,不强求解释,不猜测为 ...

  • 葛根芩连汤治疗泄泻湿热伤中证

    葛根芩连汤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组成]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苦参10g,  车前草10g, 炙甘草5g. [ ...

  • 王四进经方讲座-78-脾阴亏血糖低;太阴阳明:阳明湿热:茵陈蒿汤证:胰腺炎和黄疸病(阳黄和阴黄)

    阳明经的合就是降的意思,就是把三阳经的阳气收藏到三阴里面.阳气不能只在外面,就和五脏气化一样,要把阳气收藏到肾水里面.少阳在中间是枢纽,还有脾胃的功能.太阳开需要少阴的能量,还需要脾胃参与气血,脾胃产 ...

  • 王四进经方讲座-57-脾阴亏血糖低;太阴阳明:阳明湿热:茵陈蒿汤证

    阳明经的合就是降的意思,就是把三阳经的阳气收藏到三阴里面.阳气不能只在外面,就和五脏气化一样,要把阳气收藏到肾水里面.少阳在中间是枢纽,还有脾胃的功能.太阳开需要少阴的能量,还需要脾胃参与气血,脾胃产 ...

  • 桑杏饮*燥邪;百合五味汤*阳明燥金司天

    阳明燥金的概念是阳藏秋窗,"明"字原为"朙",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阳气收敛,热随秋去,金为肃杀之气.气候特点是天干气燥,寒霜渐临. 桑杏饮*燥邪 秋令燥邪,伤人伤 ...

  • 《圆运动古中医学》卷十二 伤寒论方解 阳明胃腑寒症方

    四逆汤(方见前) 脉迟为寒,脉浮为虚,外热内寒,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以补虚温寒也. 吴茱萸汤(方见前) 食谷欲呕,属于阳明胃寒,吴茱萸汤以温胃寒.得吴茱萸汤,呕反增剧,此属于上焦有热,不止胃寒而已也. ...

  • 小陷胸加枳实汤—阳明暑温加水饮结胸

    在<温病条辨>中有许多治暑名方,对于缓解暑热之证大有裨益,比如小陷胸加枳实汤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暑病,大家会想到什么?中暑?面红耳赤?神昏?藿香正气?不是所有暑病都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的,藿香 ...

  • 45、阳明湿热发黄证

    郝万山教授为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