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不列书单,复盘下我十几年的「读错书」之旅。

表达只是实现主观自由

23

小刺  每日说

我醉酒之心忧愁甚过这世上所有作者死在主人公之前的书。

公号开了这么久,基本每周都有人问我有什么书单推荐。老粉应该知道,早期我有精力保持日更的时候,每周五是我书影推荐日,但这项栏目已经很久不做了。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就觉得推荐书单这件事对他人无足轻重,但对于我来说就是举足轻重的事。

所以,今天没有书单罗列推荐,就想复盘整理一下我的读书之旅。

我不是从小就爱读书的那种女孩,四大名著我连电视剧版都没有认真看完过任何一部,父母在我成年后回忆说:小时候的我在入幼儿园前就已经熟读唐诗三百首,跟周围同龄人比赛背诗的时候,我总是背出最多的那个。但这件事在我个人回忆里,向来是毫无痕迹,像是从未发生过。

我的父亲老罗很爱读书,小时候的家里有很大一面书架,上面全是我到现在都没有碰过的书,很多书本的价格都是几角几分,是老罗年轻的时候买的,但在初中搬了新家后,那面书架就一直搁置在我们新家的地下室,再也没有见过天日,去年3月地下室还经历了一场小型水灾,但我都没有去看,只是父母下楼打开了地下室门晒了晒。

父亲从来没有强迫过我看书,母亲也是。但他们会在我进入小学开始给我订阅读报纸,当然每次订什么报纸他们是会询问我的,但我的记忆除了小学生学习报以外已经想不起来了。

每次新报纸送到家里的时候,我都兴高采烈的拿起来,但其实我只看首页中间一角的四格漫画,有时尾页有迷宫题和脑经急转弯我也会看,至于报纸其他板块我从来都没有认真读过。

整个童年,我的回忆里大多都是《阿衰》《老夫子》等等类型的漫画,因为我小姨是开书店的,所以基本有新漫画我都可以免费先看到,当然有时候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书这种事我也常做。

除去漫画,我最爱就是去书城看关于迷宫的书和脑经急转弯。我到现在都记得人生第一本脑经急转弯书的封面,也记得每次去书城想买迷宫的书的时候,我一打开就能找到出路,找到出路就不想买这本,于是再找新的一本买,然而新的一本打开又能一眼看到出路,所以我好像从来没有买过一本迷宫书回家。

虽然我整个小时候,都不怎么爱看传统意义上的书,但我是个很爱写日记的人,是没有人告诉我日记这个词的时候,就开始写了。不过有可能我最初爱写日记的初衷可能是因为小姨家书店很多杂志送的小本子实在太好看了,我总想写点什么上去。

我会写母亲出门办事久久不回来时自己着急的情绪,也会写今天一天做了什么的流水账,更会写今天看到什么好玩好吃的。但就是永远不会写风景。不写天气。我对静态的,衬托的东西总是没有什么感受的。我只会写心里的东西。

这样的写作日记风格是我四年级开始有了作文课都改不掉的。那时老师和母亲永远希望我多看优秀作文,甚至希望背诵以便考试可以直接使用。我也会看,也会背,甚至因此,我的作文一向都是优秀的,被班里朗读还是年级比赛,我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小学时候我已经因为作文而拿奖也赚到过第一桶金。但这样的不错停止在了我转学那年。

转去的新学校是比之前的学校更好的学校,我也因为父母朋友的关系直接进了年纪的重点班。班主任是个语文老师。在第一堂作文课后,老师给我作文的评语就是老气。什么是老气,老气就是套路重重,很像对那些优秀作文的东施效颦。没有自己的东西,也没有自己的风格。虽然看似及格分之上,但要做更好,就必须打碎自己重塑。

当时的我看到这样的评语很受伤,毕竟之前的我在作文领域多么受人敬宠。那种受伤彻底在那段时间将我自信摧毁,毁到我本来偷偷参加网上的一个全国中学生作文的比赛,到了提交稿件的最后一步我都选择了退出。即便那份稿件我在宿舍拿着台灯改了好几遍,重新誊写了好几遍,但因为一句老气,我最终还是放弃。

但好在我从来都不是被伤害就会逃避躲起来的人,我人生为数不多的天生优点之一就是我是越挫越勇的那种人,当时的我不光受了作文的伤,还是受到了物理老师看不起的差学生之名后,我白天上课的情绪就靠数学课养着,因为我数学极好,好到第一节课就在做题方面给老师和同学足以留下印象。晚上我就一边整理物理笔记背物理公式,一边开始琢磨着看一些书、一些小说。反正不会看什么最佳作文了。

OK,花了1600多字成长铺垫,我的读书之旅实际才开始

刚开始看书其实大多就是同学之间互相借来借去的《花火》杂志等等,什么独木舟,籽月、乐小米是最常读的作者。现在他们的作品也好多被拍成电视剧。但其实说白了对于当时我来说那些文可能就是言情小说。不过由于我早恋较早,过于早体验少女的忧愁和少年的天真,所以这些东西并没有打开我的内心。

是主动走进学校门口的书店,在买一些课后练习册的同时,随手买了郭敬明,韩寒开始,我的思考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开始与周围人不一样了。接着我就读了安妮宝贝,笛安,七堇年。再读了余华,苏童,王小波等等。

这些人对于当时没有阅历,还没有揭开人生面纱我来说,作品谈不上哪一部特别疼打动我,但我能记得那一句像是读懂了我。不过,我现在回忆起来的时候,我仍然不觉得我读对了书,按我现在的认知来分析的话,当时我读书不过是因为体验到了人生成长之孤独,且又因为越读书而越孤独。

孤独到内心开始产生叛逆。叛逆到我中考成绩出来时候在接到市里前三排名高中录取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退学,想去学技术。叛逆到我心里一因为学习压抑就开始自习课塞着耳机睡觉,叛逆到晚自习所有人都在埋头苦读苦写的时候,我会一个人抬起头望着窗外,默默的在心里反问:我还有多久可以去抵达新的地方。叛逆到我高三要面临第一场模拟考试的时候,心里都还想策划一场逃离,想要体验没有高考的人生。

当时所能压抑我这种叛逆的情绪的不过是父母的期待,亲戚的言语,老师的重视,以及朋友的祝福。我是无法允许自己在爱里做叛徒的。只有不被爱的时候我才能放弃一切拥有,只要被爱着,我就要自己用最大的力气拥有所有得到的一切。

所以在高三最后一学期,我搬出学校,和闺蜜住在学校操场对面的一个小二层的房间,我再也不闲暇时刻看小说,除非模拟考结束休息的时候,我也再也不写日记,就连扣扣空间我都关闭了起来。每次如果有我喜欢的作者出新书,我都是买来在只有在语文课上偷偷看,可能仗着语文成绩,也可能仗着语文老师重视,我心里觉得语文课看小说是一件很合理的事。当然或许是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高考结束。到了大学,大学可能是我目前人生里看书的颠覆期,而这样的巅峰期的我早已不再是纯粹的看书了,我错误的将书籍视为人生攀登工具,我产生了功利心这种讨人厌的属性。

因为不喜欢大学专业,我通过各行各业的书来探索我的天赋擅长之处在哪个行业。会计的书,律师和医生的自传,以及人力资源的面试题还有工商管理科目需要读哪些书, 等等我都粗略的花了两个月了解了一遍,因为之前的看书经验,我想着只要看的更多更快,我就能在年轻的时候找到属于的自己地方。然而,结果是并没有。

后来无意中找到擅长之处,热爱的行业后,我又开始看这行业的获奖作品集,看了一两年,结果在真正接触这个行业的大神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我看错了书。对方也说我看错了书。真正值得看的书不过是那些商业吹捧起来的。也不过是畅销的,要术业有专攻,就得啃生涩难懂的论文味的书籍。

接着,我不看律师,会计,医生,也不看太宰治,不看昆德拉,不看萨冈,开始接触 哈罗德·拉斯韦尔 · 库尔特·卢因 ·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 卡尔·霍夫兰 · 威尔伯·施拉姆 · 克劳德·香农 · 诺伯特·维纳 · 沃尔.。再看W.C.巴格莱、I.L.坎德尔、R.芬尼、H.H.霍恩、H.莫里逊、T.布里格斯等。”等等。

插播一个话题,我不是没有过看鸡汤,看励志的时候,在高一的时候我看了很多学霸类型励志书,也在大一的时候看高晓松,看网红明星自传,以及超多量的鸡汤书。什么怎么开咖啡店以及穷旅行还有当名宿老板的我都看。但直到后来看米兰昆德拉,汉德克,大江三健朗后就不看了。

最后,以至于「看书」在我心里,变成了一件增长令人痛苦的智慧的事,我看着我的人生经历不过是重蹈覆辙演绎一遍前人的一句哲理,我也看着我平时看不清的内心里的弱点的,缺陷的东西被人写出来挑出来放大。让我一次次的感觉到整个人类原来这么糟糕,也让我现实生活里越来越爱和敬佩那些不那么糟糕的一个个具体的人类。

其实,所有研究星座还是玄学的人到最后,你去问他们的靠的是什么,大多肯定不是科学,其实不过是洞察人心。而看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双刃剑,就是它让我开始很早就洞察人间,从身边开始。任何对方的行为言论,包括我自己,我都可以快速分析出来本来的目的和本质。

这样的副作用,让我面对人间残酷的时候,无法轻松的自欺欺人的快乐。也让我想要看不清自己未来,抱有臆想去计划人生的时候,坚硬冰冷的将预测的悲剧人生开始在脑海里无数遍上演。它让我成为楚门世界里的的观众,也让我清楚我也是楚门世界里的主人公。

所以现在很多人说读书有用之处的时候,我都是质疑的,书作为工具,研究经济,金融,文化,语言都是好的。书作为药引,开导人心,哲理抚人,鸡汤治愈也是好的。

但对我于我来说,书是一直在被看错,年少无知的时候我看郭敬明韩寒,觉得人生应该年少成名才是幸福。青年热血的时候我再看太宰治,米兰昆德拉,发现人间不过一场空欢喜,生活就是无名之苦的集合。年轻成人之时,我接触福柯,麦克卢汉,奥格威尔,意识到知识之边界无穷尽,任何定义皆可被颠覆,任何道理皆可被辩证。直到现在我为了不再读废话之书,减少找书时间,直接照着诺贝尔文学家的获奖名单读。

或许年少就应该读百科全科,便于考入好学进入更好的环境,让自己蜕变阶级。也或许青年热血就应该看鸡汤,看市场畅销书,看名人自传,让自己永远勇往直前,保持冲劲。年轻成长之时也应该读人类,读命运,读经济读科技读互联网,让自己更好的踏上时代之浪。

无论怎样,我都从读书这件事里发现,如何过好人生就是错误的命题,只要人类拥有不快乐,烦恼,痛苦这样的属性,人生就不可能可以过好。而我最初读书就是为了过好人生。虽然现在明白读书并不能过好人生。但是。读错书,而可以体验多种人生。这对我来说,某种意义也已经足够了。

毕竟不读书的时候,我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要珍惜,要努力。

但在读书的时候,我有多重人生,不必珍惜惜,可以放肆,也可堕落、无人管我。

今日推荐:
论心理素质我就服李小璐。
生活不允许普通人内向。
突然被你喜欢而深感忐忑不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