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二)

(0)

相关推荐

  • “棋思妙想”象棋三十六计—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第五计之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文]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夬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②刚夬 (卦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五)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五)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顺便拿走别人的东西或顺势做某件事情.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四)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四) [隔岸观火][暴戾恣睢]"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戾:凶暴.睢:任意胡为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三)

    [声东击西]声:声张.表面上要实攻打东边,实际上却东攻打西边.军事上给对方制造错觉而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三十六计.声东击西>原典:"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 之象,利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九)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九) [远交近攻][形禁势格]"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十)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十) [偷梁换柱]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性质.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g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一)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一)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被誉为东方思想宝库的"明珠".它含英咀华,集古代 ...

  • 听三国名著,帮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积累成语典故

    去年,央视大热的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有两个人让观众印象深刻. 一个是主持人董卿,从小熟读国学经典.唐诗宋词信手拈来的她,深厚的国学底蕴一下子惊艳了观众,也增添了无限的个人魅力. 另一 ...

  • “《史记》中的成语”[“音频+文字”](二)多多益善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既具史学性又具文学性的伟大,自不必说.我们这个专栏,以"成语"为主线,将<史记>中的名人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探微(六)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探微(六) [调虎离山][往蹇来连]"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谋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蹇,困难.连,艰难.&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