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患者福音!一文总结全球首个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药物研究数据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国内唯一获得SSc-ILD适应症的抗纤维化药物。

在过去的二十年内,结缔组织病(CTD)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病(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和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患者的肺间质损害日益受到重视,因为这类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存在负面影响[1]。不同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表现不同,呈现各自不同的发展与转归,导致诊断和治疗困难。各类型CTD疾病的ILD患病率差异较大,在SSc中观察到的ILD患病率最高(表1)[2]

表1. 不同CTD相关ILD患病率

内容提要
  • SSc是一种罕见病,预后不佳,由于肺纤维化可发生在SSc发病早期,并且死亡风险较高,所以密切随访、早诊早治可以让SSc-ILD患者获益
  • 迄今为止在SSc-ILD患者中开展的规模最大的III期临床研究——SENSCIS试验证实了尼达尼布显著延缓FVC年下降率达44%,在21项亚组分析中尼达尼布的疗效均展现出一致性,是SSc-ILD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 自身免疫反应和纤维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SSc-ILD发病机制的核心,针对基础病理生理过程,早期联合抗纤维化药物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1

SSc-ILD疾病负担沉重

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 , SSc)又称硬皮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全身性潜在致命疾病,以组织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SSc最初由卡洛·库齐奥(Carlo Curzio)于18世纪中期在意大利被描述为一种使皮肤变成木头一样硬的疾病,它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σκληρóς(硬)和δερμα(皮肤)[3]。SSc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肺、肾和心脏。其最常见的肺部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ILD和肺动脉高压PAH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SSc相关死亡的60%[4]

SSc是一种罕见病,中国患病率为10人/10万人[5]。患病人群主要为女性,年龄在25-55岁[6]。在SSc患者中,报告的ILD比例因所研究的人群和ILD的定义而异,EUSTAR登记研究报告随访53个月,中国SSc-ILD患者比例高达85.5%[7]。一项meta分析显示,SSc-ILD患者的死亡率是ILDSSc患者的近3倍[4,8]。SSc-ILD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8年,而肺纤维化是目前导致SSc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死亡人数的1/3[6,9]

2

SSc-ILD应早诊早治

ILD常出现在SSc病程的早期,肺功能最大程度丧失也发生在SSc2[10,11]表明SSc患者中ILD早期发现的必要性。考虑到SSc-ILD的异质性,在疾病早期或轻度时可能没有症状,且ILD对SSc患者预后存在潜在影响,通过多学科评估和协作可能有助于早期更有效的诊断。不论使用何种药物,在疾病过程的早期阶段就开始治疗是肺功能显著改善的预测因素,因此,在SSc-ILD早期给予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与此相一致,严格的筛查计划有助于SSc-ILD的早期诊断,及早开始治疗是至关重要的[4]

SSc-ILD早诊早治,专家有什么建议呢?2020年首个有关SSc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的诊断和管理专家共识在《柳叶刀·风湿病学》杂志正式发表[12],该共识同意,为了能早期鉴别ILD,所有SSc患者应在基线时使用HRCT早期筛查ILD、并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及关注症状主诉(表2A)。尼达尼布(作为单药治疗或与麦考酚酸酯合用)可能是治疗开始或治疗升级的有效选择(表2B)。

表2. 2020 欧洲SSc-ILD专家共识的同意声明

2018年CTD-ILD中国共识[13]推荐包括SSc-ILD在内的CTD-ILD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个体化治疗,无论CTD病情是否活动、ILD病变是否可逆或进展及肺功能是否达标,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考虑适时试用抗纤维化治疗(如尼达尼布),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肺功能稳定。表明SSc-ILD无需等待出现进展,只要存在纤维化就可以考虑使用尼达尼布治疗。

3

SENSCIS研究及其亚组分析数据力证尼达尼布治疗SSc-ILD的疗效

尼达尼布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靶向作用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阻断导致肺纤维化的成纤维细胞下游信号激活,从而达到抗纤维化作用[14]

尼达尼布治疗SSc-ILD患者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SENSCIS试验于2019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5]并在2019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国际会议上公布研究结果。这是一项覆盖32个国家(包括中国)和地区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也是迄今为止SSc-ILD中开展的规模最大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576例SSc-ILD患者。结果显示,尼达尼布可使SSc-ILD患者的FVC年下降率(mL/年)较安慰剂组相对减缓44%(p=0.035)(图1)。

尼达尼布的治疗效果在所有预先定义的亚组(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ATA]状态、性别、人种、地区、基线时使用麦考酚酯、SSc亚型)中一致(图2)[16]。针对亚洲SSc-ILD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52周内,尼达尼布较安慰剂减缓亚洲患者(差异44.3 mL/年[95%CI:32.8,121.4])和非亚洲患者(差异39.0mL/年[95%CI:5.1,83.1])FVC年下降率的疗效一致(治疗亚组交互P值=0.91)[17]

图1. SSc-ILD患者在52周内的FVC年下降率(mL/年)

图2. SENSCIS预设的亚组分析的结果

截至目前,基于尼达尼布的SENSCIS研究,已发表了超过21篇期刊文献以及国际大会摘要,分别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呼吸医学》等多个顶级医学期刊以及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等大会摘要中,据Google学术统计,总引用次数超过520次(图3)!SENSCIS研究亚组分析数据广泛深入,总结如图4,与目前已发表的相关研究(包括SLS I、SLS II、FaSScinate和吡非尼酮试点研究)相比,SENSCIS研究的样本量和研究设计科学性以及规模上更具优势[18]

图3. 期刊文献或大会摘要的收录情况

图4. SENSCIS研究亚组分析数据

基于SENSCIS研究,尼达尼布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SSc-ILD治疗药物。尼达尼布已于2020年12月被纳入全国医保目录,更多中国SSc-ILD患者将从尼达尼布的抗纤维化治疗中获益[19]

4

抗纤维化联合免疫抑制疗法

考虑到SSc-ILD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独特性,SSc-ILD是炎症、自身免疫、血管损伤和纤维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初的事件是肺泡上皮或血管系统的损伤,或两者同时损伤,然后是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这将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聚集和激活,细胞外基质的过量产生,最终以瘢痕取代正常的肺结构[4]。由于自身免疫和纤维化驱动SSc-ILD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SSc-ILD的组织修复和瘢痕失调的核心[20,21]。因此,免疫抑制剂仅是SSc-ILD治疗的一方面,早期联合抗纤维化药物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SENSCIS研究中分别有接近一半(48.4%)和超过一半(68.9%)的患者在基线期接受了抗风湿药物麦考酚酯[22]和激素[23]治疗。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基线是否接受麦考酚酯/激素治疗,尼达尼布均能减缓FVC的年下降率(图5),并且尼达尼布在使用/未使用麦考酚酯亚组间和使用/未使用激素亚组间的安全性相似[22,23]2020年SSc-ILD欧洲专家共识同意尼达尼布(作为单药治疗或与麦考酚酸酯合用)可能是治疗开始或治疗升级的有效选择。

图5. 基线使用麦考酚酯/激素亚组患者在52周内的FVC年下降率(mL/年)

随着对于肺损伤生物学过程的理解和靶向治疗的进展,SSc-ILD的治疗正在发生变革,虽然传统的免疫抑制剂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未来可能会被有针对性的生物制剂和抗纤维化疗法所补充[18]。然而免疫抑制疗法联合抗纤维化治疗的证据仍然有限,期待能有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公布,从而能指导临床实践中免疫抑制疗法与抗纤维化治疗的联用问题。

5

历久弥新,尼达尼布成为SSc-ILD患者福音

尼达尼布从在中国上市到获批SSc-ILD适应症历经5年,在呼吸类罕见病领域极度缺乏有效药物的背景之下,仍不断挖掘其在间质性肺疾病领域的更多可能性。随着2020年6月SSc-ILD适应症在中国的获批,尼达尼布成为国内唯一获得此适应症的抗纤维化药物。继而于2020年12月被纳入全国医保目录,为更多SSc-ILD患者送去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Erre GL, et al. Drugs Context. 2021 Jan 15;10:2020-12-1.

[2]Karakontaki FV, et al. Autoimmun Rev. 2020 Dec 14:102742.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veterinary-science-and-veterinary-medicine/scleroderma

[4]Fischer A, et al. Open Access Rheumatol. 2019;11:283-307.

[5]Ru Li,et al. Rheumatology.2012;51:721-729.

[6]Steen VD, et al. Ann Rheum Dis. 2007 Jul;66(7):940-4.

[7]Hu S, et al. Arthritis Res Ther. 2018 Oct 22;20(1):235.

[8]Rubio-Rivas M,et al. Semin Arthritis Rheum.2014;44(2):208-19.

[9]Tyndall AJ, et al. Ann Rheum Dis.2010 Oct;69(10):1809-15.

[10]Jaeger VK, et al.PLoS One 2016;11:e0163894.

[11]Steen VD et al. Arthritis Rheum 1994;37:1283–9.

[12]Hoffmann-Vold AM et al. Lancet Rheumatol 2020;2:PE71–E83 doi: 10.1016/S2665-9913(19)30144-4

[13]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风湿病相关肺血管/间质病学组,等.中华内科杂志.2018;57(8):558-565.

[14]Wollin L, et al. Eur Respir J. 2015;45(5):1434-45.

[15]Distler O, et al. N Engl J Med. 2019;380(26):2518-2528.

[16]Oliver Distler, et al. 2019 EULAR conference, 12-15 November,Madrid,Spain

[17]Arata Azuma, et al. Respir Investig. 2021;59(2):252-259.

[18]Apostolos Perelas,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20;8:304–20.

[19]http://www.nhsa.gov.cn/art/2020/12/28/art_37_4220.html

[20]Nihtyanova and Denton, JSRD. 2020; 5(2S):6-16.

[21]Stock CJ et al Clin Rheum. 2020;39:1173-79.

[22]Kristin B Highland,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 2021;9(1):96-106.

[23]Madelon C Vonk, et al. Presented at ACR 2019. Poster number: 164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