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听”和“写”,高质量做好会议纪要
你好,这里是写赢职场2020,我是吕小赢。
在之前的文章里,小赢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在会议结束时同步做好会议纪要(如何在会议结束时同步写好会议纪要?)。
总体来说,做好会议纪要并不是特别难。但我们也不可以因此忽视会议纪要的写作。在开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听”和“写”,才能提升会议纪要质量。

下面,小赢分别就“听”和“写”两个部分,和大家逐一进行说明。
01 学会“听懂“领导讲话
无论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一个会议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领导讲话,尤其是最高领导的讲话。
这一点,从我们会议信息写作中就可以看出来,基本一个会议信息中,大部分篇幅就是关于出席会议的最高领导的讲话内容。
所以,为了做好会议纪要,我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听”懂领导讲话,确保领导意图、会议精神的准确体现。
那么,我们该怎么学会“听懂”领导讲话呢?
在需要写会议纪要的场合,往往是由出席的最高领导来主持会议的。比如说,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的往往就是市委书记。市府常务会议,主持会议的就是市长。各委办局基本也是类似的情况。
也就是说,最高领导的主持词、中间插话、总结性讲话是我们需要重点听的内容。
而在这三种讲话中,主持词一般是串场性质的,插话主要是针对领导关注的内容,总结性讲话则是对会议内容的总结提炼,所以,信息纯度最高、最能体现领导意图的就是总结性讲话,是“听懂”领导讲话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把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准确全面,不要遗漏。
“听懂”领导讲话还有几个注意点,都是公文写作老法师整理出来的,这里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1、“会议内容我都赞同”要区分情况:非常赞同=赞同,赞同=基本赞同,基本赞同=基本不赞同,基本不赞同=坚决反对。
这几个等式有点绕,但这是领导讲话中语言的艺术。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领导说赞同某件事儿的时候,要自动往下降一个等级,尤其是对“基本赞同=基本不赞同”的把握。
而且,我们在写领导讲话稿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词句的用法。
光一个赞同、不赞同,就有这么多讲究,公文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多个领导谈及同一事项、以最高领导为准:在一个会议上,同一事项可能会被多个领导提及。每个领导的角度、出发点、态度都可能不一样。
这个时候,落到会议纪要里,就要以最高领导的观点为准。
这也是我们在作会议纪要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关注最高领导讲话的原因。
而且,领导反复强调的话,一定要写进会议记录。这可能就是领导在给工作人员提示呢!
3、领导原话不轻易改:这个注意事项,其实解答了小赢一直以来的疑惑。
刚进体制内工作的时候,小赢的前一任老师在写领导讲话信息的时候,特别喜欢充分发挥,比如加个排比、多点润色之类的。
有一次,这个信息报到区分管领导那儿,领导直接说别报了。
所以,当时小赢有个疑问,到底要修饰到什么程度呢?
按照万华老师的观点,还是要多用领导原话,除非涉及语法问题,轻易不要修改。信息写作如此,会议纪要也是如此。
以上,我们一起学习了怎么“听懂”领导讲话,要着重听最高领导讲话,其中重中之重又是总结性发言,同时,要注意“听”的技巧,听懂领导是不是真的赞同、同一事项以主要领导讲话为准、多用领导原话。
下面,我们来看,怎么“写好”会议纪要。
02 学会“写好”会议纪要
除了像市府常务会议等例行性会议外,专题类会议的召开往往是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工作推进力度不够,需要领导来出面协调。
这里面,其实就很容易有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矛盾存在。
比如,某部门要建设一个为民服务中心,但涉及到场地问题时,要与机管局、房管局、所在街道、城管局等部门沟通协商。
但前期工作推进并不顺利。因此,分管该部门的领导就出面协调,召开现场会,一次搞定了场地、装修、车位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在会议纪要中需要写前期推进不力的情况吗?
有些小白可能会想把前因后果都写上,这样便于理解。但如果真的写上了,那这里面难免存在部门之间推诿的情况。
本来,这些情况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如果非得落实到纸面上,难免会得罪人。
毕竟,我们是为了推进工作,而让其他部门打脸不是必须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会议纪要就要突出“正面写”和“写新情况”。
“正面写”指的是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节点。“写新情况”是比如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做好推进和保障等。
这两个要求也就提醒我们,会议纪要不等于原原本本的会议记录,主要记录会议议定的事项,前期的一些旧账,要敢于、善于让它随风逝去。
好的,这就是在写会议纪要时要注意的两个原则。
今天,小赢主要和大家讨论了如何学会“听懂”、“写好”会议纪要,我们要善于抓重点、抓推进,让会议纪要真正发挥推动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