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二)

(0)

相关推荐

  • 艺术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一种因素,没有对比,则不构成美。如用笔的刚而能柔、

    艺术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一种因素,没有对比,则不构成美.如用笔的刚而能柔.巧拙互用,用墨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点染的分明与不分明, 设色的浅淡与深沉.浓艳与清雅,诸如此类, ...

  • 张继:如何才能写出一幅好的隶书作品?

    当今有志于书法创造的作者,也不可片面地只在碑帖本体上下功夫,一定要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中去寻觅原创的契机,以自己的心性和智慧从奇山异水和风物人情中顿悟原创的灵感.                 ...

  • 崔寒柏:千奇百怪的笔墨创新,要坚决反对

    兰亭奖金奖得主崔寒柏说,一些人认为现在没有实用书写了,所以要"艺术化",这个说法不成立. 你可以强调当代书法的艺术性,但是讲这些话的人,他没有进入一个正常的自然书写的状态,他不知道 ...

  • 中国美术人物志·2020庚子艺术百家——牛成选

    作品欣赏 读懂中国画-才能入学中国画,深感如恩师所言教,首先要有旗帜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画独特的"笔墨"立场,就是用笔的方法.规矩或指笔墨关系的内在构成程式,即"笔墨结构 ...

  • 崔寒柏:谈被动用笔

    崔寒柏:谈被动用笔 日期:2016-03-07 在实用书法中,用笔就是去书写,不用考虑那么多,用笔方法的产生也全是因为实用.(按:"不用考慮那麽多":我的理解是:不用考慮現如今教的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一)

    画画,就是画修养.画学问. 崔子范 <扬帆> 2000年 实践告诉我们,优秀的艺术家,需要有很高的个人修养,修养愈高,对今后的发展越有益.单纯练上一招一式,最终不会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只有很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三)

    作品要放一年.二年.三年后再看一看,比较比较,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要学会改画,不好的画或许可以改成好画,有时候我们对好画不一定理解,对中间的一般的作品容易理解. 崔子范 <向阳花>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四)

    崔子范 <枇杷麻雀> 1993年 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会只凭热情去作画.在他长大成人之后,他应当注意使自己作为儿童的天性自由地而不是造作地在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当一个成熟的画家用这种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五)

    崔子范 <暮归> 1993年 中国画要追求"三美":自然美.笔墨美.艺术美.要从前人的"自然美"."笔墨美"中追求"艺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六)

    崔子范 <扬帆> 2000年 花鸟画家应该学些山水画,把山水画的优点,充实到花鸟画中,画山水的画家也应该学些花鸟画,学习花鸟画的长处,以充实.提高山水画的水平.总之,山水.花鸟.人物三种画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七)

    八大山人等文人画家过分强调神似,不讲形式,有片面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要随着时代,改革创新. 八大山人 < 孤禽图 > 八大山人主要是用笔简练.概括,他画石头最概括,很大气,一笔即成. 八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八)

    齐白石 <蔬菜草虫1> 齐白石继承了八大.吴昌硕的画风,把篆隶.行草书法融汇于画法,开创了红花墨叶派,在取材上以民间色彩.风情为创作依据,创作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绘画新风.他的艺术魅力就在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九)

    天才有遗传,但主要是后天学来的. 崔子范 <初春> 1991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视野,开阔知识面,对画家自身修养最为重要."外师造化,中得 ...

  • 崔子范一一论“画理”与“画法”(十)

    用笔.用墨.用色,是中国画的三要素. 崔子范 <明月清风> 2008年 中国画历来讲"骨法用笔",骨也就是线条.骨架.我们提倡画家要练书法,目的也就是增强用笔的骨力.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