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一致是上策

常兰君

同事的女儿睿睿上小学四年级,本周轮到她的班级值周。睿睿早就盼着这一天了。但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后,睿睿一脸的不高兴。原来值周除了要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师生,还要记录迟到的同学,由于她不徇私情,记录了自己班里迟到的同学,致使班级积分排在了后边,班里同学不理她,说她没有集体观念。她很苦恼,不知该怎么办。同事的母亲就劝外孙女:“那你别太认真,不要影响班级荣誉。”同事的丈夫也随声附和。同事听后赶紧劝女儿:“这是值周干部的职责,该认真时就要认真,同学和老师会理解你的。”

面对外婆、爸爸、妈妈迥然不同的态度,睿睿一脸愤然:“你们大人就……”但内心越发迷茫。像这样在教育子女时家庭成员“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不利。它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学会钻空子、看大人眼色行事,甚至制造矛盾,最后难免形成双重人格。因此,家庭教育要注意一致性,应做到:

1.家庭成员要统一教育思想。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并在其指导下采取一致的正确做法。

2.家庭成员间要协调一致,主动配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一致,不能凭感情用事,更不要用自己的教育否定别人的教育。

3.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应在背后协调。家庭成员教育孩子意见不一时,应当背着孩子协调,协调好了再教育孩子。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筹码,去责备对方。这只会于事无补,加剧矛盾。

4.家庭教育要连贯,要前后一致。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保持教育的有序性、连贯性、前后一致性。因此家长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系统地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地加强和扩大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育的要求和管理连续不断、前后一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