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梅:难忘那年那月 | 就读这篇

难忘那年那月

武春梅

五一节后,我和儿子猪猪有事回老家。经过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怀仁七中时,我看到一幢高层大楼在教学楼侧楼的旧址上拔地而起。这是七中的又一大手笔!这几年,七中先是成功地诞生了分校元博中学,又首创了空中跑道。现在,高层建筑巍峨耸立在校园。

怀仁七中始建于2001年。当时怀仁教育的龙头老大怀仁一中早已驰骋于三晋大地。初中的分布情况我还记得。全县的公办初中有县城的二中、四中、五中。每个乡镇都设立乡中。小峪的峪宏,宋庄的正兴,芦子口的育才,下寨的进林,都属私立初中。怀仁七中是第一所建在县城的私立初中。

我还能回想起我在七中应聘的过程。一个星期天,在县城工作的大哥兴冲冲地告诉我,怀仁七中招老师。他递给我抄下的学校的招聘电话“4163418”。后来,也是这个电话通知我们在六小应聘讲课。讲课时,台下座无虚席。后来才知,那些评委是教育局领导和各中小学校长。其中坐着七中的第一任校长、第一任教务主任,第一任政教主任。在教师选拨上,七中依靠懂教育的行家里手聘任。我父母和兄长听我说了这个情况,都说七中能办好,让我好好干。事实证明,他们说的没错。

我在七中工作了三年。那三年工作经历,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它是我人生的灯塔,是我享之不尽的财富。

七中有兄弟两个董事长。弟兄俩都是高高的、胖胖的。我们称他们为大董和二董。大董负责后勤,只要是后勤的事,你一反映,大董准会第一时间解决。䁔气、水笼头、灯管、插座,哪个不行,他立刻派人维修、更换。很多时,大董亲自动手。我记得我班男生宿舍的玻璃烂了,孩子们找了大董。大董用胳膊夹了块玻璃,拿着卷尺、裁玻璃刀,三把两下就给换了。虽然他很胖,但身手一点也不慢。

二董骑着辆摩托车,冬天,戴着个军用棉帽子。二董对自己比较抠,对学校的事却大方。2001年春节,两个董事长只在学校食堂给家里烧了点猪肉和丸子,给教师们却发了白面、大米、猪肉、各类水果。青子是董事长外甥女,曾和我住过一个宿舍。她给我们讲他二舅的创业内幕:二董一冬天穿着件60元的大棉袄,皮鞋底子断了漏水也没买新的。当时学校周边还未开发,有个家长的自行车在校门口丢了,有个老师的摩托车找不到了,学校全部按新车价格赔偿。

二董的妻子,一个苗条、漂亮的女人。一头长发披在腰间,如丝绸一样顺滑。她就是“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她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去做女教师的工作。秀玲跟我说过,她生完张孙铭后,二董妻子提着一堆礼品亲自上门看望她,问寒问暖。小孙坐起月子就上了班,生怕误了工作。

人人都说,七中掌柜的没架子。的确,他们平易近人,低调、务实。

我们的魏校长,退休前是教育局副局长。只要看到校园里有一点垃圾,他都会弯腰捡起。他天天记日记,影响着我们班主任天天记录下班级管理得与失。我的那些班级工作记录,是我多年教师工作的巜资治通签》。它是无声的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政教主任武老师,是一个精瘦的老头。满头白发打理得妥妥贴贴。武老师爱穿一双圆口老汉布鞋,歩子轻盈。甭看他退休了,年轻人的脚步也不一定赶得上他快。我常常记起武老师的两句话。一句话叫三匹马拉车理论。他说班主任是中间驾辕的马,其他老师是两边拉套的马。大家配合好了,才能拉车。意即班主任和科任是一体的,配合好了,才能干好工作。另一句话是“你就是个放羊的,啥不啥你得点清羊头,放羊的不能丢了羊。”这句话是话糙理不糙,它通俗易懂地说明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当今,校园安全、教育事故如同洪水猛兽一样,让人谈彼色变。武老师的话如警钟一样,常常在我的头顶敲响,我佩服老头的先见之明,更受益于这些警世通言。

在七中,我学会了教育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切实地运用人文化关怀。它们是我教书育人的法宝。我记得入学时,南七里的王玲想转学,我做了工作后,孩子不去二中了。当时领导问我怎么说的。我告诉领导:我的手烧伤过,孩子的脸也烧过,我深深理解她。我还有一个学生叫纪娇娇,父母重视教育,供着三个学生,经济上有困难。有次二董说起七中争取社会赞助,我马上替纪娇娇向二董申请。见一次二董问一次,二董笑着答复我,他记住纪娇娇的申请了。我才再不问了。正如我在朔州消防支队工作的学生马半拴和我微信时提到的:老师,我一直记得你写在我日记本下边的那些鼓励。

那时的我们想尽办法去关心、温暖、感化学生。日常的谈心,生病时的打水送饭买药……我现在也还坚持使用。

七中的校园里有七棵古柳,树上住着喜鹊。每天,喜鹊的叫声迎来朝霞,也为七中带来祥瑞。校园西面长着两排杨树,我和学生们曾经为它们浇水。如今,那些小白杨已长成参天大树。每每经过七中,我都会打量那些白杨树,如同打量我的学生一样。我记得起七中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

“妈妈,你又想你的学生了。”儿子猪猪拉了拉我的衣服。是的,我又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难忘那年那月,那些人。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

  • 校园霸凌的成因与未来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有这样一段直击人心的对话: "你小时候为什么欺负人?" "我没有啊" "那你总被人欺负过吧?"   这句 ...

  • 齐云轲:非典疫情下的初中封校经历|散文

    邹开歧:东方魔手--书写在三台古城的中医骨科传奇(8)一双巧手写传奇 文/齐云轲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2003年"五一"假期结束刚返校,校园里就四处传说着要"封校&q ...

  • 来自周兰芳老师的校园琐忆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编者微语 周兰芳女士,关注本公号的朋友一定都很熟悉 ...

  • 原创散文: 回望九中,今非昔比

    渔峡口九中,于我,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地方. 倘若说九中是一本厚重的书,那我在九中一年求学.四年执教的经历,便是这本书里两帧发黄的故纸. 我1978年9月至1979年7月在九中就读,当时高一年级四个班, ...

  • 武春梅:小巷情深 | 就读这篇

    小巷情深 武春梅 安康巷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水泥地面.每隔一段路,有减速带.它位于和平街和东风南路交汇处西南角.这里过去是仁和乡政府和煤管局的宿舍.房子平房居多,临街地方建成了二层小楼.我结婚后在安 ...

  • 仰高:杨树梢头故乡月 | 就读这篇

    杨树梢头故乡月 仰高 总有一种情境岁月难掩,在适当的时候被记忆还原.总有一种情怀历久弥坚,犹如陈酿老酒清香悠远.忆故乡,复忆故乡.故乡情,游子吟.尤难忘,那杨树梢头故乡月. --题记 打记事起,故乡的 ...

  • 安好:闲看门中月 | 就读这篇

    闲看门中 安好 昨天在慢书房里读到蒋勋解读"悠闲"两字,说"悠"字底下是心灵的状况,是一个跟自己心灵的对话过程.<诗经>里"悠悠我心&qu ...

  • 钟玉武:那年 那月 那味道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充足的气泡.浓浓的果香,但刚启开 ...

  • 难忘的那年那月

    [难忘的那年那月] 文/高呈芬 退休干部,县老年大学合唱团团员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许多难忘的岁月,而我的难忘记忆是从1966年那个夏天开始的. 那一年,正值我们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文革的风暴带着 ...

  • 王明舫散文《难忘龙口中学那年那月那些事》(入选)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杂志选稿基地 音乐   难忘龙口中学那年那月那些事   --写在龙口高中74届同学联谊会一周年之际 文/王明舫  光阴荏苒,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依恋. ...

  • 649期A || 那年那月,那美丽的房东阿姨/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丽梅浅语: 乐观的人,即使在打工的艰苦岁月里,依然让我们看到她面向阳光的笑脸:感恩的人,任时光流逝,心里总装着要回报他人的感恩之情:好 ...

  • 难忘那年“五一”换装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发展,我军服装经历多次变革.而历次换装的时间,有的在"八一",有的在"十一",但更多的是在"五一". 那么 ...

  • [黄石文坛] 徐文英的随笔《难忘的5月12日》

    难忘的5月12日 "滴答滴,答滴答,时针在不停的转动--",平凡的日子不在于过了多少天,而在于你记住了哪一天,记住的这一天就是不平凡.渐渐来临的5月12日,让我又一次心血来潮.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