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人类未来的希望在东方,中国人将为世界的统一作出贡献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汤因比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国做出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会为未来世界的统一做出主要贡献。

汤因比的两次访华,中国都处在糟糕的时代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要如何看待这句话呢?首先,感到自豪是应当的,毕竟多数人还是有国家荣誉感的。不过自豪过后,我们也应当看到这句话的实质,为什么汤因比会对中国有如此高的评价?

需要知道的是,汤因比出生于19世纪的英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发生了以技术革新为目标的工业革命,史称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确立了世界的霸主地位。可以说,19世纪就是英国人的世纪。

工业革命

出生在如此强大的英国,汤因比怎么会提出'希望在中国'的言论呢?最为关键的是,据有关史料记载,汤因比有限的访华纪录当中,一次发生在1920年,一次发生在1960年。

这两个时期中国处于什么年代?说是最糟糕的年代也不为过。

1920年,腐败的清政府刚被推翻不足十年,中国处于民国时期。彼时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已,相当多的律法形同虚设。比之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国时期有多混乱?史书史料记载的很详细了,中原大地割据势力混杂,战乱不断,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只不过与三国时期相比,民国时期不仅混乱,而且十分危险。

因为民国时期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签的诸多不平等条约让中国丧失了许多领土。而一个国家最不容侵犯的便是领土主权了,领土权的丧失让中国的头顶悬挂着一把不知何时落下的'铡刀'。

民国

但是三国时期呢,无论割据势力再怎么内斗,对抗外族侵略都是不约而同的选择对抗。吴有孙权南下灭百越,蜀有刘备西抗羌戎,魏有曹操北抗匈奴。强硬的态度才保证了中国的领土没有被外族趁乱入侵。所以说基于国家层面来说,民国时期比之三国时期更为危险。

再看1960年,这段时期中国更是凄惨,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不亚于三国时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自1959年起,全国范围内开始大面积受灾。北方诸地重旱不已,南方沿海暴雨频繁,都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再加上我国一些不恰当的政策,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致使国家没有做出及时应对。

天灾与人祸并进,从而酿成了这场持续三年之久的大饥荒。

饥荒

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文明'

问题来了,汤因比访华时中国正处于这么糟糕的年代,他是如何看出来中国是人类的希望呢?

或许因为他是一个史学家,详尽的研究了中国的古代历史,汉唐盛世、丝绸之路等繁荣深深的震撼了他。又或是因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生生不息的延续到了现在。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我国璀璨的文化仍旧如同一颗明珠,悬挂在金字塔顶。

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华夏文明足以让每个史学家感到震撼,所以汤因比对中国多有偏爱。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臆测。想要探寻汤因比的真实所想,得需要明晰他个人的学术取向与所处的时代背景。

汤因比的历史学术倾向,在他最著名的作品《历史研究》中开宗明义的提了出来,即: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所谓的'文明'。

而他所处的时代,历史领域正处在一个大分流时期。由原本实证主义史,即将'历史当做一个整体研究'流派,转变为了另两种流派。一是'年鉴派',即历史不单单只是单独的一个整体,需要将其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相结合。

二则是汤因比的研究流派,即引入哲学手段,为历史建立起一个普遍的解释。就如同他在《历史研究》中所定义的一般,历史是以'文明'为基本单位。

这样说来,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又代表了世界进入到了工业化时代。而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者,可以说现代文明就是起源于英国。那么对于汤因比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十分自豪且优越的事情。

蒸汽机

所以,当这种引以为傲被击破时,同样也会给汤因比带来沉重打击。是的,汤因比对英国失望了。

二次世界大战,让欧洲的文明熄灭

来看一下《历史研究》的创作时间,汤因比从1920年开始构思这本书,直至1946年完成。而这段时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时。

两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了严重的打击,让这个'日不落'帝国的霸权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英国也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转变为净债务国。

二战

而世界大战,不仅让英国走向了衰败,也为欧洲这片大陆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曾经说了这么一句名言:'世界大战使得文明的灯火在欧洲熄灭。'现代文明的灯火在欧洲燃起,也在西方诸国的强横和掠夺中被毁灭。

'以文明论历史'的信仰与血淋淋的现实发生碰撞,汤因比自然会对引以为傲的西方文明产生怀疑,进而将希望寄予到别处。

于是,中国的多元与包容深深的吸引了汤因比。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能有如今的56个民族,其实是有一个融合的过程的。

纵观中国历史,大大小小遭受的外族入侵数不胜数。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隋唐时期的突厥和吐蕃;宋朝的契丹、女真等。还有元明清时期的蒙古族和满族的侵犯,甚至清朝都是满族人的天下。

56个民族

不过,虽然中国屡次被入侵,但是结局却都无一例外,外族最终都被汉化,而后融合到了我们的民族当中。就比如中国历史上让汉人陷入到了危机存亡的'五胡乱华'。正是因为诸多异族逐渐汉化,最终融于汉族,这场汉民族的危机才终结。

而外族能够逐渐汉化,除了汉文化自身的魅力之外,很大的原因靠的便是中国人的开放包容。我们不排斥外来文化,愿意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而这种心态,源自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民族自信,源自于传承了几千年仍旧不衰的文明。这是西方诸国无法做到的。

强大的中国

所以,汤因比将厚望寄托到了中国。而如今的中国,正在慢慢的走向复兴,却没有丢失那一份包容。强大而温柔,正是我国的魅力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