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之坤卦(七)

〔总论〕

坤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二卦,它的六个卦画都是阴爻,与乾卦的六个阳爻正好相对。六十四卦自乾坤开始,每两卦在卦画排列上都表现为一定的关系,即两卦的卦画不反则对。对,两卦六爻自初至上阴阳相对,乾坤两卦就是如此。反,前一卦自初至上像卷帘那样反过来就是后一卦,后一卦依同样的方法反过来也是前一卦。乾坤之后紧接着的屯蒙两卦即属于这样情况。还有些是既是对又是反的关系,最为典型的既对又反的两卦是六十四卦结束的既济与未济。相邻的两卦具有这样的关系,当然不是偶然的,必有其含义,这个问题以后要逐渐涉及到。

现在我们先看乾坤两卦。乾卦由六个阳爻构成,代表事物纯阳至健的性质,坤卦由六个阴爻构成,代表事物纯阴至顺的性质。两卦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但同时也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易纬·乾凿度》说“乾坤相并俱生”,“乾坤,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说得都是对的。它们都明确指出世间万物生自于天地,天地并提而不只言天;《易》中六十四卦生自于乾坤,乾坤共举而不只言乾。事实上,六十四卦的其余六十二卦全由乾坤两卦相与交错而来,乾坤没有了,哪一个都产生不了易。犹如天地共同生成万物,乾坤亦一起创生易卦。

虽天地共生万物,乾坤并成易卦,但是天与地不平等,天尊而地卑;乾与坤也不平等,乾健而坤顺。乾象天,健而不息;坤象地,顺而承乾。实际上也可以说乾尊而坤卑,乾尊坤卑,是《周易》贯彻始终的根本思想,所以孔子作《系辞传》开宗明义便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尊坤卑的思想在坤卦里表现得极为清楚。

坤卦卦辞与乾卦卦辞真是如同天地之差别,乾卦卦辞唯“元、亨、利、贞”四个字,孔子作《彖传》说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作“大象”说乾“天行健”,说明乾象天,而坤卦卦辞则说“元亨,利马之贞”,而且加上“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的限制之语。孔子在《彖传》说坤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在“大象”说“地势坤”,说明坤象地,同时强调是“顺承天”的。孔子的认识符合经文之意,既正确又准确。

“天行健”,乾像天那样没有条件,没有限制地独自运行不已,表现出一种完全独立的刚健性格。它不受制于也不需要受制于另外别的什么力量。坤卦则不然,坤要顺承乾。坤像地那样主静,那样块然不动;它纵然也要动,也要参与生成万物,但那全是在乾的影响下进行的。乾给予万物以始,坤才给予万物以生。乾之元是伟大的,坤之元才是至大的。有了乾之大,坤才跟着也大。坤不能如同天那样独自运行不已,坤的性格是至柔至顺的,它的行为受制于也必须受制于乾,有了乾的“元亨”,才有坤的“元亨”。

乾有“元、亨”,又有“利、贞”,“元、亨、利、贞”构成乾健的内容,坤因乾之“元亨”而“元亨”,却不能因乾之“利贞”而“利贞”。坤必须“利牝马之贞”,像牝马服从伊刺马管束那样柔顺地服从乾的管束。坤的一切行为都要以乾为先,自己居后,牝马跑到伊刺马前头去是不行的,那就要迷失方向、道路。只有永远跟在乾的后面行动才是正道,才能得到乾的支持、保护。坤一切要效法乾,服从乾。

所谓“西南得朋”,为了服事乾,应该团结同类,合力以赴;所谓“东北丧朋”,为了忠于乾,绝然舍弃私党,一心奉公。孔子在《文言传》中把坤卦卦辞的意义讲得更加透彻,说“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可谓一语破的。第一,坤道的实质全在一个“顺”字;第二,坤并非顺承一切,仅仅顺承乾;第三,顺承乾的过程中更注意时的问题,乾依时而行,坤也依时而行。

“坤道其顺”不仅表现在卦上,也表现在爻中。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六五“黄裳元吉”,所云全是坤顺乾的柔顺之道,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全面概括了坤之德与坤之道。“直方”讲坤之自身修养与坤之德,“大,不习,无不利”讲坤以乾为先,己居后的坤之道。六三“含章可贞”及其以下的爻辞尤可说明“坤道其顺”的特点。

孔子《文言传》已明言这就是地之道,妻之道,臣之道。坤之道的本质恰是乾唱己和,乾所开始的事业由坤完成,而这只是代乾有终。明明是坤的成就,坤却弗敢居,一切的美都当归之于乾。坤卦诸爻爻义与卦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因为卦义比较稳定明确,爻义依时而动,比较多变,所以坤卦之爻辞并不与卦义完全一致。六四“括囊无咎无誉”的含义显然是持守、收敛、畏谨,这虽然与卦之“顺”义不无一点联系,但是毕竟不宜理解为“顺”。爻义与卦义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的情况以后将经常见到。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也要看到,六十四卦中有些卦的卦辞属于对君子做正面指导,告诉人们应当如此而行,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乾坤二卦。也有些卦的卦辞如蒙卦、剥卦,属于反面的告诫,教导人们不要这样做。这后一种情况不是很多。而在三百八十四爻中属于后一种情况的则并不少见。尤其各卦的初上两爻爻义属于告诫之辞的不在少数。

乾卦卦辞在六十四卦中意义可谓最佳,佳到无可比拟,然而由于时有不同,爻辞意义亦有差别:初九处于乾健开始之时,故告诫“潜龙勿用”,上九乾健已至于穷,穷将生变,故指示勿亢,“亢龙有悔”,方可不至于得咎。

坤卦初上两爻情况又与乾有所不同。乾卦初上言“勿用”,言“有悔”,告诫的是君子自身该当如此。坤卦初上言“履霜”,言“龙战”,告诫君子对于“阴始凝”即小人之道的萌生,要善于防之于微,谨之于始,不使驯致其道,结成坚冰。如果阴之道发展到疑于阳甚乃与阳战的程度,君子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分辨乾坤,坚信天地终究不能也不应该混杂。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发现,虽然乾之道与坤之道都是君子之道,但是乾之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君子之道,而坤之道在一定的情况下却可能成为小人之道。可见《易》中有一个扶阳抑阴的思想贯穿着。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0)

相关推荐

  • 易经六十四卦第二卦:坤卦正解-坤为地(坤上坤下)

    坤为地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阴|错卦:乾为天|综卦:坤为地|交互卦:坤为地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彖曰 ...

  • 《周易六十四卦通解》.pdf

    [周 易六十 四卦通解 ]​ 第 1 页 上 经 第 2 页 第 3 页 上 乾 下乾 乾 乾第一 乾为天,有刚健不息之意 .单卦之乾,为三画 卦,其三爻皆阳,阳之成形,莫大于天.重卦之乾为 六画卦, ...

  • 周易全解之震卦

    <震卦>主要内容是雷电滚滚惊天动地,全卦内容讲人对雷电的感受. [原文] (震下震上)震(1):亨.震来隙隙(2),笑言哑哑(3).震惊百里,不丧匕鬯(4). 初九:震来隙隙,后笑言哑哑. ...

  • 《周易全解》之坤卦(四)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三这一爻不中不正,比不了六二,却又与六四不同.六四以阴居阴,全是阴柔,没有一丝阳气,六三以阴居阳位,阴之中包有阳在内,有半动半静的特点,所以有"含章可 ...

  • 《周易全解》之乾卦(五)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几句话看上去似只讲"利贞",实际上虽是讲"利贞","元亨"也包括了.因为它讲 ...

  • 《周易全解》之乾卦(十三)

    [总论] <周易>是周代之<易>.它与殷代之叫做<归藏>或<坤乾>的<易>的根本区别是<坤乾>首坤次乾,<周易>颠倒 ...

  • 《周易全解》之屯卦(二)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站利批注:及时止损或者说懂得放弃.) 即鹿,就鹿,也就是逐鹿.虞,虞官.无虞,狩猎时无虞人引导.几,几微.舍,停止.吝,与悔相对应. ...

  • 《周易全解》之蒙卦(二)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初六是阴爻,且居于下,所以这里所谓"发蒙"之"发"即是"初筮告"之"告".& ...

  • 《周易全解》之讼卦(一)

    讼(sòng)    天水讼     坎下乾上 讼,是与人争辩是非曲直而待人裁决,亦即诉讼的意思.<序卦传>认为:"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人需要饮食,饮食必然引起 ...

  • 《周易全解》之讼卦(二)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上行,水下行,天水方向相反,其行两相背戾,这是相争讼之象,所以此卦名讼.君子从这一卦中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呢?卦辞只讲中吉.终凶,大象补出&quo ...

  • 《周易全解》之师卦(一)

    师(shī)    地水师     坎下坤上 师就是众,众就是兵.古代国家不设常备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平时耕田,战时集中起来就是兵众,兵众拉出去就可以打仗.师卦的师正是讲如何兴师动众,出兵打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