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地震层析成像揭示俯冲带大型逆冲断层孔隙率与力学性质的变化
相关推荐
-
“一碗果冻效应”提高了高层建筑在卡斯卡迪亚地震中倒塌的风险
'Bowl of Jello effect' raises risk of tall buildings collapsing in Cascadia quake, scientists say 原文 ...
-
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7级大地震
快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官网消息北京时间2015年10月26日17时09分32秒在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北纬36.46度,东经70.71度]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2.5千米,此次地震最大烈度为7度 ...
-
引人入胜——《地震了!快跑!》
如果你相信那些传说,你就会认为地震是由一条头上顶着一块巨石的鲶鱼引起的,那你就错了.从地球中心发出的热量使板块移动.当板块在漂移时,它们经常碰撞,使地球内部变得十分拥塞.多年后,地球内部的压力逐渐增大 ...
-
中国科大科学家“解密”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形成原因
2021.3月30日从中国科大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忠庆教授课题组王文忠博士与合作者研究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将 ...
-
中国科大在监测地震领域取得突破:1秒就能对地震“知根知底”
合肥讯 近日,中国科大张捷教授课题组在监测地震.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可在1秒内算出震源机制参数. 该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
-
中国科大科学家成功研制分布式光纤地震传感设备
作者:常河 丁一鸣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旸.赵东锋团队与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宝善.姚华建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光纤声波/振动传感(DAS)系统, ...
-
中国科大揭示真核细胞分裂染色体稳定性调控新机制
经过近6年的联合攻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与安徽细胞动力学与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成功地揭示了一个调控真核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CDK1-TIP60-Aur ...
-
中国科大成功研制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处理器,实现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
合肥讯 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并在 ...
-
世界之最!中国科大成功研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这是目前公开报道的世界上最大量子比特数的超导量子体系. 在此基 ...
-
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Science》:超冷原子上实现理想外尔半金属!
外尔半金属是三维无间隙拓扑相,在体带中存在外尔锥.根据格点论,外尔锥必须成对出现,锥的最小数目为两个.只有两个外尔锥的半金属,是理想外尔半金属(IWSM). 在此,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帅& ...
-
国内首款!中国科大研发!
4月2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网络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国内外首款自组网空间路由器,搭载于"齐鲁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实 ...
-
心血管专家齐聚中国科大附一院 共议冠心病降脂新方案
近年来,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致残.致死的病例日益增多.归根结底,是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危险因素不断累积,一旦血管内的斑块破裂,就会导致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不可逆的伤害.5月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