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选读】弗洛姆《逃避自由》

弗洛姆《逃避自由》

豆瓣评分

9.2

弗洛姆(1900~1980年),国际知名的美籍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致力于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弗罗姆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著有《逃避自由》、《精神分析与宗教》、《论健全的社会》、《人类破坏性的分析》等。

《逃避自由》由Routledge(英国) 出版于1941年,是精神分析和社会理论家艾瑞克·弗洛姆的著作中较为出名的一本。在本书中弗洛姆主要探索了在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

尽管弗罗姆著有许多著作,但《逃避自由》是他最著名的一本。在此书中他论证,正如不能离开对文化内容的解释去理解个人一样,要理解社会过程同样不能不懂得作用于个人的心理过程。“前个人主义社会”给个人以安全,但严重地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发展。自中世纪的封建秩序解体之后,人已摆脱了传统的束缚,但他并没有在他个人自我实现的积极意义上获得自由。个人主义的历史发展已提供幸福的许多可能,但今天的个人必须有内在勇气去激发他全部的潜能,否则他就会寻求在限制自我的新的依赖形式中逃避他的自由。外界限制的根除不足以使人有积极的自由:“来”(from)自于什么的自由可能是个前提,但“去”(to)创造争取的自由对于人的成长是基本的。法西斯政权的兴起以援引在民主手段、经济秩序或政治欺诈中的经验不足来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置根于普及于人民大众的许多内在观点之中。

名著语录摘抄

1、现代人生活在幻觉中,他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实际上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要使大家接受这一真理,就必须认识到,弄清楚一个人真正想要什么并不像多数人想的那样容易,而是人必须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

2、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

3、虽然人人都有诸如饥、渴、性等某些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人的倾向,最美好亦或是最丑恶的,并非人性固定的生物部分,而是创造人的社会进程的产物。换言之,社会不但具有压抑功能,而且有创造功能。人的天性、激情和焦虑都是一种文化产物;实际上,人自身就是人类不断奋斗的最重要创造物和成就,其记录便称之为历史。

4、自由的代价便是失去安全感。

5、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 individuality )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这些冲动与由此而生的新纽带及自我增长进程中切断的始发纽带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儿童永远无法在肉体上返回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个体化进程在物质上也是不能重复的。此类企图必然带有臣服特征,其中权威与臣服于它的儿童之间的基本冲突永远不会消除口儿童可能在意识上感到安全和满足,但在潜意识里,他却认识到其代价便是放弃力量与自我完整。因此,臣服的结果是物极必反:既加剧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又制造了敌视与叛逆情绪。

6、人是喜欢逃避自由的动物。有一个叫“选择困境”的心理学理论,人们害怕选择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因为要为选择承担责任而焦虑;因为放弃了另外一种选择而担忧

7、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他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个人的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

8、个体化进程是一个力量增长和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丧失与别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 其中儿童与他人越来越分离的过程。这种日益加剧的分离可能导致寂寞的孤立,产生紧张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如果儿童能够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的话,也有可能与他人建立一种新的密切而又休戚相关的关系。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是与世界建立新型关系的前提。

9、如果我们区分常态与精神病症两个概念,就会得出如下结论:一个所谓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所谓人类价值角度意义上的精神病症患者健康。前者很好地适应社会,其代价是放弃自我,以便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所有真正的个体性与自发性可能都丧失了。相反,精神病症患者则可以被视为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

10、自私与自爱并不是一回事,恰恰相反,二者是对立的。自私是一种贪婪。同所有的贪然一样,它蕴含着一种不满足性,其结果是永远没有真正的满足。贪婪是一个无底洞,它耗尽了人的精力,人虽然不停地努力使其需求得到满足,但却总是达不到。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自私的人总是对自己焦虑异常,他总是不满足,整天心神不定,害怕所得不足,怕错过什么,更怕被剥夺了什么。他对任何可能得到更多的人嫉妒万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观察,尤其注意潜意识动力,我们发现这类人根本不喜欢自己,而是极其厌恶自己。

11、受虐和施虐冲动都欲帮助个人摆脱难以忍受的孤独和无能为力感。

12、人的行为不受固定的先天本能决定,他不得不在内心里权衡可能的行为模式,他开始思考;他改变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从完全被动的消极适应变为积极的主动适应,他开始生产;他发明了工具,并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离它越来越远。他开始朦胧地意识到自我或其群类与自然不同;他渐渐明白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他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他还发现,哪怕竭力幻想否定死亡,但死亡仍是他的最终归宿。

13、自卑感与软弱感的根源在于:无力自发活动,无法表达真感觉及思想,其结果必然是用伪自我取代他人和自我。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最大的耻辱莫过于我们不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自豪与幸福莫过于思考、感觉和说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14、我们的许多决定并非真是我们自己的,而是来自外部的建议的结果。我们成功地说服自己做决定的是我们自己,而事实上,由于惧怕孤立,害怕对我们的生命、百田及舒适的更直接威胁,我们与别人的期望要求保持一致。

15、只是整天孤芳自赏,自命不凡,而并不花费精力为自己争取些什么。这是一种缺乏自爱而产生出来的过度补偿。

(0)

相关推荐

  • 以人为重

    以人为重

  • 我们一直在追求自由,可你真的知道自由的本质是什么吗?

    <逃避自娱哦> 埃里希·弗罗姆 豆瓣评分:9.0 既然书的主题是'自由',那我们肯定先要把'自由'定义一下.哲学家认为:自由,就是一个人不被强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而弗洛姆一上来就提出:自 ...

  • 荐书|《逃避自由》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 ...

  • 【名著选读】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评分8.3 这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名著,出版后虽未作任何宣传,但经人们口耳相传,迅速畅销起来,它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 ...

  • 【名著选读】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豆瓣评分 9.1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 ...

  • 【名著选读】萨克雷《名利场》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在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的天地. <名利场>叙述一个失去了自己穷困潦倒的父亲 ...

  • 【名著选读】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

    图源陈小二 二十岁那年春天,堇有生以来第一次堕入恋情.那是一场犹如以排山倒海之势掠过无边草原的龙卷风一般的迅猛的恋情.它片甲不留地摧毁路上一切障碍,又将其接二连三卷上高空,不由分说地撕得粉碎,打得体无 ...

  • 【名著选读】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青春咖啡馆>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最令人心碎的作品之一.作品中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调查与跟踪,回忆与求证,找不到答案的疑问."您找到了您的幸福吗?" ...

  • 【名著选读】罗素《幸福之路》

    1950年,当罗素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时,没有人感到吃惊--作为一个涉猎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较高研究成果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第50周年荣获该奖是当之无愧的 ...

  • 【名著选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 豆瓣评分8.8 <死屋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各类苦役犯 ...

  • 【名著选读】梭罗《瓦尔登湖》

    梭罗<瓦尔登湖> 豆瓣评分 8.4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 ...

  • 【名著选读】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讲做人要平和.真诚,沟通的成功在于尽量避免争辩,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争辩中取得了胜利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这本书适合长时间的品味,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什么励志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