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人不同命,调节好心态,依然可以逆天改命

这是干嘛播客第2627篇原创,共2780字,阅读需8分钟

现在有一种富贵病,比如痛风,有人尿酸高到600都没有痛风反应,因为体质强,而有人不超过400就析出结晶,开始痛风。
唯一的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人生哪一步的捷径都不能走,失去对健康的照顾走了捷径,就会有病魔追随而至。
今天话题:职场中同人不同命


澳洲出生,美国成名的演员很多,如雷神的扮演者: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妮可·基德曼、金刚狼扮演者:休·杰克曼。

有位老演员有一次在直播中说,现在洛杉矶新冠疫情肆虐,新冠疫情导致很多人失业,失业率急剧上升,治安急剧下降,感觉住的地方又不安全、又不卫生。

于是他打算回澳洲,并在直播上发布消息。后面作妖的表演开始了:“我这一辈子追求潇洒有品质的生活,让我待在酒店隔离14天可不行,会让我心情烦躁!”
就有网友说:“去年,妮可·基德曼用私人飞机,把自己和家人送到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你也可以。”
老头说:“我可不行,我要和23岁的儿子住酒店十四天,这样要发疯,而且就算待在家里我也受不了!我要出门逛街,不能限制我的自由。”
大家可以看看身边,有没有这种人,工作不如意,但又没能力,只会埋怨生活而不努力。横竖什么都不想付出,还想坐享其成。他们本就没有那么大念想,不过是生活无聊想唠叨两句。
如果真的想做,就算拦着,半夜翻墙也能去网吧,偷情的汉子从窗户都能爬进去。如果不想,就是放个嘴炮,你就当他是聊以自慰,不能当真。
很多人,你和他讲,想要收入高的话,晚上就要进修、读个研,他反而问你,有没有简单点的?
所以,同人不同命就是这个原因。每个层级有不同的晋升方式,就是中、高层里,有人底线低,会舔,有人靠底线更低的忠心爬上高位,也有人靠业务能力站稳脚。
龙有龙路,蛇有蛇路,认真、努力、勤奋,是起步的基础,只是阶梯。开局一根棍,装备全靠捡,反而成为了社会的常态。


学生思维特别不适合混职场,金庸早年苦大仇深,晚年突然改变了面相,说自己投射出来的影子是郭靖,认笨又踏实学艺。
到了50多岁,还写了让人跌破眼镜的小说《鹿鼎记》,韦小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小混混,到生命的末期,金庸才发现人生的真谛。
职场中上升的路径都不一样,到达顶峰才会知道,爬山不是唯一的路,还有缆车、直升机,还可以坐电梯。
有很多人抱怨,我拼尽全力到达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别的一家三代坐电梯、直升机就上来了,有人花点钱坐缆车看着风景上来,也比你舒服,这怨谁?还有辛辛苦苦半辈子爬上来,然后发现很多比你年轻的人早爬上来了,你怨谁?
你的上一代人在打游戏、喝茶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在努力搬砖;你爷爷在不思进取的时候,他们的爷爷在制定家训。
前段时间钱家陵墓被盗,别人关注是陵墓被盗,我关注的是“钱家祖训十条”。他们家族出了太多的大人物:政治家钱其琛、科学家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作家钱钟书。
江浙钱氏,传承下来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家训,四个字“保境安民”。他们祖上也是个浪漫的人,比如“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就是他说的。
唐末黄巾起义、天下大乱,钱家替政府代管大权,天下太平后,把大权交给赵匡胤,从而和平交接。祖辈审时度势,宋朝排百家姓的时候,因为钱家贡献大,按赵钱孙李来排,钱家祖训也被后人铭记于心,
朱元璋时期,钱家犯了事,儿子拿出唐朝的丹书铁券,给父亲赎罪,这就是天下郑硕。后来保全了一家老小,一般的家族都会给后代传下《钱氏家训》,流传下来的其实就十条,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保护一方安宁,诗书耕读传家。
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希望能给子女创造坐飞机、缆车、电梯的机会,却没有教他们踏实爬山的能力。


高晓松学识渊博,嘴上很溜,但是他也很虚,为什么呢?他经常说,在我们家,我的学历是最差的,家里都是研究生起步。他自己天天把母校挂在嘴边,其实心里是发虚的,可是借了家势,是坐电梯上来的,虽然一路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沿途的风景也没有遇到。
关键的时候,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错的。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彻大悟,不懂得体恤百姓。就像个“何不食肉糜?”的纨绔子弟,不接地气,不能和底层人民群众心贴心,一旦出了事,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像那个澳大利亚的老演员,被自己的国民唾弃。如果不能和人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仇敌忾,何德何能人民会支持你?
《钱氏家训》摆在面前,我就在想,我们能给后代传递什么样的信息?龙有龙路、蛇有蛇路,要找适合自己的路走,草根出身没办法,走《钱氏家训》说的路,也未尝不可。
没路,就是有路走。那些心虚的要命,逢人就称“我家老爷子怎样”“我家祖上多牛叉”的人,心里还没你踏实呢!他除了说书上看到的东西,其他就没经历过事。武器、杂志、历史书,他有经历过吗?
老了以后,坐在摇椅上和子孙聊事的时候,一脸淡定,才算牛叉,当初爷爷可是走路上山的。
突然想起来去仙居看山的时候,有两个选择,排队等两小时坐缆车,或者走七八个小时的路上山。坐缆车的排队那么久,骂骂咧咧上山又满声抱怨的下山;走路上山的,一路拍照与山间美景作伴,心情大好。爬山的乐趣在于爬,出门在外心情很重要。
两拨人的心情完全不一样,花点钱的人,花钱买了个坏心态,觉得花钱就能平事儿,会路径依赖。
下半集聊:心态的调节问题。
有人说:我就不爱走路,爱坐电梯,怎么办?
人类有着聪明的“机制”:三高,痛风,高血压,都是抄捷径引起的,享受无度的富贵病。而有人踏踏踏实降尿酸,勤锻炼,吃饭的时候只吃一半的分量,体重下来,尿酸就下来了。
有的人尿酸600没反应,有的人400就开始痛,有人说尿酸痛比生孩子还痛,这就是惩罚机制,爽也爽了,想不运动躺着,就要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个痛。
就像收了不该收的钱,后来进去踩缝纫机,都是对不当行为的惩罚。年轻时候不管不顾胡吃海喝,到中年开始减肥,因为明白抄捷径都是要还回去的,就不敢再抄捷径了。
怎么样不抄捷径、踏踏实实做事,我们下半集聊!
最近推出日课通识班,欢迎大家加入!
写在最后:同人不同命,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物,只有出生不能改变,所欣赏的风光并不相同,处在什么样的背景,造就什么样的故事。活在嫉妒之中的我们,也是别人嫉妒的对象。
人生本不是平坦宽阔的草原,有沼泽与湖泊,有山川和大海,起起落落才是人生路途的常态。《围城》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或许换个角度去看,未必非要走出去,也能在围城中发现全新的风景。
---墨
本篇文章节选自《干嘛电台》-职场生存力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