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乱弹]有一种志趣叫荒率

清明节了,为先人去扫墓,烟熏火燎中忽生意念,先父无染公欲赐瓦一片,任性而为,遂得残瓦,曰:“拾得”。其意正如画家刘凤祺兄所说,那就像是从自己家里拿的(见附录),嘻嘻。

发到微信,与朋友笑谈。有雕塑家刘一侨告我,他亦有一块,翻转过来种了苔藓。此意甚好,生命的温床,遂效彼法,本尊将塑一尾小魚置其内,意为魚池,曰:“濠逸塘”。亦可移为斋号,或曰:“濠逸堂”。

归途中,不禁想到《水浒》中牛二,蓦然笑焉。杜撰小诗一首:

前世杨志刀下鬼,

今生无行作文痞。

阴阳数数皆由天,

安知他日化濠逸?

人生有许多的愉悦,平日里是很难体验到那种极致的美,例如旷达,例如荒率,除非到了某个特定的时节,惊蛰的到来或清明的临近,忽地体会到了生命的真意。不是发生或失去,而是一种旷达荒率的本真,在宇宙洪荒的背景上,一个魂灵的旅程,它来到过,又谜踪般地遁去,在一个我们难见的角度上微笑,黙念着,好好干,小子。

(附录)

(0)

相关推荐

  • [二流乱弹]有一种追求叫艺术

    画像        2016              段守虹 人们普遍的艺术观,或者说审美标准,相对都是比较固定的.在一个相当的时间段里,有可能在渐渐地慢慢改变.还有的人一直在寻求变化,因为他听人说 ...

  • [二流乱弹]谦虚不过是一种搪塞

    创作就是一个扑蚱蜢的过程,心里激动地想逮着那个灵机,时常是我兴奋和苦闷的所在.艺术往往是被限制的自由,这种制约本身又是自由表达的动能.所有的创作现象只有当它成为历史时,才能看清它所处的真正位置.而作者 ...

  • [二流乱弹]笑笑庚子年

    弄点颜色,蘸些水与墨,刷刷点点.曰:"画花卉."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花卉这题材并没有排到前面,想画得好也是不容易的,或者说很难,但上手就容易多了,正是看到这一点,咱也捡 ...

  • [二流乱弹]体量感不应该专指雕塑

    闲来写了几篇飘飘忽忽的现代诗,只为好玩,便有朋友认为我换了境界. 一个人的本性气质怎么能说改变就改变了?起码我没有这个本事.我的质性还是较近金属感.体量感的一类.这更带有雄强的气质,蛮荒且骄傲,才适合 ...

  • [二流乱弹]现代主义那些大师

    第一次看到这件初民制造的陶瓶,我不禁被震惊了,随之引起了我的思索. 原始先民把他们时常用木棒石块画在土地上的造型方式,用泥塑的手法直接搬到了罐子上.如果这是六七千年前人的造型观念,那么就在不久前我还在 ...

  • [二流乱弹]残缺美与大写意类似

    暮春时节,下午的天气很好,于后院的杂物堆中捡到一个多年前的泥娃娃,现在时尚的叫法是人偶.据说这"人偶"的汉字一词来自东邻日本,其实用泥塑造偶像在中国老早以前就有了,最著名的就是红山 ...

  • [二流乱弹]云中的“猪”

    我的不少朋友是画家,很勤奋的.现代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长到一定年龄就会对图形感兴趣,即有表达的愿望.这便成为人类绘画的开端.为什么有的人成为终生画家或说艺术家,多数人去从事了其他行业,回答多种多 ...

  • [二流乱弹]我的画来画去

    本尊自诩就像个游吟诗人,独自四处游荡,捡拾似乎是缪斯女神遗落的花瓣而成为自己的珍藏.既然是这样,我就不指望会捡到什么了,那就是捡到什么就是什么啦,无论是满天星还是车前菊,或还有牡丹花与郁金香,另外还有 ...

  • [二流乱弹]无主题抒情

    找个主题干点事儿,这是人们的一般性思维逻辑,我称之为大逻辑,对人生有功利性意义,对社会也有正能量的作用,进而影响历史.写诗画画搞雕塑的人未必不想如此. 我不想如此是因为我更爱无主题抒情,因为我不想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