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错就错
语言与文字
将错就错
文/墨吟

图:旭日东升
有一个将错就错的传说:上古时,造字的仓颉一时疏忽,把“射”和“矮”的位置摆错了。“射”本应念ai,身子只有一寸长,可不是ai么?而“矮”是委在弓上的矢(箭),应该念shè 的。可是仓颉不肯认错,只好将错就错,一直沿用至今。
这个传说倒也言之成理,但毕竟只是传说而已。真正将错就错的情形也是有的,下面试举几例。
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于是有了“心想”这个词。这早已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思维乃是大脑的功能,而不是心脏的功能。但是“心想”这个词一直将错就错地在使用,同“脑子里想”相并立。有一门命名为“心理学”的学科,甚至很难找到一个更确切的字来代替“心”字。
人类在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居住的地球之前,是坚持“地方天圆”说的,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现在谁都晓得,日出日落只是地球自转所造成的错觉。然而人们还是将错就错,习惯于说“旭日东升”和“日落西山”。
有一句成语叫“偷梁换柱”,大家都知道是贬义词。但这一成语从字面上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梁”承受着屋顶的重量,“柱”又支撑着“梁”,一旦“偷梁”,房子就倒,怎样再“换柱”呢?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托梁换柱”。《封神演义》上说,寿王(即纣王)随父王帝乙游于御园,忽然飞云阁一柱断裂,寿王立即上前托住梁,换了一根新柱,保住了飞云阁。显然,“托梁换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力大无比的,后来不知怎么错成“偷梁换柱”,意思也完全变了。
还有“凯旋归来”,有人说“旋”和“归来”同义,应该说“胜利归来”。但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说“凯旋归来”也是可以的。比如上海过去有很多家庭开设的烟纸店,上海人都说“夫妻老婆店”,“妻”和“老婆”同义,用习惯了,并无不妥。
其他如“目不识丁”、“每况愈下”、“打扫卫生”、“恢复疲劳”、“神经病”、“此致敬礼”等,都是将错就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