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青丘之山”在何处,“九尾之狐”为何物

有朋友在看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问我“青丘”这个地方实际上有没有?如果有,在今天哪个地方?

说实话,本人对于这种虚幻类型的小说,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所以也不知道“青丘”在整部电视剧中做了一个怎样的道具,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

但是对于搞清楚“青丘”在哪个地方,却是非常有兴趣的,因为这个地方,正好是本人曾经考证过的。

一、青丘之山和青丘之泽

第一个问题:“青丘”这个地方,实际上有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山海经 南山经》载:“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山海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记载了“青丘之山”出产的各种矿物和动物,最有名的就是“九尾狐”,如此具体的记载,怎么好意思说它不存在呢。

另外,《淮南子  本经训》载:“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这里记载,“青丘之泽”这个地方出产“大风”这种动物。

第二个问题:“青丘之山”和“青丘之泽”,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在《山海经之南山经考证》一书中,本人曾经根据青丘之山和招摇之山的距离、位置、走向推测,青丘之山大致位于今日湖南江西交界地带的罗霄山。

在《把神话传说还给天文地理》一书中,本人根据龙脉理论,精确地在鄱阳湖东南岸找到了“青丘之泽”。

卫星地图上,北到江西省余干县江埠乡,南到 江西省东乡县县城,东到江西省余干县梅港乡,西到江西省进贤县下埠集乡,其间的地形轮廓,颇像“青丘”二字,故名。

找到地方

去掉地名道路更直观

抠图出来

有人问了,《山海经》里是“青丘之山”,《淮南子》里是“青丘之泽”,一个山,一个泽,是一回事吗?

笔者以为,“青丘之山”,侧重于山本身;”青丘之泽“,侧重于此山附近的沼泽地。”青丘之山“所在的余干县、进贤县、东乡县,西北就是鄱阳湖,因此,准确的讲,”青丘之泽“指的就是鄱阳湖。

二、九尾狐是哪种动物

“青丘之山”和“青丘之泽”找到了,那史料中记载的九尾狐、大风又分别是哪种动物呢?

先说九尾狐。

今天,我们听到“九尾狐”三个字,立马会想到:九条尾巴的狐狸!太骚了......

可是,九条尾巴的狐狸,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难道是已经灭绝的动物?或者是古人记错了?

实际上呢,九尾狐这种动物既没有灭绝,古人也没有记错,而是我们理解错了。

“九”是个多义字,在古代除了表示数字外,还通“鸠“,即今天的鸽子。

鸽子尾巴的特点,一是聚拢在一起,二是下垂,三是比较短。

“九尾狐”,实际上是“鸠尾狐”,就是这种动物外表象狐狸,但是尾巴象鸽子。

九尾狐,今天仍然生活在地球上,它就是今天的珍稀动物——薮犬。

这就是薮犬,外表象狐狸

但尾巴象鸽子一样短、收敛、下垂。

而普通的狐狸,都有一条大尾巴

“九尾狐”的名称,意在强调薮犬那条和普通狐狸不同的小尾巴。

薮犬虽然貌不惊人,但它是一种猛兽,咬合力强,能捕食大型猎物,吃人是没有问题的。

三、大风是哪种动物?

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考证(过程太过复杂烧脑,无法用语言描述),本人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大风,即是今天的苍鹰。

为什么古人把苍鹰叫做“大风”呢?

原来,苍鹰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其头部的花纹,看上去颇像一个古文字“大”。

苍鹰的第二个特点,是捕到猎物后,总是先把猎物的内脏剖出来吃掉,然后再把尸体带到树上啄食,就像制作风干类食物一样。

什么是风干类食物呢?在南方有一种制作食物的方法,如风鹅、风鸭、风鸡等,把禽类充分放血,内脏去掉,但是不褪毛,然后涂抹调料,进行风干。

由于苍鹰以上两个特点,所以古人它叫做 “大风”。

虽然苍鹰在今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在古代以狩猎为生的地方,苍鹰就存在和人类抢夺野生食物资源的情况,所以《淮南子》记载苍鹰是一种危害人类的害虫,最后被后羿擒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