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不摸心跳次数,而去测试脉搏?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对中医脉诊的一种误解。中医脉诊不仅仅只是测试所谓的脉搏,也会摸心跳的次数的!
人体气血在人体内运行一周,人的脉搏会跳动50次。所以,要想知道人体周身器官是否有问题,50次的心跳是必不可少的。有经验的老中医,总是要摸够了50次,中间没有结、带、三五不调等现象,才表示这个人的周身气血运行无碍,人体才能算得上没有什么大的阻碍气血流通的病症。
人在一呼一吸之间,人体脉搏跳动为4下,算是正常之脉。正常之脉表示人体既没有热证,也没有寒证,总体保持在寒热之间的平衡状态。
如果一呼一吸之间,人的脉搏跳动小于4下,这表明人体有寒证出现。具体部位,在寸关尺之中,寸部表示太阳,在人体为头、颈、背部,寸关之间表示阳明,在人体膈上下,包括心、肺和胃。关表示少阳,在人体两侧,表示肝、胆。关尺之间表示太阴,在人的肚脐周边,表示脾。尺部表示少阴,在人体的肚脐以下,包括膀胱、大肠、肾、子宫(女)等器官。在这个部位的脉搏,如果发现有三五不调或者脉跳的慢的现象,就表示在这些部位有着寒证,预示着气血流通慢,人体气血流通受到阻碍,属于阴盛之病了。
如果相应的部位脉搏跳动一呼一吸之间超过6次,那就表示在这些部位有着热证,当属于阳盛之病了。
寸口脉位于人体手腕部的肺经,所谓肺朝百脉,测试这里的脉搏跳动强度和次数以及其他的指标,就可以测试出人体内相应部位的病变和气血流动情况,再结合其他的问诊、舌诊和望诊等手段,多方耦合之下,对于病情的判读,就有着相当的准确性。
中医自古至今,对于脉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现代中医继承和发展了对于脉的研究,汇总有28种脉象,如浮、大、动、滑、数、沉、涩、弦、弱、微等,都是传承下来的对于脉的研究成果结晶。我们应当有着自己的文化自信,把这些继承和发展下来的,近为己身,远及他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