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改变上海的男人”?

10月29日,每月不定期举办的“克勒门文化沙龙”,又在我们的大本营贵都,隆重登场。谁是“改变上海的男人”?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克勒门”吧!

每个人都听得无比认真

这次我们的开场,由弦乐四重奏现场演绎的一首莫扎特《弦乐小夜曲》,让沙龙在生机勃勃、铿锵有力的音乐中开启。

ARTY四重奏

为何要用一段音乐来开场?主持人阎华道:因为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克勒门”女当家 主持人阎华

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中会浮现怎样的建筑?

来“克勒门”就是“回家”,是许多专程赶来的嘉宾共同的心声。我们的创始人之一嵇东明特地飞回来与大家分享“克勒门”下午茶沙龙诞生之初的故事。

嵇东明

这次我们选用了产量较小,产于海拔4千英尺的红茶,口感如同带点苏州腔的老上海话一样,软软地滑入唇舌。

嘉宾们闻着花香,品着茶点,看这城市的风景!

1

采访本上的建筑师

如果说上海的名片是建筑,那么设计这张名片的又是谁?恐怕很多人和小克勒原本一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邬达克。

邬达克在上海设计了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浙江大戏院、教堂、公寓大楼、学校、医院、还有“绿房子”一样许许多多的花园洋房……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100年前的10月26日,邬达克先生踏上上海的这片土地,今年也是邬达克先生诞辰125年,是他去世的60年,可以说,今年是一个邬达克年。

左:国际饭店 右: 邬达克

于是,我们请来“克勒门”的老朋友乔争月,她既不是建筑学家,也不是建筑师,却投入大量时间在中外文的故纸堆里找到许多故事的线索,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发现,自己的采访本,把当年的上海汇聚在她的蓝图里。

她,是一名记者。

《上海日报》专栏作家、主任记者

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

至今已出版了有关上海建筑的“小蓝书”和“小绿书”。还参与撰写了3本有关邬达克的书籍。

在一段由斯洛伐克导演拍摄的纪录片的片花中,乔争月带我们走近了那个被称为“改变上海的男人”邬达克的生活,那个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从欧洲来到上海并且落下了根。

这部纪录片2010年时曾在邬达克设计的大光明影院首映。

片花里有非常珍贵的邬达克拍摄的家庭影像,一改他照片中的冷峻形象。还有出生在上海,邬达克的二儿子与小女儿,从国外归来故地重游,再一次来到他们童年的家。

(公众号里回复“邬达克”三个字,即可看到视频哟!)

左:外滩 右:武康大楼

接着乔争月带领我们一路从外滩兜到武康路,再绕到南京路。

原来当年在上海,汇聚了许多一流的建筑事务所,这些事务所里不仅有洋建筑师,更有许多非常厉害的中国建筑师。单单把邬达克称为“改变上海的男人”,实在太对不起这些人了。于是,乔争月把他们称作——改变上海天际线的建筑师。

他们大多从海外留学归来,是我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因为中国古代从没有建筑师的概念,只有工匠。

问题来了,打造外滩的究竟是哪些人?除了邬达克还有哪些洋建筑师?中国第一代建筑师都是谁?他们设计了上海的哪些建筑?等着小克勒稍后的分享哟!

2

揭开上海建筑的历史面纱

乔争月讲的故事虽长却牢牢抓住了大家的眼球,许多人意犹未尽,于是,我们又请来了上海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上海大学的总建筑师,王海松教授。

上海大学 王海松教授

王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上海的建筑究竟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上海近代的建筑优秀到让大家几乎都忘了,其实上海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建筑,就在我们身边,而这些建筑一直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色彩。

你知道上海最早的建筑在哪里吗?上海的古建筑还有哪些?旅游必到的豫园,究竟有什么好看的?

专家根据遗迹复原的上海6000年前的建筑,你见过吗?

这些小克勒将在近期的文章中慢慢分享给你们哦。

世博会城市馆古筝独奏 陶逾譞

古筝版的《彩云追月》你听过吗?袅袅的琴音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山水画中。而现场的大屏幕上滚动的画面,让许多人感叹原来上海还有这样一个江南园林叫秋霞圃。

秋霞圃 桃花潭景区

可以说,上海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也走在全国的前列。

譬如为了建造延安绿地,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

80年代在上海独领风骚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华东电管局大厦,由于产权的变更将被改得面目全非,后来因为许多专家、学者等人的努力,让它得以在保留了最经典的基础上,焕发了新春,皆大欢喜。

像这样的例子在上海有许多,一直以来我们上海的很多专家、学者、闻人呼吁保护了数不胜数的上海建筑,在这里也要向他们表示致敬。

左:上世纪90年代的华东电调大楼

右:2015年最终改造方案

40年的改革开放,让这座城市又迎来一个新的建筑时代。

许多世界一流的设计作品在这座城市生根,可以说,上海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万国建筑群。

背后又有哪些故事?等着我们的故事哟!

金茂大厦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复兴艺术中心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化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0)

相关推荐

  • 逃亡的俘虜和他的上海傳奇【圖文】

    ​ ​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外滩建筑群        1918年,寒冷笼罩在西伯利亚.在苏联红军和白军血腥的杀戮之后,一列不知驶向何方的列车载着不知命途何向的奥匈帝国战俘在白茫茫的原野上驰骋着.突然 ...

  • Art Deco并非邬达克的天下,在上海,仍然存在的装饰艺术建筑竟然多达千处

    即便不是专业设计师,上海人对装饰艺术"Art  Deco"一词也并不陌生."Art  Deco"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经典存在,进入上海后,融合成为上海现代城市的一 ...

  • 上海老男人的層巒疊嶂 / 下篇

    原创 石磊 太太党人 2020-08-03 上帝講:你要小心一點,你要去的,可是人世啊. 林風眠揣著一粒清淺冰心,九十一年間,於人世轉了個囫圇圈子,重回天堂門口,上帝已經認不出他了,喝問:來者何人?為 ...

  • 谁是今年上海楼市的“隐形”主角?

    高周转.限价政策下,交楼即维权成了不少新盘的真实写照.即便如此,依然有开发商依靠产品力和口碑在某一市场吸引了大批忠实客户. 杭州有滨江,上海有仁恒. 自1998年,仁恒在上海的首个项目--仁恒滨江园入 ...

  • 大舍建筑三个文化建筑改变上海滨江风貌

    在一个人才辈出,富有创新活力的背景下,大舍在中国的作品脱颖而出.他们的项目通常是对现有空间的翻新,不去遵循他人甚至他们自己设定的特定风格.然而,在中国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中,他们的空间组织逻辑在不同时期 ...

  • 一位上海好男人的失踪之谜

    一 请允许我猜一下,当您读到如上的标题,会想到了什么?您可能会想到两点:其一,这个上海好男人曾经失踪过:其二,现在已经找到了. 倘您仅止于此,我则想提醒您一下,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因为它构成这两点的前提 ...

  • 石磊︱上海老男人的层峦迭嶂︱上林风眠的画...

    石磊︱上海老男人的层峦迭嶂︱上 林风眠的画,好景美人嘉树,花悲花喜,人淡人静,清湖一望水如酥,于水墨宣纸间,氤氲德彪西的光影,莫迪利亚尼的悱恻,梦魇斑斓如锦.脉脉一幅远山翠展,渲染出呼啸山庄的闷浓肃杀 ...

  • 石磊︱上海老男人的层峦迭嶂︱中春彦讲,后...

    石磊︱上海老男人的层峦迭嶂︱中 春彦讲,后来跟柳先生熟了,听柳先生讲过,收藏这批林画的往事. 林风眠先生是广东梅州人,祖父和父亲都是石匠,林先生自己,旧年也习过石匠手艺. 19岁时候,考取法国勤工俭学 ...

  • 心理测试:怎样吃西瓜?测出谁是改变你一生的贵人!

    点击上面超准心理测试读心术   免费订阅 生活中的我们,时常会在某个际遇下,获得自我改变的机会:比如说,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重要他人,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个职场上的伯乐,从而获 ...

  • 这个曾改变安卓的男人,要对苹果下手了?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凡是经历过早期安卓的用户,几乎没有不知道 Root 这个词的. 几年前,大约是 Android 2.x 的时期,那会儿我们能接触到最早的 Roo ...

  • 分手后这样改变,就算男人绝情分手,也会扛不住倒追你!

    最心酸的不过是,想放弃又还爱 -from 花好- 分手这件事一旦由男人提出来,那多半是因为他实在是对你很失望才选择了离开. 而被分手的你面对这样的情景,一时难以接受很正常,想要去挽回对方也是能够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