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天下的项羽才是“鸿门宴”最大赢家?

本 文 约 634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说起项羽军事能力,没有哪个不竖大拇指的,而说起项羽的政治能力,普遍评价很低。在很多人看来,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政治白痴,他原本有能力统一天下,但他骨子里不合时宜的复古主义情怀使他选择了分封,堪称时代的倒退,使得天下重新陷入混乱。
许多人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大概是这样的:“如果项羽进入关中后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吞并他的军队,然后称帝,就不会有之后的战乱了,楚帝国会代替汉帝国,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
试想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我们带着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穿越到那个时代的项羽身上,到底能不能做得比历史上的他更好?恕我直言,如果把天真的你摆在项羽的位子上,恐怕是“活不到第二集”的。
项羽的盟主地位只是一种想象
在击败秦军主力后,项羽看似威风八面,已经成了天下共主。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要注意的是,项羽这里的“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仅仅表示此时诸侯派出救赵的军队对项羽心悦诚服,愿意跟随项羽入关灭秦罢了。此时的天下形势和项羽在楚国的地位究竟如何呢?
项羽。图源/电视剧《楚汉传奇》截图
秦帝国被刘邦灭亡后,当时的天下大势和战国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大举东进前的局势相近。关中和巴蜀这些旧秦国的核心地盘在刘邦的掌握下,但他能稳固控制的主要是咸阳附近的核心地区。即使是在这些地方,刘邦的统治基础仍然非常薄弱,需要依靠与嬴婴为首的旧秦王室贵族合作。旧楚国的东部地区也就是楚国后期的领土是楚怀王的直属地盘,西部地区从白起攻占郢都起并入秦国已经七十多年,此时基本都落入吴芮、共敖等名义上臣服于楚怀王的军阀手中。
另外一个大国齐国的执政者田荣对于楚国并不友好。一方面,楚国收留了齐国内斗的失败者、战国末代齐王田建之弟田假,这个动作本身就显示了干涉齐国的野心。另一方面,几百年来齐楚一直是等量齐观的大国,楚国现在隐然要凌驾在齐国之上,齐国执政者肯定心有不甘。赵魏韩复国,各有一批拥立者。旧魏国东部还盘踞着实际独立的军阀彭越。燕王韩广游离主流局势之外,他的将领臧荼参加了诸侯联军。
这么一分析,秦亡后的天下大致有几个不同的利益群体:
第一个利益群体是秦末复国后关东六国的统治者,他们在秦末反秦大起义建立的临时秩序中成为受益者,渴望这种秩序能稳定下来,其代表人物是楚怀王熊心,此外齐国实际掌权的田荣、燕王韩广等人都可以算在这个群体内。
第二个利益群体是在巨鹿击败了秦军后入关的诸侯联军,他们的代表人物便是项羽。在这种天下局势巨变的时代,他们很难安于现状,现在这个军功集团的实力已经足够并且也有意愿去挑战关东的统治者,这两个群体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还有一个极少数群体,是末代秦王嬴婴为首的旧秦地的利益群体,他们被项羽杀了很多,幸存者急需一个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新代言人出现,目前他们希望刘邦能成为新的领袖和代言人。
项羽作为军功集团的代表人物受到诸侯将领的拥戴。但是诸侯将领拥戴他不是为了把他当偶像崇拜,而是希望他能带领大家入关从秦国灭亡后的旧秦地最大程度攫取利益,随后更好地挑战楚怀王为首的六国统治者。
项羽的实际地位、地盘很有限
在楚国内部,项羽的地位并不高。如果把楚国比作一个大集团的话,这是个股份制集团而不是家族企业,名义上的董事长是楚怀王熊心。这位董事长在大股东兼前任总经理项梁死后还趁机收权。陈婴、吕臣最初投奔的是项梁,项梁死后,陈婴跟随项藉作战,吕臣被楚怀王针对夺走兵权,改任司徒。项羽在巨鹿击败秦军主力后,项氏虽然仍是头号大股东,但是其股份占集团总股份的比例相当有限。英布等大股东并不是项羽的下属,最多在楚怀王的体系下暂时受项羽节制。名义上,他们和项羽都是在董事长楚怀王领导下的公司股东和高管。
巨鹿决战之前,援赵的楚军兵力大约在五万人左右,这部分军队并非全部是项羽的直属部队。比如,作为渡河前锋军的英布和蒲将军部两万人是自成系统的,英布此前并非作为项氏集团的部属出现过,和他并列的蒲将军应该差不多。扣掉这两万人,项羽手头直辖的部队极限也不过三万人。

巨鹿之战形势图。图源/网络

除了项氏嫡系的八千子弟兵外,剩余的兵基本是项梁死后楚怀王收编交给宋义带出来的吕臣、陈婴等旧部。巨鹿之战中项羽直辖的这三万人必然有损耗,战后投降的秦军被集体坑杀无法用来补充,沿途都是他国地界而且是战区也难补充兵力,所以此时项羽直接掌握的兵力比起巨鹿之战前可能还略少,大致仍然在三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项羽因为巨鹿战役的胜利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暂时的诸侯联军盟主地位,但他几乎没有直属地盘,嫡系军队有限。这个时候,别说离称帝尚有十万八千里,在楚国体系内他都只是影响力最大的军头,上有楚怀王下有一群同样自成体系军队的军头。项羽唯一的优势在于能利用自己的威名和盟主地位,利用分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兵力和地盘。
另一方面,项羽这种盟主地位的来源意味着他制定分封天下方案时远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对拥戴他的伐秦军功集团做出回报。如果他真的制定出称帝或者自己独吞关中不让其他诸侯染指的方案,那些名义上奉他为盟主的诸侯将领必然背叛甚至围攻他。光靠项羽自己那三万人左右的力量,单挑有秦人支持的刘邦都够呛,更别说同时战胜诸侯联军和刘邦了。摆在项羽面前的真正问题是:如何利用眼下各国军功集团对自己的拥戴,最大程度为自己攫取利益。
项羽分封天下,本质上是军功集团的一次集体“以下克上”
如果项羽和奉他为盟主入关的诸侯将领们是信奉战国时代秩序的复古主义者,那在秦国灭亡后,这个乱世已经可以进入大结局了:
关东六国都有合法正统的君主,他们基本都是战国时代王族的延续。燕王韩广是唯一的例外,大概是因为荆轲刺秦的事情使燕国王族在灭国后受到秦始皇的报复性打击,燕人找不出可以拥戴的王族。暴秦已经被打倒,秦国人现在接受了楚将出身的刘邦统治,根据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的他名正言顺的成为新的关中王。楚怀王因为领导灭秦之功,成为名义上的共主,项羽这样的功臣也可以凭战功在六国范围内获得自己的封地,成为各位合法正统君主的封臣。
只可惜,项羽从来不是个安分的人。从起兵时火并计划与他合作的会稽太守殷通,到直接杀掉上司宋义吞并其军,这几年来正是靠着这种不安分,他已经从一个落魄贵族变成了天下最大一支诸侯联军的盟主,现在他正带着这支号称四十万的庞大军队入关。

作战中的项羽。来源/电视剧《楚汉传奇》截图

此时在关中的刘邦又有多少实力呢?刘邦手头的兵力包括自己的嫡系部队和受降的关中秦军,两者加起来大约有十万人。这十万人中,可信的嫡系精锐约三万,包括自己赖以起家万把号的丰沛核心力量,以及沿途收编的郦商部等反秦力量。至于其他秦朝降军,目前刘邦很难知道他们是否可信。作为政治天才的刘邦当然知道,如果一意孤行地坚持怀王之约独占关中为王,那么他就要以这些力量单独面对号称四十万的诸侯联军,这些人肯定会先把他火并掉再分赃。名义上所有楚军的最高指挥官楚怀王熊心对于入关后的利益分配给出了简洁而明确的回复:“如约”,大概也是希望他们火并一场。刘邦是何等聪明的人,他一方面“约法三章”给秦地的普通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一方面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子婴为首的原秦国统治集团,表现出自己属于伐秦军功集团一员的态度。
刘邦对入关的诸侯联军主动服软,暂时放弃了独占关中的尝试,对项羽为首的伐秦军功集团来说是一个特大利好,这意味着他们能以极小代价完成对秦国关中故地资源的掠夺,回过头来利用关中的财富在和关东自己的君主们争夺中占据上风。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重新审视鸿门宴的故事,得到的结论也会完全不同。
项羽是鸿门宴的最大赢家
在刘邦明确服软后,项羽实在没有动机杀刘邦。刘邦表示愿意合作,对于嫡系力量薄弱的项羽来说简直是天下掉下来的好消息。项羽为他设宴,一方面相当于公开宣示:灭秦第二号功臣现在已经愿意承认我这个盟主、接受我对天下的分配和安排,分封中你们都得多听我一些。另一方面,项羽和刘邦之前私交还不错,既然双方已经达成默契,见面饮宴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假设项羽杀掉刘邦的话,刘邦的军队不管是拥立新主,还是投靠同为楚国军阀的英布等人,或是投靠其他如狼似虎准备和君主争夺一番的入关诸侯将领们,项羽都很难继续主持分封了。鸿门宴的意义是项羽通过刘邦这个灭秦二号功臣的背书,确立了自己的江湖盟主地位,从而强化了自己在分配方案中的主导权。

分封地形图。来源/网络

所以,从最基本的逻辑上来看,刘邦敢去赴鸿门宴,除了相信项羽不可能如此愚蠢之外,双方在之前应该通过张良、项伯等高层实现了某种默契。如果范增擅自策划谋杀刘邦的作为完全可信,联系到他之前劝项梁拥立怀王的历史,范增的真实政治立场恐怕是更加亲近楚国王室而不是项氏了。当然,鸿门宴上所谓的未遂刺杀,也很有可能是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增加自己走向权力顶峰道路上的传奇性和正统性,彰显“真命天子大难不死”,刻意宣扬的经过加工的故事。
就这样,在军功集团的拥戴和刘邦的合作下,项羽领衔进行了对天下的分封。对项羽的君主楚怀王以及其他关东诸国的君主来说,这个所谓分封则是一次赤裸裸的依靠武力集体作乱。派你们出去的时候,你们还只是我们的将军,回头就告诉我们,你们也是王了,并且我们大部分领土现在成了你们的王国?
处理战败国:理性的杀戮、掠夺
这次分封中最敏感也是最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是秦国故地的分配。秦国故地包含关中和巴蜀,其经济和军事的动员潜力远远超过关东的任何一国,无论是刘邦以怀王之约为理由独占秦国故地,还是项羽以联军盟主的地位独占这里,对于其他诸侯包括英布这样的楚国体系下的山头都是无法接受的。这意味着关东地区比战国时代更加混乱、势力更多,这些势力却需要面对一个重新崛起的新秦国。另一方面,所谓的怀王之约是楚军北上救赵时定下的楚国内部的默契,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并没有约束力。所以,在诸侯联军们看来,秦国的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降将才应该分配在关中。
项羽自己背负了新安坑杀秦军战俘之名,在关中立足较难。于是,各方妥协下出现了历史上那个和稀泥的方案,秦国故地分为四块,关中归三位投降的秦将瓜分,巴蜀加上汉中归刘邦。这个方案的核心在于让章邯的人和刘邦互相牵制。之前,章邯在巨鹿之战王离部失败后继续和诸侯联军对抗时的表现出色,各诸侯普遍认为章邯比刘邦更可怕,绝不可以独占关中地区,最终章邯只得到了关中一部分。
除此之外,为了尽可能地削弱关中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同时也是作为对长期作战的将士们的奖赏,诸侯联军瓜分了秦帝国积累几百年的财富,进行了大肆烧杀抢掠,同时灭绝了末代秦王子婴为首的秦国王族残余。这样的破坏掠夺行为理性多于感性,除了可以提升军队的士气、充实各个军阀的财政能力之外,万一刘邦或者章邯重新成为整个秦国故地唯一的统治者时,他的实力不会那么可怕。因此,虽然这是一次残酷的破坏行动,但是把这次破坏归结到项羽的残暴头上是毫无意义的。项羽的所作所为,但是这次关中地区遭到的大破坏,是符合入关所有诸侯的共同利益的。处理完关中的问题,除了章邯等三秦王和刘邦之外的军功集团,新诸侯们便开始返回关东。
太过精明是项羽失败的缘起
在入关之前,项羽在楚国的封地只有鲁地。对于项羽来说,在关东地区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直属地盘,同时在伐秦军功集团中建立一个广泛的阵营来增加这种分封的兑现能力,是他的当务之急。严格来说,项羽只能在楚国故地中分封一块领地,其它地方根本不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凭啥让你分呢?历史上的项羽在这个勾心斗角过程中表现出惊人的政治智慧,不但吞并了楚怀王的直系地盘,还霸占了魏国大部分领土和整个韩国。某种程度上,他是太聪明了,表现出一副好的坏的统统吃下的架势,吃相过于难看,天下诸侯对他都戒备起来,这也是他今后失败的一大原因。
影视剧中的项羽。来源/电视剧《楚汉传奇》截图
先看楚国。由于直属军队大部分被宋义带走,后被项羽夺走,楚怀王现在势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但仍然是楚国名义君主。项羽依靠武力威逼,强迫楚怀王放弃了彭城为中心的楚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也就是江淮流域,给了楚怀王一个“义帝”的虚衔后流放到了长江上游去。为了获取其它楚国带兵大佬的支持,项羽把楚国西部的领土正式分封给了英布、吴芮、共敖等人,之前他们已经实际控制了这些地区。作为正统君主的楚怀王在彭城拖延了很久,在手下大臣由于项羽武力威胁逐渐背离后不得不屈从于安排,仍然被项羽和英布弑杀。这样,项羽算是和其他楚将完成了对楚国的瓜分,他得到了楚国大部分的精华领土。
再说齐国。齐国在关东六国中实力仅次于楚国,作为一个从春秋时代就和楚国长期分庭抗礼的大国,对于齐国人来说,别说项羽,哪怕是楚怀王的楚政权,也没有任何干涉齐国内政的法统正当性。对于齐国的分配,项羽的分封表面上看很愚蠢:故意不封最强大的实权派田荣,把齐国的大部分地区分配地位原先很低只是私自带自己所部支援过伐秦战争的田都田安两个将军,把一部分贫瘠地区分配给名义上的齐王田市,柏杨等文学家曾质疑:项羽这不是故意没事挑事么?封田市为齐王田荣为齐相,齐国不就可以安定下来,不会有后来的动荡了么?但是如果项羽是故意这么做呢?齐国就在项羽的西楚国首都彭城旁边,如果统一安定的话,实力不比西楚国弱小。只有制造混乱,才能削弱田荣集团,并且寻找足够的借口把手伸进齐国境内。除了田都、田安这些人之外,项羽致力于挑动齐国实权派田荣和傀儡田市的矛盾,最终让田荣杀掉了田市,失去人心,真是一条毒辣的计策。
魏国、韩国比较惨。魏国的大部分领土都被项羽直接划到了自己的西楚国,只剩下西部一小部分战国时很早被秦国吞并的领土留给了魏王豹。韩国更惨,国君韩王成直接被项羽长期扣留,后来干脆找个理由杀掉了,然后项羽把韩国领土直接吞并了,临时找了个郑昌去当韩王。魏国韩国之所以混的这么惨,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复国运动不成功,魏国在临济之战败于章邯后已经不再作为独立势力存在,韩国之前完全就是一个游击队政权,两者后来都是借着楚国直接的军事支援才得以复国,因此只能任项羽宰割。
项羽此时对赵国和燕国兴趣并不大,不给他添麻烦就行,赵国后来局势突变,是因为田荣给了陈馀直接的军事援助,帮助他统一了赵国。燕国的局势更简单,带兵在外的臧荼实力比被改封到贫瘠的辽东的燕王韩广强的多,韩广不肯放弃燕国,臧荼直接火并了韩广。
综上所述,有人说项羽存在复古主义倾向,开历史倒车搞分封制,把天下搞得大乱,这实在是大谬。项羽在自己的西楚国内部可没有搞什么分封,而是标准的只信用项氏子弟为核心的心腹集团进行直接统治。存在几百年在分封上地位也得到认可的韩国和赵国,一个被项羽通过扣留和谋杀国王巧取豪夺,另一个大部分的领土被直接划到项羽的西楚国。项羽什么时候有过半点愿意复古和分封的心?
所以,项羽不但没有遵守自己亲手主持的分封体系,还带头破坏了这个体系!无论是从驱逐到后来的弑杀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义帝,还是扣留韩王吞并韩地,都可见分封体系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项羽通过分封和破坏让天下局势陷入大乱倒是事实,但是这个混乱本来就是他蓄意制造的。如果局势不乱,在关中时只有三万直系军队、连个稳定根据地都没有的楚怀王臣子项羽,又如何能获得楚国东部、魏国东部和韩国的大部分领土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甚至把手伸入齐国,连杀侄自立的新齐王田荣都被他一战斩杀呢?项羽根本不会有什么“分封复古”的想法,他关心的只是怎么制造混乱,把这种混乱当做扩大自己势力的阶梯,从而短暂地走上了时代的顶峰,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势力。

参考资料:

1、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2006.8

2、汉书,班固,中华书局,2007.1

3、秦崩,李开元,三联书店,2015.4

4、楚亡,李开元,三联书店,2015.4

END
者丨黑色君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袁晓
排版 | 于嘉夫
(0)

相关推荐

  • 先入关者为王,楚怀王小算盘打得不错,宁可给刘邦也不给项羽

    楚怀王和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这个盟约可一点都不愚蠢,而是有楚怀王对自己当时所面临的处境的反应,是充分考虑了后果之后做出的决定. 楚怀王是项梁做主,从民间找到的之前的楚国王族后裔,立为楚王的.在这 ...

  • 高帝纪(四)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精读系列第六篇:秦朝灭亡和楚汉相争

    ​一.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去世,秦二世即位,从楚地征发到北方渔阳地区的九百名戍卒因下雨,无法按时赶到.戍卒首领之一陈胜振臂一呼,开始反叛秦朝. 陈胜吴广的起义军瞬间放大了秦朝分兵策 ...

  • 项羽分封诸侯是开历史倒车?刘邦倒车开得更猛

    所谓分封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把自己的地盘分给别人,并且封爵建国,这也就是所谓的分茅裂土,封爵建国.但项羽做的并不是这样的分封,因为那些地盘本来也不是他的,而是别人的. 巨鹿之战前,六国就已经全部复国,这 ...

  • 刘邦与项羽的博弈—楚汉争霸(一):刘邦攻打彭城,英布叛楚归汉

    导语: 公元前212年,当秦始皇的军队从咸阳街头缓缓地驶过,两个日后灭秦的主力此刻正跪在路边.此时此刻他们发出了不同的豪言,其中一位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另一位则暗 ...

  • 项羽的奇怪举动,放着皇帝不去当,为什么要分封天下只当霸主?

    项羽在得到了关中之后,确定了自己的话事人地位,此时失去了刘邦的支持,楚怀王熊心的地位直线下降.而这时候项羽的权力也是达到了顶峰,但是不要忘记了此时项羽还不是主角.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 ...

  • 项羽在灭亡秦朝后,为何不称皇帝,而要恢复古制分封天下

    秦朝末年,灭亡秦朝的主要是两支力量,一支是在巨鹿之战中消失了秦军主力,而以项羽为首的诸侯联军,另一支是以刘邦为首的起义军,是第一个以武力打进关中灭亡秦朝中央政府的起义军,算是刘邦的独立力量,那为什么最 ...

  • 项羽分封天下时,为何不给钟离昧等大将封王?

    现在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灭秦之后,项羽于公元前205年分封天下,在分封的时候,跟着他入关的张耳.臧荼等人都封了王位,可随他起兵,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忠实部下龙且.钟离昧.季布乃至于亚父范增等都没 ...

  • 项羽分封天下,同刘邦玩了个文字游戏,这两个不读书的人啊!

    当年在楚怀王的安排之下,楚军兵分两路,项羽跟着宋义一路去解巨鹿之围,刘邦一路则直奔秦国的都城咸阳,楚怀王同大家约定,谁先攻进关中,就可以在关中称王. 且说项羽解了巨鹿之围以后,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很快赶 ...

  • 项羽分封天下养虎为患,最终反噬自身!

    提到项羽,很多人都会想到李清照的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感叹项羽的一世英名最后竟毁在了好面子上.如果乌江边的项羽不在乎脸面,冒死回到楚地,卷土重来就真的未可知了(ps:当然 ...

  • 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最后却为何失败了?

    文/子非鱼 周公分封而天下安,项羽分封而天下乱 当然,周公和项羽是没有办法放在一起比较的,毕竟他不是同一类人, 但他们却都做过同一件事:分封天下. 周公是在武王伐纣之后,平定了管蔡之乱,而后分封天下, ...

  • 鸿门宴,项羽才是大赢家

    汉帝国的建立之群雄逐鹿(三十) 鸿门宴的故事就是一个传奇. 人们为此写了无数好看的小说.评论,排了无数的戏剧,影视节目. 后世总结检讨鸿门宴故事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所有有幸出场的人物都被人钻研了个遍. ...

  • 为什么春秋战国500多年才统一,楚汉之争4年就结束?|分封|刘彻|诸侯国|项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和楚汉之争是历史上两段分裂时期,前者是周天子分封的上百个诸侯,后者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令人奇怪的是,既然都是诸侯割据,为什么春秋战国500多年才统一,而楚汉之争4年就结束? 1. ...

  • 分封天下:为什么八百年的周王朝,有效历史却只有三百年?

    中国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历史,其实是从周朝开始的. 三皇五帝和夏商,更多的是充满了神话色彩,没有太多的考古资料支撑. 传说当年周文王,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在见到其本人后,惊为天人,一定要请其出山. 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