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不去的“记忆” || 作者 张潮

(0)

相关推荐

  • 定西番·小暑

    昨日小暑,补赋一阙,以资纪念! 定西番·小暑 赤日煦光如雪, 潜蟋蟀,闹蝉鸣,任萧笙. 青槿暗香心悦,泛舟荷露轻, 幽曲一声愁绝,岁峥嵘.

  • 编辑《山乡鼓声》视频的一点想法

    编辑<山乡鼓声>视频的一点想法 我一直喜欢编辑视频,就是不知道如何用编辑软件.一直业余时间写写文字,现在越来越感觉太累,每天白天上班,我干的活并不轻松,下班后锻炼半小时是必须的,这样我一天 ...

  • 历史上的今天:1352年甘肃省定西-会宁7级地震 1721年伊朗大不里士7.7级地震 1990年青海省共和7级地震

    1352年4月26日甘肃省定西-会宁7级地震 1352年4月26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三月丁丑]在甘肃省陇西一带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持续百日之久,现代地质调查认为这次地震震级应达到7级或者7级以上.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五:汽车站

    本文作者:黄金亮 车站是出发之地,也是归来之所. 年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向往旅行,那遥远的地方,总是承载了许多梦想的胜地.等到年长,梦还有,主题却变成了呼唤归来.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 ...

  • 【远方·夜听】贵州 《​乡愁,那一抹挥不去的记忆》 作者:青山墨客 主播:冰雪梅馨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青山墨客  主播:冰雪梅馨   编辑:NCD 乡愁,那一抹挥不去的记忆 第一次接触乡愁,是在十多年前的高中语文课上,老师通过三种方式为我们诠释 ...

  • 70年代样板戏题材年画,是一代人挥不去的记忆

    1975年出版,陈十梅作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1970年出版,上海革命组集体创作,样板戏红灯记得人物形象. 1971年出版,朱绘英作品,百万工农齐奋起.样板戏白毛女的人物形象. 1971 ...

  • 知青题材年画,浓墨重彩的一代人,永远挥不去的记忆

    1969年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集体创作. 1969年出版,四川美院集体创作. 1973年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集体创作. 1973年出版,董录盛作品,贫下中农欢迎你们. 1973年出版,蔚学高作品 ...

  • 70年代样板戏年画一代人挥不去的记忆

    1975年出版,陈十梅作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1970年出版,上海革命组集体创作,样板戏红灯记得人物形象. 1971年出版,朱绘英作品,百万工农齐奋起.样板戏白毛女的人物形象. 1971 ...

  • 包工头出身的阿杜,一夜成名后销声匿迹,《天黑》成挥不去的记忆

    包工头出身的阿杜,一夜成名后销声匿迹,《天黑》成挥不去的记忆

  • 那一年,都是挥不去的记忆

    那一年,都是挥不去的记忆 写给四十三年来的自己 那一年 我1岁 看着百日留念照片上 扎着顶天辫胖胖的样子是那么天真 那一年 我2岁 听说一场病差点要了我的命 这件事在我长大后大人们多次提起 那一年 我 ...

  • 文学原创•《买张机票去飞行》作者 张 辉

    买张机票去飞行 作者  张 辉 往南飞的,都带着长长的尾音 向北飞去的,则羞涩的寂寂无闻 只能隐约看到,机身的银白 穿梭在,没有白云的蓝天 在空中,你们互相遇见 没有点头招手,更没有鸣笛致意 像是陌生 ...

  • 挥不去的记忆(下)

    作者:京素之约 那个时代做母亲的相当辛苦,除了一年四季劳动挣公分,家务活好繁重的,纺线织布,捻线搓麻做鞋,煤油灯下通宵缝新补烂,养猪喂鸡贴补家,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得操持,那像现在的女人幸福的吃饱喝足美 ...

  • 挥不去的记忆(上)

    作者:京素之约 中秋节回家,又跟老妈说起咱家还有什么老物件,老妈想了想,从衣柜里找出这个"古董",那就再把它补写吧! 真的太熟悉了,小时候收纳针头线脑等杂物的,但那时就是翻个底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