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社会腐败到了什么程度?看看曾国藩每年拿的俸禄,不亡国才怪

乾隆时期是“康乾盛世”顶峰时期,GDP占全世界1/3,英国人1792年想与乾隆做生意,派使臣马戛尔尼带着英国先进的武器和科技去见乾隆。乾隆此时已经80岁,自认为自己的功绩很了不起,不需要跟其他国家贸易来往,给英国国王回了一封傲慢的信,将清朝比作“天朝上国”,将英国比作“蕞尔小国”,将马戛尔尼打发走,从而错失一次清朝与世界接轨的宝贵机会。

马戛尔尼亲眼见过清朝的样子,他发现清朝并不像外面说的那么繁荣,他看见清朝人连他们扔掉的死猪和剩饭都去抢,下预言清朝迟早会走向没落,果不其然清朝在1840年被英国轰开国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朝就算再怎么落后,好歹曾经也是世界强国,怎么到晚期不堪一击被英国揍得翻不起身呢?其实问题还出在我们自身,清朝内部太腐败,曾国藩这样的重臣俸禄都少得可怜,清朝不灭亡才奇怪。

清朝的腐败从乾隆开始养起,他六次下江南,每一次都兴师动众,要带着3000余人一起出行,这3000多人光是车马费就要不少的银子,而且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员为迎接他就会搜刮民脂民膏做面子工程,中间又得花费不少银子,表面上乾隆六下江南花费2000余万两银子,但实际上花的钱不止这个数。

乾隆下江南的钱都是从国库掏的,他都这么腐败了底下的人有样学样,各地官员都在贪污行贿,仅是和珅一个人就贪了8亿多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乾隆死后15天,嘉庆立马拿和珅开刀,赐他白绫一根悬梁自尽,并且把他的家产充公,嘉庆杀和珅反腐的决心震撼朝野,但他反腐不够心狠手辣,遇到一些涉及大量官员的贪官就畏首畏尾,错失了整治贪腐的良机。

马戛尔尼曾指出清朝官员为什么贪腐,他说:“中国官吏的薪金不高,使他们容易接受礼物的引诱。”清朝实行薄俸制和低薪制,官员的俸禄本来就不多,到了晚期因为战败赔款导致大量白银流入西方,中国物价飞升,官员的薪水是固定的,这让他们面临了什么都在涨就是薪水不涨的困境。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位算不小了,但他一年到头也只是拿45两银子,加上一些补贴也就100两左右,这些钱勉强养活全家人,只不过曾国藩个人人品好,“以做官发财为可耻”、“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他宁愿把一件青缎马褂穿30年也不愿意为了私利贪污腐败。

曾国藩能做到两袖清风,难保其他官员跟他一样,道光年间江苏清河县一个治理河道的官员小日子比曾国藩过得还好,曾国藩每天的伙食鲜见肉类,他却顿顿有肉,而且吃肉吃得非常刁,只吃猪背上的肉。

那名官员喜欢吃猪背肉,他不要一整块猪背肉,而是只要其中一小部分,做一盘猪背肉需要50多头猪,这些猪剩下的部分就全都扔掉,一顿饭吃下来至少要花掉数百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十年生活费,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治理河道官员却能用掉这么多银子,不用想也知道钱是从百姓身上压榨来的。

河道官员都能如此贪腐,皇室成员就更无法无天,庆亲王奕劻最开始爵位较低,日子过得比较艰辛,后来因为字写得出色被慈禧提拔,1872年命他为御前大臣,他掌权之后可能是想起以前过得穷日子觉得不踏实,只有钱能带给他安全感,他便卖官鬻爵,只要别人给钱他就给别人官做,将贪来的钱存在外国银行让朝廷查都不知从哪查,可恨的是奕劻后半生都没有受到惩罚,富可敌国地活到79岁才病死。

清朝衰败是朝廷内外腐败无能咎由自取,最命苦的就是百姓,既要被洋人欺负又要被官员剥削,贪官富得流油的时候他们多吃一粒米都是奢侈,如果可以的话下辈子换贪官去体验体验穷苦人家的生活,换平民老百姓去享受享受太平昌盛的好日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