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附图详解)

启明按:什么是书法?估计很多学书法或者想学书法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今天这篇文章,是启明根据黄简老师的书法课程整理的文章,重点讲的就是什么是书法这个问题,下边,我把我记录的黄简老师的讲课内容以及老师上课时展示的一些内容截图发布如下,希望大家看完后对于什么是书法这个问题不再有大的疑惑。

在讲什么是书法之前,我还得把黄简老师提到的三种体的概念讲讲,所谓三种体分别是指:文字的形体(字体),书写的字体(书体),书法家的字体(书家之体)。

字体,在这里主要是指的字形的结构特点,我们大致可以把字体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古文字这里主要指篆字,今文字这里主要指隶字和正楷字。

好了,那这种三种体和我们要讲的什么是书法这个概念有什么关系呢?

别着急,我们先看看上述这三体的关系,如下图:

字体(文字的形体),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创造的,也就是说字体是一种创作的目的,书体(书写的字体)是一种创作的手法,这里书体的创作手法大致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家之体(书法家的字体)则是一种创作的结果。

这样说,大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里举个例子,下边这幅字是东晋写字的一个例子——《李柏文书》,大家看这个字,算不算书法?

在黄简老师看来,这只能说李柏会写字,但是不会书法。

由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书写,讲究的是结构对不对,而书法,讲究的是形体美不美。也就是说书写不等于书法。

来学书法的人,个个都会写字,那么,为什么会写字的人还要学习书法呢?因为他们知道,会写字和会书法是两回事。

书写的字体就是书体,运用书体来书写,是不是书法呢?请继续看。

这里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书体创作的目的,是有非常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比如下边这个图里展示的:

因此,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字体是创作字形,书体是加工字形。造字是从无到有,加工是对既有字形变动或美化。

说到美化,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一种书体——云书。

这里书体的创作者有意把点画模仿云的形状,我们称之为云书,当然还有龟书虫鸟书等等。这里不一一列出出来了。这种加工字形的情况,其实在国外也有,比如下边这个装饰字母的例子。

这里黄简老师引用了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一段经典论述,上图中的文字翻译过来就是“还有依据龙、蛇、云、露和龟、鹤、花、草等类物状创出来的字体,只是简单描摹物象形态,或写当时的“祥瑞”,虽然笔画巧妙,但缺作书技能、又非书法规范,也就不详细论述了。”来佐证此类加工字形的情况,不能算作书法。

通过上边的讲解,大家可以发现,书体创作的直接结果就是丰富了字体的表现形式,如下,同样是一个“国”字,不同的书体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实,在启明看来,就单拿这里边的行书来说,王羲之和米芾写的“国”字又很不一样。

总的来说,书体(书写时候的字体)没有改变文字的基本结构,不影响字义,只是丰富了字体的表现形式,书体初创的目的是助人论,为教化,是实用性、功利性地书写,属于工艺美术。

好,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看上去很花哨的书体没有广为流传呢?原因就在于后来书法淘汰了装饰性过强的美术字,而只留下了正常书写的书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篆书这五种书体。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书法家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达个性。

这里黄简老师提到了形和像的问题,也就是说书法是一个像,书法这个像,就是一个人各方面的表达。所以我们古代有句话说,字如其人。“形”指的是一个人的外表,比如说相貌。如果把一个人的内涵,如气质、学识、涵养、性格寄托于形,那就是一个“像”了。那么,是外表重要还是内涵重要呢?

相信大家都会认为是内涵更重要,通常,我们不会说给一个人画形,塑形,雕行,我们只会说画像,塑像,雕像。因为像是反映人的内涵的。一个人的个性内涵寄托于这个字形,这就是字像。人的外形,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但“像”是你自己的内涵。你的“像”好不好,取决与你自身的修养。

继续来说字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汉字的字形可以表达的意思是有很多种的,比如说鱼字,可以表达以下意思:

当字形表达出书写者的个性时,它就成为一个字像。这样一来,字形和字意就开始分离了。

怎么理解“字形和自意分离”呢,来看下边这个例子:

以繁体的“丑”字为例,“丑”字的本义是不好看,不美,但是书法家写的“丑”字可以很美。因为他们表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唐代的张怀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他看来,真正懂得欣赏书法的人,通常只看字像,反而不会特别留意字形。就纯粹的书法而言,写什么文字都可以。因为他要表达的不是字义,而是作者的个性。太还提到,写文章至少要写几个字才能表达出意思,而书法则只需要写一个字,就可以看见作者的神采了。

再比如上边这幅字,十个人里边有大概有十个会喜欢这幅字,但是十个人里有九个读不出写了什么。读不读得出来似乎并不影响我们欣赏,因为我们可以从这幅书法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者的个性癫狂。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是纯书法艺术。其实书法也可以结合其他的艺术。假如用书法写了一首诗,那就是书法和文学相结合。

再来看看南梁袁昂的这段论述,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欣赏书法,就是看它反映的人的性格。

黄简老师这里再次引用了孙过庭《书谱》中书法家的创作手法,即运用技法,通常的技法有三,第一就是精于用笔,也就说毛笔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是乱动的,而是有其道理或者说规律的,第二就是讲究笔势,很多笔画写出来,每个笔画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第三就是创造字像,也就是说要表达自己的性情,表现出悲伤或是欢乐等情绪。

总的来说,在书写中,自形表达字义,字义提供阅读,文学作品就是用字义表达的。在书法中,字形转化为字像,字像表达个人情性,以供欣赏和品位。

讲了这么多,我们最后来看看,究竟什么是书法,有的人说用毛笔写字就是书法。这当然是不对的,一百多年前,全中国写字都是用毛笔。其中大多数人只会写字,不会书法。

也有人说,真草篆隶任选一种,写出来就是书法。这个论点等于说,书法由书体所决定,显然也不是。

这是王羲之的丧乱帖,表达了王羲之悲痛的心情。 书法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写出漂亮的字,而更重要的是写出活的字。把你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字像。 照相能照出一个人的外形,书法能留下你的内心。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这么多人都热爱书法并努力学习书法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