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时有13万人,走出大别山时,还剩下多少人
相关推荐
-
迷惑敌人,刺向蒋军心脏的利剑出鞘!
三出陇海路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挺进大别山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了3路开进的路线和目标.为着更利于主力隐蔽地突然实施跃进,又令第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开展攻势活动 ...
-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第13版:颍韵
李善雨 太和县旧县镇的老人们都知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经太和旧县夜渡沙颍河的情景. 1947年8月13日,刘邓大军在天上有敌机轰炸,地面有国民党军队追击的情况下,跨过黄河,穿过黄泛区来到旧县.当天 ...
-
刘伯承大别山历险记
解放战争初期,南线局势的核心还是大别山.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一向与蒋介石不和的桂系白崇禧,此次却一改常态,对于执行围剿刘邓部队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坚决.因为华中地区是桂系经营多年的老巢,如果丢了华中,对于桂 ...
-
刘帅转战淮西突然“失踪”,杨勇心惊胆战,问:‘老头’你在哪里
1947年挺进大别山后,刘帅和邓政委分兵,刘帅率领一纵转战淮西,突然"失踪".一纵司令杨勇吓得胆战心惊,连续问一纵通讯处长:"'老头'在哪里?拼死也要找到他!" ...
-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部队找农民借了一批布,建国后还多少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经济十分困难.大别山虽然是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可是红军走后,国民党大军前来清剿,比小日本还残酷.所以,当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不但要同国民党大军作战,还要解决生存问题. 当时 ...
-
杨勇上将的一生(二)
杨勇带出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以攻守全面著称,虽然不如王近山6纵.陈赓4纵.陈锡联3纵的名气大,但也打过些引人注目的好仗.如47年7月参加鲁西南战役,一举攻克郓城,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 ...
-
这个军区,走出了两个纵队,司令员都是开国上将
我们知道,八路军深入敌后抗日,依托的是山地,打的是游击战.当然了,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八路军也不能老是在山区作战,必须要挺进平原地带.平原地区没有依托,如何开辟根据地呢? 这就要说到冀南军区了.冀南根 ...
-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前有12万人,出大别山时,还剩多少人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笔,在当时国共实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差距的情况下,做出战略反攻的英明决策,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的. 这里需要说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 ...
-
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40余万人,为何刘邓大军南下只带12万人?
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40余万人,为何刘邓大军南下只带12万人?
-
天天听|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朗读人:李月,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 本期内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这是<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第四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挺进中原和战略进攻的 ...
-
呕心沥血 跃进大别—李乃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创作侧记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著名画家.湖北书画院院长李乃蔚担负起宣传部交付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重任,呕心沥血绘制一幅巨作--<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李乃蔚在作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否实现了战略决策
经过千里跃进大别山上述多篇文章描述了所了解能查到相关资料集,基本介绍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从战略决策缘由.跃进大别山艰难曲折过程.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党中央毛主席的三路大军逐步挺进措施及各阶段经历大小战役,那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2万人进最后剩下6万人,原因为何?
前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战争的炮火总会弥漫在中华沃土之上,曾经的战争时木石,是为了争夺领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后来的战争就是刀光剑影,是为了君王的利益,是为了 ...
-
胡遵远:【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下)(纪实)
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下) ◎胡遵远 [作者(搜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男,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 ...
-
胡遵远:【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上)(纪实)
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上) ◎胡遵远 [作者(搜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男,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