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学术 | 颐和园写秋轩造园艺术初探
相关推荐
-
(9)沧浪亭:涟漪一碧与山亭相映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 园 ...
-
园林大观 | 鲁派假山置石基本手法
本文内容节选自李万东先生2016年文章<中国园林鲁派假山置石营造技艺> 鲁派假山置石起源于苏州园林假山置石,其基本手法可以用"安连接斗挎,拼悬卡剑垂"十字诀总结,假山在 ...
-
【艺术殿堂】智者之乐,屋宇难遮方寸山
孔子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智慧的人喜欢流动的水,仁爱的人喜欢厚重的山.为此他更进一步分析了"知者"与"仁者"的特征--& ...
-
假山造景的常用手法你都了解吗?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标,以天然山石为蓝本,利用混凝土或天然石材堆砌而成以供观赏的小山.今天我们常见的假山重要分为两类:水泥塑石假山和天然石假山. 假山造景的常用手法你都了解吗? 假山具备多方面的园林 ...
-
颐和学术 | 颐和园霁清轩造园艺术赏析
壹霁清轩的基本概况霁清轩位于颐和园东北部,万寿山东麓谐趣园之北,与谐趣园一南一北前后紧邻,均为颐和园的园中之园.建园之初二者本为一体,因效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而建,因此所以被称为惠山园.据<日 ...
-
颐和书讯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研究 —— 纪念颐和园建园270周年学术论文集》正式出版
感受古典园林文化魅力 传承匠心独运工匠精神 颐和园前身乃始建于1750年的清漪园,它背倚峰峦叠嶂的西山山脉,面向平坦广阔的京西平原,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北京西北郊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在颐和园建园270周年 ...
-
颐和学术 | 从颐和园大他坦说起 ——浅论圆明园和颐和园历史功能的转换
颐和园是清朝所建的著名皇家园林,其前身是始建于乾隆时期的清漪园,光绪年间,为了给慈禧太后营造颐养之所,清廷在清漪园旧址上筹款重建,并改名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以其在山水布局.园林设计.楼阁建 ...
-
学术 |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上)——韩天衡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上) 韩天衡 一.一个长时期被忽视的印学课题 自明代中叶以降,篆刻的边款艺术成就与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齐驱并驾的,倘使说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秦汉印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发展产儿,那么, ...
-
学术 |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下)——韩天衡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下) 韩天衡 四.印人倾诉于印款里的奇思妙想 印面唯枣栗之地,有作为的印人犹能小中寓大,尺水兴波,印款的篇幅远过于印面,聪慧的印人岂有不大做其文章而尽情发挥的?! 以窄义论之, ...
-
翟耀文||万水千山总是情——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王如何先生艺术初探
和许多大师一样,王如何先生也同样走过了一条艰辛的艺术创作之路. 王如何先生是山西原平人,现为山西画院创研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同时又是山西文史馆员.山西作家书画研究院院长.山西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会长 ...
-
翟耀文||挥毫成锦绣 落纸冲烟云 ——丁前进老师楷书艺术初探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学术对话 | 同济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组到访上海海派红木艺术博物馆
保护.传承.发扬中式家具与木雕艺术,是上海海派红木艺术博物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包天伟先生的毕生追求. 上海海派红木艺术博物馆的诞生,离不开包先生肩负责任.恪守匠心的使命感. 2018年12月,同济 ...
-
『名医经验』孟河医派的学术谱系及用药规律初探
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高效的传承方法和个体化诊疗体系".清末民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