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填图训练《撒哈拉以南非洲》

中考地理复习读图填图训练:撒哈拉以南非洲

1.根据材料和非洲气候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北京某旅行社设计了“非洲之旅”的旅游线路,沿途可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枝叶,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1)根据材料判断,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是沿如图所示的    (填“A”或“B”)线路。

(2)C地区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因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3)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世界最长的河流是      。

(4)从气候条件看,制约非洲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答案:(1)A

(2)稀疏 终年炎热干燥(意思相近即可)

(3)刚果河 尼罗河

(4)干旱(意思相近即可)

2.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和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南非高原上,埋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和    。

(2)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    、油棕的原产地。

(3)东非高原有世界“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请你列举该区域的野生动物。(两种即可)

(4)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     。

答案:(1)金刚石 黄金

(2)咖啡

(3)斑马、长颈鹿、狮子、大象。(两个即可)

(4)肯尼亚

3.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现有7亿多,其中90%以上是   种人。

(3)读图,概述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4)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非洲    (甲、乙)地的气候特征。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这种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局面,请你帮助这些国家提出发展建议。

【答案】(1)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2)黑

(3)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绝大部分为热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4)乙

(5)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加强民族间的合作,提高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等。

4.借势“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借助“一带一路”,我国积极推广中国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援建“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跨境供水项目,铺设长达374千米的输水管道为吉布提输送优质饮用水。

材料二 2013年,中国在埃塞俄比亚援建了东方工业园,解决了当地5 000多劳动力就业问题。2016年,中国援建了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的“亚吉铁路”,加强埃塞俄比亚与世界各国的交往。目前该国已吸引全球60多个服装加工厂和纺织企业前来投资。

图a 非洲行政区图  图b 埃塞俄比亚简图

图c 吉布提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1)结合图a和图b,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

(2)读图c,吉布提属于    气候,材料一中的供水项目采用的输水方式是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

(3)读上图,埃塞俄比亚出口类商品的共同特点是        。2016年埃塞俄比亚进口额为50.89亿美元,出口额仅为3.55亿美元,进出口额差异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4)结合图b和材料二,分析埃塞俄比亚吸引外企投资的优势条件:             (至少答两点)。这给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请你为埃塞俄比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答案】(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非洲内陆国家)。经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度或热带地区(位于4°N~14°N,34°E~48°E之间)。

(2)热带沙漠 管道运输 减少水的蒸发和下渗,保证水质(避免污染)

(3)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出口初级农产品价格低,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对外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棉花、皮毛等原材料丰富;政策优势等(答对两点即可) 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吸引外资发展企业;发展旅游业等多样化经济等(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5.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萨赫勒地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萨赫勒(阿拉伯语意为“边缘”)是非洲沙漠和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由700 mm减至200 mm左右,每逢干季,风力强劲造成强风沙天气。该区域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需求量大;以传统农牧业为主,超载放牧严重。

材料二 下图为萨赫勒地区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关联图。

(1)该地区位于    (填“低”“中”或“高”)纬度,是热带沙漠气候向    气候的过渡带。

(2)结合材料,简述该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如何使当地的人地关系进入良性循环,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低 热带草原

(2)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

(3)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发展民族工业等。

6.生育期是指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天数。读“某大洲局部地区冬小麦生育期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P点的经纬度是     。

(2)太阳直射在图示地区的时段,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          。

(3)甲地种植的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要    天,该地的海拔在    米以下。

(4)图示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其成因是         

            。

(5)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当地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请你提出解决当地粮食问题的合理建议。

【答案】(1)10°E,23.5°S (2)温和多雨

(3)100 500

(4)自南向北(由高纬向低纬)逐渐变短或由北向南(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长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热量越充足,冬小麦的生育期越短

(5)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等等。

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非洲主要物产分布图和非洲草原景观图。

(1)非洲北临     海,东临     洋。

(2)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  河,判断理由是                    。

(3)中国的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小朋友拉比,拉比告诉了小华许多非洲之最。下列拉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洲有世界第一大盆地——刚果盆地

B.东非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D.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4)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

(5)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答案:(1)地中 印度

(2)B A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而B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3)B

(4)略(答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或者答某一具体资源都可)。

(5)①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农矿产品进行深加工;②发展多样化农业;③建立区域合作组织,争取国际贸易利益等。(只要答对其中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地理位置、河流、自然资源、经济等。第(1)题,非洲北临地中海,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第(2)题,A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河流流量小;B是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第(3)题,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不是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是非洲最高峰;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第(4)题,非洲是“富饶大陆”,生物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如森林、草原、石油、金刚石等。第(5)题,非洲要改变目前的经济状况,应该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农矿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多样化农业;建立区域合作组织,争取国际贸易利益等。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理科考队对非洲大陆地形、气候、热带草原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考察。

材料二 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和东非裂谷带图。

(1)读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填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  __洋 ②__  __高原 ③__  __盆地 ④__  __洋

(2)考察队员发现东非裂谷带底部有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附近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该裂谷的成因是__  __。

(3)考察队员站在乞力马扎罗山山麓地带,测得海拔高度是500米,气温20 ℃,该山顶部的气温应该是__  __℃。

(4)考察队员发现热带草原农业区人口增长快,土地荒漠化严重。请把下图的数字与内容序号合理搭配,并填在题目下方:

A.土壤肥力下降  B.恶性循环C.开垦草原 D.要求增加粮食产量E.土地沙化严重  F.粮食产量下降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只填字母)

【答案】(1)印度  东非  刚果  大西  (2)板块张裂而成  (3)-12.37  (4)1.D,2.C,3.E,4.A,5.F,6.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理事物、海拔对气温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问题,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形区、海洋、环境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由图中海洋和地形区的位置可知,图中A是非洲东部的印度洋,④是非洲西部的大西洋,②是非洲的东非高原,③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非洲裂谷带位于板块张裂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形成裂谷、多火山地震。

(3)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乞力马扎罗山山麓地带海拔为500米,山顶高度大约为5895米,所以两者相差5395米,所以两者温度相差32.37℃,所以山顶温度为﹣12.37℃。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人口大量增大,需要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增加一方面需要开垦草原从而导致土地沙化,另一方面使土地得不到修整,使得土壤肥力下降,而土地沙化和土壤肥力下降都会使得粮食产量下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9.读“非洲地理位置及气候类型分

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来看,有一根重要的纬线从非洲的中部穿过,这根纬线是     ;非洲西临       洋,东临印度洋,北临地中海.

(2)图例A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3)

图例B气候类型下的自然带中生活着大量的动物并有大规模的迁徙现象,每年当动物们离开时,      干季、湿

季)来临,降水量     (增大、减少);当动物们大规模迁回时,相反.

【答案】(1)赤道    大西洋

(2)热带雨林

(3)干季    减少

10.下图为某地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你对上图的理解将下列各项内容填入方框中(填写字母)。

A.人口增长过快

B.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C.粮食短缺

(2)图中所示的内容在世界上表现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3)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答案:(1)自上而下为A、C、B

(2)撒哈拉以南非洲

(3)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种经济,退耕还林、还草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