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 ▏旧时汉口的房地产业

(0)

相关推荐

  • 不好意思,武汉历史证明三镇从来都是均衡发展的

    有朋友问我,汉口这边为什么要搞个长江新区出来,难道光谷和沌口都发展饱和了?. 这问题不好回答,稍不注意就会陷于地域纷争. 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武汉的发展呢,或许就能理解上层决策的用意了 ...

  • 【每天老照片】-1万-1553-一组90年代的湖北武汉老照片,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

    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 ...

  • 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 ...

  • 自古以来,历代王朝为何不建都武汉?武汉什么都好,唯独一点不好

    文/商学野 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中华文明的首都大部分都在北方,尤其是关中平原以及中原地区,十几个王朝都在这里建都. 古人说:"崤函帝都,河洛王里",因为古代大一统王朝的首都 ...

  • 老行当 ▏照相馆 汉口1872年就有了照相馆

    鸦片战争后,我国海禁大开,照相技术随之输入.先是广东,继之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然后转入内地.大约在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一位广东人在汉口回龙寺(今江汉区大兴路回龙巷附近),创设了武汉最早的一 ...

  •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崩苞米花 跳大神现场(2014年冬天拍摄于五常市大山里) 时过境迁,一晃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些关东乡村的老行当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也许有许多人已经忘记了. ...

  • 文化风情<40> | 细说保定老行当——摇煤球

    // 摇煤球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定会感到这是一种很脏.很累.很土的行当.脏和累那是不用说的,但这个行当并不土,并且在当时还是比较时尚的,因为那个年代在保定不是任何人家都能够烧得起煤.摇得起煤球的.即 ...

  • 【武汉老行当】钱庄的兴起与衰落 银行取而代之

    钱庄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金融业组织,它最初是经营不同货币的兑换,称为钱店.后因币种繁多,之间比价经常波动,经营银钱兑换业务的钱庄便应运而生.武汉三镇中,汉口最早有钱业,大约产生于清道光年间,钱 ...

  • 【老行当】棉花行辉煌的过去 好花不常开

    汉口向来为华中地区棉花集散中心,国内棉商交易枢纽.清末,洋务派倡议振兴实业,建楚安纱厂,民族纺织业在汉兴起,棉花需要大增.华中地区农村植棉面积相应扩大,棉产量逐年增加,湖北省原棉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

  • 武汉老行当 ▏烟业 完税大户

    太古洋行码头工人搬运烟箱. 卷烟在武汉没有流行之前,人们一般吸用水烟或旱烟,烟叶行集散河南许昌.邓县.襄城和湖北均县.黄冈.咸宁.孝感.黄梅等地,以及西南.西北诸省的烟叶.在1915年有烟叶行162户 ...

  • 武汉老行当 ▏鱼行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的老行当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地处江汉交汇,自古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鱼业开始于渔人,不管是网捞钩钓,都以卖钱谋取生计.后来,劳作的与贩运的分开,鱼客与鱼贩分工,鱼行就开始出现. 每当鱼产丰盛时,打渔 ...

  • 武汉老行当 ▏会馆与公所 商家的会所

    粤东公所(广东会馆) 自明末清初起,汉口即为各省商贾来此贩卖与采购的集散货物中心.商品交易多,则经营商品的商人也多,籍贯同属一个地区的称为同乡,经营同属一种商品的称为同业.交易越频繁,越是需要订立一个 ...

  • 老行当 ▏行头 戏剧用品行

    记得在汉口中山大道民众乐园斜对面,曾有一家戏剧用品商店,门面不大,路过可以看到小小橱窗里漂亮的展示,有盔头.髯口.戏服.鞋靴.把子等,花花绿绿,色彩艳丽,我每逢上学放学路过时,总不忍多看几眼. 盔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