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功勋卓著的3人,如今却被抹黑,后世只提他们不光彩的历史

大图模式首先第一个是帝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纣王,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典型的暴君,沉湎酒色、暴虐无道。喜欢用各种刑罚,能为了讨妲己一笑,发明炮烙、挖比干的心。但事实上,这位典型的暴君还是有些功劳的,能文能武。经营东南,将东夷跟中原的统一稳固起来,这是江苏西北部和长江流域的初步开发。

大图模式同时他还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制,不重用贵族、反用罪人,只是这两项举动导致了内部分崩离析、国力空虚,武王才能趁机伐商。由此可见,他并非完全是一无是处的暴君,至少在东南经营方面功大于过。对于这点,随着人们对帝辛的了解越来越多,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反驳和质疑。先秦的子贡就曾怀疑部分罪行是作为失败者被强加的,顾颉刚还为此专门列了清单,结果发现纣王的恶行确实是层累积叠的。

大图模式第二个杨广,在人们心中同样是典型暴君,而他比帝辛更冤。民间的想象中,他荒淫无度,可人们很少注意。杨广的正妻从来未因为受到他的冷落被宠妃代替,始终受到尊敬和宠爱,可见他在后宫还是保持一定清醒的。其三兴办学校,为保存中国古代典籍作出了贡献,只可惜隋朝保护的那些图书大多毁于战火。其四科举的成型在唐朝,但萌发于南北朝,杨广在其中做出了重要成就。其五隋朝大运河,人们一向认为这项举措耗费了无数民力,然而事实上杨广不过是利用此前众多王朝留下的旧河道而已。运河开通之后促进了两岸的繁荣一直到清末,对维护全国统一,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五对外征战,最著名的是三征高句丽,这一举动扩大了版图和文明的影响力。

大图模式第三个李鸿章,他一向被骂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但这样的评价其实有些片面,清的亡国在于统治者不思悔改,在于内部的腐朽。而李鸿章,作为一个大臣来说,他尽了自己的力。面对不平等条约据理力争,八国联军侵华不割地平息,甲午以最小代价达成和解。洋务图强,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他都有,偏偏生错了时代。

大图模式李鸿章所在的时代注定是一个无法挽救的时代,人们说他避战,骂他牺牲新疆放弃疆防。但事实上李鸿章的意思在海防,也就是防日本,因为在他位置来说日本就是最大的敌人。他不似左宗棠去过新疆,没亲眼见过沙俄的威胁,不在上帝视角自然没法看透全局。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就是: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