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一点,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

本文为书报文摘原创,欢迎转载

文丨曹梦昕
-书报文摘签约作者-
我们曾看到一些悲剧新闻,而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常常是很小的事情导致情绪失控,最后酿成惨剧。很多时候,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就因为没有管理好情绪而让其发生。
心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情绪可以治疗或者导致疾病。愉快喜悦等正确的情绪,可以使伤口加快愈合,促进疾病痊愈;不好的情绪,会使人体出现失眠、脱发,甚至神经衰弱,时间久了会引起精神障碍。看来,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人才能更健康地活着。

偶闻一位认识的私营副董突然离世,对此我没有感到意外,他刚刚年过花甲,挣钱多、人也不错,就是脾气暴烈,与人说话交流,喜欢拍桌子、摔板凳,张口闭口爱骂人,他妻子的柔顺和忍耐,助长了他的坏脾气。

这一次,是因为公司聘请的管理者,没有按照公司原定的计划执行某项任务,虽然也圆满完成,但是作为大股东的他,内心依旧感觉不爽,便等不及开股东大会,亲自登门说道。被聘的那位先生,也不是什么“素食主义者”,骂人几乎不带脏字,几个来回,就把这位副董打了个落花流水,副董回到家没多长时间,人就不行了。

可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多么重要。《黄帝内经》中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意思就是说人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良好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平和的心态,在纷繁的生活中,才能彰显它的柔和与力量,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近年来,只要感冒,我的声音就会嘶哑,前段时间去省城做了一个喉部的小手术,虽然没有什么大碍,但还是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明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从教二十多年来,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和问题,免不了会着急上火。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心态已经变得越来越平和,成为同事眼里脾气好的老师,但是身体不会说谎,它忠实地贮存下以往所有的情绪垃圾,到了某个节点,就用身体不适来提醒主人。

现在有许多年轻同事,上课时虽然都戴着扩音器,但嗓音依然沙哑。我们学校是与台商合办的,有一年来自宝岛的一位同行上公开课,她不仅人看上去温柔,说话也是轻言细语。校领导担心同学们听不清楚,就为她配戴了扩音器,讲课的过程中,这位老师并没有打开,虽然她的声音依旧不高,但是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能够听到,并且在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时,这位老师要求学生“用同桌能听到的声音交流就可以”。

那节课,老师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朗读时同学们自觉降低了音量,效果却没有减少。
心能平,气就和;气一和,浑身就很顺畅,头脑自然能够积极运转,凡事就会更加顺遂。

从作者大冰的书中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朋友的母亲得了癌症,已经晚期,医治康复的希望不大,反而使身体加倍遭罪,也只能勉强维持着生命。

于是,他变卖了财产,带母亲四处旅行看风景。刚开始的时候,他母亲的病情仍然恶化,甚至都难以起身。可是,慢慢地,他母亲居然能坐起来了,能走路了。

他带母亲在外游山看水,一圈下来,母亲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由此可见,心情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有位八旬患癌的老人说:“得了癌症的人,三分之一被吓死,三分之一被治死,剩下的那三分之一是因为没有做情绪的奴隶而活下来的。”

活在世间,每个人都有情绪,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我们内心的感受,都是对情绪的描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肺、恐伤肾”,一切的不良情绪都会给疾病打开方便之门,健康的身体不仅仅是建立在饮食作息和运动的基础上,同样也建立在良好的情绪上。

许多医学家认为,躯体本身就是良医,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那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学会调节心态、控制情绪。爱因斯坦工作之余,常用拉小提琴来缓解自己的疲劳;胡适曾给毕业生开出的健身药是“兴趣散”,就是指一个人应该有本职工作外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使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义。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与世界相处,只有这样才能身心更健康地活着。

作者简介:曹梦昕,喜读书、好散步,愿从文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