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书20210121
相关推荐
-
五分钟讲名著《谁之罪》
<谁之罪> 作品概况:<谁之罪>(KTO ВИНОВАТ)是赫尔岑的代表作.作家通过对三个 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准确地概括出19世纪40年代俄国不同 类型青年的精神面貌和悲 ...
-
布罗茨基,柏林,屠格涅夫与萨义德
约瑟夫布罗茨基曾经这样告诫过西方学者,将俄国的经验作为警钟是有意义的.西方迄今为止的社会结构从整体上说与一九一七年前的俄国是相同的.这也就是以赛亚伯林在谈到自由主义的内在矛盾的时候不断回到俄国经验的原 ...
-
梁长峨 | 致彼岸书:潜在的暴君——读赫尔岑随记之二十八
总第1354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每每想起张献忠屠杀成都,我就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他命令部队"破城不须封刀匕",叫官兵见人就杀,而且要不停地杀.百姓不知所顾,四散而逃,奔 ...
-
梁长峨 | 致彼岸书:变成了家犬 ——读赫尔岑随记之三十七
总第1412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蒲鲁东,这个名字在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如惊雷响彻法国的上空,并且传遍了整个欧洲.当时,法国出了许多思想家,他是这中间的出类拔萃者. 赫尔岑评价" ...
-
“倘使我年轻些,我定要到中国去”
--日记中真实的晚年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韦泱 整整65年后,此书终于再版印梓了.<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确是托翁临终前写下的珍贵文字,时间定格在1910年.在今年 ...
-
梁长峨 | 致彼岸书:离开自己的墓地 ——读赫尔岑随记之三十六
总第1407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赫尔岑的情绪异常低落,从来都没有这样低落. 他的朋友格拉诺夫斯基读了他这一时期写的<彼岸书>后,写信说:感到他原来才华中生龙活虎的东西都消失了, ...
-
梁长峨 | 致彼岸书:不会冷凝的血——读赫尔岑随记之二十七
总第1349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那天,法国著名的悲剧女演员拉雪尔异常动情.悲壮地唱起了<马赛曲>."这个喜欢沉思的瘦瘦的女人:她不戴珠宝,只穿一件白色衣服,一只手放在 ...
-
梁长峨 | 致彼岸书:格拉诺夫斯基之死——读赫尔岑随记之二十四
总第133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格拉诺夫斯基,莫斯科大学历史教授.他有一种高尚和若有所思的外貌,有一种忧伤的眼神,而忧伤中总是透着慈祥的微笑.他留着长发,穿一件式样别致的柏林式藏青色大衣, ...
-
梁长峨 | 致彼岸书:别林斯基侧影——读赫尔岑手记之二十二
总第1322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有一天,彼得保罗要塞司令斯科别列夫在大街上遇见别林斯基,开玩笑地对他说: "您什么时候到我们那儿去啊?我已经准备好了一间温暖的单人牢房,一直给您留 ...
-
梁长峨 | 致彼岸书:私奔 ——读赫尔岑手记之十九
总第1296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一天早上,公爵夫人起床后喊她的女儿娜塔丽.见一连喊四遍都没有回声,她就上到二楼娜塔丽的卧室去看,也不见人影.大清早的,她能去哪儿?平常,她一直是大门不出的, ...
-
洪涛 | 马克斯·韦伯与人类未来
作者:洪涛 转自:季风书园 官僚制问题之于韦伯思想的重要性 恰如阶级斗争之于马克思学说 首先感谢季风书园精心准备了这次讲座.我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阅读马克斯·韦伯的一些心得.我从事的是政治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