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18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衰老性黄斑变性,是黄斑区视网膜组织退行性病变,其病变包括黄斑区脉络膜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区域性萎缩、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脱离、黄斑区盘状退行性变或盘状瘢痕等。发病原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除与衰老明显相关外,可能与遗传、先天性缺损、光的慢性损害、营养不良、中毒、药物作用、免疫异常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某些其他原先存在的眼病有关。
    有哪些症状?
    早期常无自觉症状,病变到一定程度则有中心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或视物变形。萎缩型者视力下降缓慢,甚至达数月;渗出型者视力急剧下降,并伴有出血者,跟前黑影或视物障碍。
    眼底改变随病情发展而不同,早期,黄斑区可见黄白色圆斑,其周围有色素晕,可互相融台成不规则斑块,中心凹反射消失。病情发展,黄斑区出现水肿或浸润,有时伴有小出血,黄斑呈灰黑色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斑块,其范围在1-3PD(视乳头直径)大小。晚期,呈典型的黄斑部大块白色或灰白色隆起机化团,附近有深层出血。
    需要做哪些检查?
    1.视力检查:视力有所下降或明显下降,矫正视力不佳,一般萎缩朝早期视力轻度损害,晚期中心视力损害较重。
    2.视野检查:
    (1)中心视野:萎缩期早期中心视野可检出5°-10°中心比较暗点,晚期绝对性中心暗点。
    (2)黄斑阈值:为本病的早期渗断提供了敏感的渗断指标。
    3.色觉检查:色觉损害为蓝色异常,本病早期就有色觉分辨力及颜色明度敏感性的降低。
    4.视觉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情观察。
    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如何治疗?
    处方一
    陈皮10克,法半复10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包)15克,薏苡仁20克,草决明20克,枳实12克。
    *水肿来势急骤、弥漫,加菟丝子20克,猪苓12克,木通9克,金钱草15克;
    *眼病来势急,眼胀,视疲劳,心烦不眠,加竹茹12克,黄连10克,栀于10克,蔓荆子10克;
    *渗出物明显,呈团块状,加胆南星10克,浙贝母10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
    *水肿不明显,黄斑部色素分布不均,小血管纡曲,渗出物为黄白色点状,并有情志不舒、眼胀、口苦咽干等症状,加丹皮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栀子10克;
    *水肿弥漫难以消散,兼见舌淡暗,边有齿痕,苔白,加白术12克,猪苓15克,桂枝10克,干姜3克;
    *水肿、渗出物不退而兼有口干、舌质红、苔白者,加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天花粉15克;
    *水肿、渗出经久不消,加丹参15克,茺蔚子15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
    *黄斑水肿消退,仅见黄白色渗出点及色素沉着,或黄斑部已无明显异常,而视瞻有色、视大为小、视直为曲的自觉症状仍未改善,偏于阴虚者加枸杞子、楮实子、菟丝子各15克,偏于阳虚者加仙灵脾、补骨脂、肉苁蓉、锁阳各12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以水肿、渗出为主者。
    处方二
    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柴胡加克,赤芍15克,郁金12克,枳实12克,田七末(冲服)3克。
    *出血较重,血块积厚或有视网膜前出血,或见视盘充血水肿,加龙胆草12克,夏枯草12克,栀子1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虎杖15克;
    *瘀血阻络,津液不行而使视网膜水肿,加琥珀束3克,泽兰12克,益母草12克,白茅根15克;
    *血色鲜红量多,或反复发作,口干苦,心烦失眠,盗汗遗精,舌终苔少,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阿胶(烊化)10克,生地15克,连翘12克,白及5克;
    *瘀血积久或反复出血,兼见头重而晕,胸闷烦躁,食少恶心,苔白厚浊,加胆南星10克,橘红10克,竹茹12克,瓜蒌仁12克,山楂15克,厚朴12克;
    *兼见眩晕,面红易怒,舌红少苔,加生牡蛎30克,何首乌15克,怀牛膝15克,天麻10克,葛根20克;
    *瘀血积久不散,加三棱12克,莪术12克,水蛭3克,虻虫3克,苏木10克;
    *出血后见黄斑部机化物或黄斑部视网膜前纤维症,加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浙贝母12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以出血、新生血管为主者。
    处方三
    枸杞子15克,楮实子15克,补骨脂12克,当归12克,党参12克,灵芝末(冲服)3克,田七末(冲服)3克。
    *面白无华,神疲乏力,自汗,纳差便溏,加党参30克,黄芪30克,刺五加15克;
    *眩晕,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细,加熟地12克,黄精12克,菟丝子15克,沙苑于15克;
    *形寒肢冷,夜尿清长,舌淡,脉沉细无力,加仙灵脾12克,肉桂3克,附片7克,鹿角胶(烊化)10克;
    *黄斑部瘢痕改善,或有玻璃膜疣、机化物、卵黄样变性者,加海蛤壳10克,浙贝母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玄参15克;
    *黄斑部囊样变性,加杜仲12克,桑寄生20克,菟丝子15克,紫河车粉5克;
    *黄斑部有新生血管者,加紫草珠15克,玄参15克,白及5克,五味子10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以瘢痕、萎缩变性为主者。
    有哪些单验方?
    1. 丹参、山萸肉、山药、白术、生黄芪各15克,赤芍、泽泻、茯苓、僵蚕、制首乌、红花各1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4克,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党参20克,麦冬、生地各15克,炒枣仁、阿胶(烊化)、炙龟板各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3.楮实子、山药各25克,菟丝子20克,茺蔚子18克,鸡内金、木瓜各10克,炒谷芽、炒麦芽、薏苡仁各30克,三七粉(冲服)3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特别提示
    1.用眼不要过度疲劳,阅读、书写及近距离工作不要持续时间太长,晚上看电视也要适度,每隔1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2.合理安排饮食,宜用高维生素、低脂肪性食品,既要加强营养,又要防止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变的发生。
    3. 忌烟酒,因为烟酒不仅可以造成视神经、视网膜的损害,而且饮酒过量,可以诱发视网膜黄斑出血。
    4.配戴合适的辐射滤光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强烈日光的损害。
    5.如发现中心视力减退,眼前暗影遮挡,要立即到医院检查眼底,早期防治,阻止病情的渐进性发展,使病变范围迅速得到控制。
(0)

相关推荐

  • 那些对母亲的爱,藏在“花”里!

    小时候,妈妈的爱在可口的饭菜里,在说不完的唠叨里,在无怨无悔的付出里: 长大了,妈妈的爱在小心翼翼的试探里,在一句句"不用担心我们"的安慰里. 小时候,我们对妈妈的爱是奔放热情的, ...

  • 老中医坐堂 皮肤科病诊治绝招18 痈

    痈     痈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疾患,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发生的深部感染,或由多个疖肿融合而成.以患部红肿显著.范围广泛.疼痛较剧.有蜂窝状脓头及全身症状较严重为特征.     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毛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1 睑缘炎

    睑缘炎     睑缘炎俗称烂眼边,是眼睑缘皮肤.睫毛的毛囊及其腺体的慢性炎症.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是睑板腺分泌旺盛,皮脂溢出,以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奠阿双杆菌感染,与全身的健康状况亦有密切关系,如营养不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2 睑腺炎

    睑腺炎     睑腺炎又称为麦粒肿,是指脸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腺体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睑板腺者,称为内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毛囊周围的腺体,称为外麦粒肿.本病的发生与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有关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3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不能提举,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而言.病因有先天后天之分,发病有单眼或双眼之别.先天性者多为提上睑肌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良所致.后天性者病因较为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4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组织的慢性炎症,以泪溢及挤压泪囊区有粘液或脓液从下泪点流出为临床特征.往往是化脓性角膜溃疡.外伤和手术后眼内感染的潜在病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鼻泪管阻塞,泪液积滞于泪囊,致肺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5 结膜炎

    结膜炎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主要通过眼睛的炎性分泌物经手.手帕.毛巾等物直接接触传染,在托幼机构和小学校等集体中,如不注意卫生,共用洗脸盆.毛巾,常可造成流行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6 沙眼

    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结膜炎.因其病 变能使睑结膜面呈沙粒状粗糙不平,故命名为沙眼,严重的沙眼 可影响视力.造成沙眼传播的途径为接触传染.沙眼包涵体广泛 存在于病人眼分泌物中,任何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7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为肥厚的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向角膜表面侵袭而导致的慢性进行性眼病.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特点是睑裂部的球结膜充血肥厚,形成三角形尖端指向角膜的增生组织,逐渐侵入角膜,终可影响视力 ...

  •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08 角膜炎

    角膜炎 角膜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炎症反应的通称.本病在角膜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分类尚不统一,一般以病因.病位.病变形态和性质等作为依据,病因明确常以病因命名. 角膜损伤及感染是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