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典医方说」祛湿剂的代表方---藿朴夏苓汤
相关推荐
-
化湿常用方剂的运用(三)
当湿温初起时,身热,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这就用到了藿朴夏苓汤,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都是运用于湿温初起的方剂,两方中的药味有相似之处,都有三仁,即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都具有宣上,畅中,渗下的功能,但不同 ...
-
【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症状 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 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 ...
-
方剂学祛湿剂清热祛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茵陈蒿汤 <伤寒论>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亦有不用茵陈者,加草柏皮栀子汤. 又: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 ...
-
「中医古典医方说」祛湿剂的代表方
藿朴夏苓汤源自清代石寿棠<医原·湿气论>,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方由藿香.厚朴.半夏.赤茯苓.苦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猪苓.泽泻.通草组成,现据严鸿志<感证辑要>中引作" ...
-
「中医古典医方说」肺肠同治之宣白承气汤
宣白承气汤始见于<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7条, 原文说:"喘促不宁, 痰涎壅滞, 右寸实大, 肺气不降者, 宣白承气汤主之--".该方由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四味 ...
-
「中医古典医方说」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第38条,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符合"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即可 ...
-
【中医古典医方说】辛凉平剂银翘散
银翘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原文曰:"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列&qu ...
-
快速提分!「中医综合—中基」重难点超精简总结,都在这一篇
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最后这几天研研给大家整理了最后一波知识点!6科超精简重难点汇总连续轰炸,再来一次考前的综合复习吧! 因为这个是精简版,最重要的内容研研都整理出来了,如果想看详细的知识,大家移步- ...
-
快速提分!「中医综合—中诊」重难点超精简总结,都在这一篇
考点三十:中诊 绪论 发展简史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10次]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考点三十一:中诊 望诊 望色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22次] 考点三十二:中诊 望诊 ...
-
快速提分!「中医综合—中内」重难点超精简总结,都在这一篇
快速提分!「中医综合—中内」重难点超精简总结,都在这一篇
-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痛经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常见于青年女性,多发于月经初潮后几年,除能导致腹部疼痛外,还兼头晕.恶心.乏力.腰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痛厥.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疗法可以让您缓解痛经,远离痛 ...
-
『常用方剂』祛湿剂>利水渗湿>减肥方:防己黄芪汤(中医减肥)
原 料: 防己6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 法: 水煎服,每日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