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登基的原因

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写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744年,杜甫和李白相识,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李白此时已闻名天下,而杜甫才崭露头角,杜甫对李白的诗词非常赏识,在李白见到杜甫时,也是眼前一亮,二人有着十分深厚的友谊。

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

非不为也,天不假年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清宫剧给洗脑,比如说清朝时期的多尔衮是为大玉儿才不和皇太极争夺皇位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对清朝了解的人都知道多尔衮的存在,

他是清朝史上最特殊的一个人,他不是帝王,却享受着帝王一样的待遇。

并且在他死后,

以皇帝之礼安葬。

他的庙号是:

成宗义皇帝

在清朝并没有多少人对此有异议,还有的说清朝有十三个皇帝,这说明多尔衮在当时还是有些核心价值的,

虽没有皇帝的名号,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多尔衮就是皇帝。那么有权有势的多尔衮为什么不去争夺皇帝之位呢?并不是多尔衮不想,只不过其中包含的因素太多。

多尔衮在前清是一个出拔的人才,从小在军事方面就有着过人的天赋,

在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对明朝正式发起攻击,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大获全胜,但内部却出现一些小矛盾

,清朝是由草原兴起的一个部落,为加强对部落的管理,

努尔哈赤开始任命“大小贝勒”,分别管理军队,一起讨论政事。

这时候年仅8岁的多尔衮开始冒头,此时的他年纪尚小,相比自己的几个哥哥是远远不能及的。在努尔哈赤去世后,

16岁的多尔衮就跟着皇太极出征。多次击败明军,每次出征的时候,多尔衮总是冲在最前面

,有一次他被炮击中,险些丧命,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伤势已经很重,直到明军投降,他才发现自己伤得这么重。

公元1635年,多尔衮手下带领数万军人,向河套发起进攻,抓住林丹汗。

还把元朝的玉玺给抢到手上,将它进贡给皇太极,想要皇太极称帝,他还带头让大大小小的贝勒都拥护皇太极为皇上。

多尔衮屡次获功,皇太极封他为亲王

,这时候的他24岁。多尔衮还担任统摄史部,选拔一大批的官员。

在多尔衮的主持下,满清改革政府机构,完善官员的升降制度。王公大臣想要有升官的机会,就必须得到多尔衮的认可。

多尔衮在一次次经历中,加强他的政治才能,也为将来的摄政做足准备。

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任何子嗣,在他死后接班人开始争斗不休,满清的社会封建化也是在皇太极继位后导致的。

很多人认为要立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为储君,

豪格身后有两黄旗势力的支撑,且大家认为豪格的能力也是比较出色的,又有战绩,还长期管理户部,

豪格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皇太极把最强正蓝旗拉到自己这边,为加强中央集权,但这个势力也成为豪格的筹码。

多尔衮也是很有实力称帝的,他的资历比较深,还有两百旗作为自己的后盾。

很多人都劝多尔衮去称帝,这时各个势力都集中在一起讨论谁为新帝,在这里面肯定也是有很多人反对多尔衮的,尤其是皇太极原来的亲信。他们没有办法应对,加上时机还未成熟,便只能看着六岁的福临继位(后来的顺治帝)。

一个年幼的孩子没有夺权的能力,还能让豪格死心,多尔衮也能很好的控制年幼的福临。

公元1644年,顺治帝正式登基,册封多尔衮为大将军,统领满清的所有兵力。

满清的内部矛盾解决,这个时候就统一对外,多尔衮作为有实权的人,带兵入关,山海关战争爆发,取得胜利,可以说是多尔衮为顺治帝打下的江山,占领北京城。

多尔衮不仅懂谋略,入关后还号令全国人民为崇祯皇帝发丧,用势力稳定中原,公元1644年的六月,多尔衮决定迁都北京城,清朝也就正式成立。在顺治的登基大典上,多尔衮被封为摄政王,而他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清朝成立后,多尔衮发布剃发令,这让汉族非常不满,引发抗议,但这对多尔衮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顺治帝在第二年把他升为皇叔父摄政王,众官员都要跪拜他,所有的军情大事都由多尔衮决定。多尔衮还用派兵马不便为理由,把皇帝的玉玺搬到自己府上,各个礼节都与皇上相似。这也让多尔衮与皇帝的差距越来越小,还逼迫皇帝说

“以后的跪拜之礼都给免除了”。

这说明多尔衮不用再像普通大臣一样跪拜皇上,他的巅峰时期持续多年,顺治五年,他被生为皇父摄政王。

他的路径也就是从——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让皇帝间接性地叫他爹,纵观历史,有多少大臣能让皇帝叫他“爹”?不仅如此,只要是过节日,大臣不单单要向皇帝请安,还要向多尔衮问安,到他府上朝贺。

他现在的地位与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多出一个皇帝的称号罢了,其所用的仪仗,及音乐卫从之人都要和皇帝一样。一切政治之事都不需要再去问皇帝,他私自颁发圣旨,随便罢除官员,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他门口待命。

这让多尔衮在朝廷中没有敌手,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他称帝的绝妙机会,结果却是他还是没有得逞。

不幸的是,多尔衮在38岁时就去世,

他的葬礼是用最高格的帝王之礼,本来可以拥有皇帝的实名,却只落下一个虚名,

也是让人唏嘘。在多尔衮死后,很多人都站出来说他大逆不道,传出他与孝庄太后的关系过于密切,这让顺治帝很是恨他,夺回他的封号,毁掉他的坟墓挖出其尸体。

直到乾隆时期才为多尔衮重修墓地,这场恩怨也被瓦解。

在对清朝的贡献中,多尔衮也是奉献很多,几乎无人及他。还有说,他不称帝是因为太爱孝庄太后,其实真相远远不是电视剧里的这些猜测只不过是大家杜撰出来的,电视剧里的内容也只是想象出来。

参考资料:

《清朝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