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华文明的底蕴前言

作为中华文明的根本和渊薮,易经及其背后的河图、洛书是公认的基本图示。《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易·系辞上》:“据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中生有是同一个道理。人们常常疑惑这些支撑中华文明千年发展的现代科学性在哪,对以此为基本认知模式的中华文化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王朝的崩溃,社会的混乱,西方思想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的认识游离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按照现代社会教育的内容来看,越来越多年轻人如果不纠正自己知识面,不扩大自己的思维方式,基本上不会主动认识到传统思想的可行之处。

一个社会,从吃住行的日常生活,这些个人经济到社会经济层面、制度,到政治层面、制度,再到文化层面、制度,最后才到一个社会思想的变革。同时,社会思想的变革也会促进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会的一切,都是其思想的原因。中国社会没有彻底完成自身传统与现代思想的融合。只是完成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部分思想层面的融合。中国社会的这些核心,在于其思想,其思想在于其能否能随着时代发展得到解读。过去是带有过去时代的解读方式,或不用解读也可。现代社会如果不解读,不以现代人的眼光、知识、思维来解读其可行性,那么这些传统就将逝去。如果逝去这些,人类未来就将陷入万古黑夜之中,最后在丛林法则中自我斗争灭亡。

中美之争,从眼前各方面观察,具有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的竞争,甚至思想的竞争、斗争。这其实也是人类社会东西方两种文化,两种世界认知操作的思想竞争。从人类发展的未来看,两种竞争如果不能融合,最终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是共存、一个是共亡。

一直以来,基于政治、宗教、民族等,时不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台湾、香港、新疆等闹剧,压根也是这个的结果。西方世界根本没法理解中国社会可以共存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甚至文化。因为不了解,所以导致可以随便欺骗、撒谎,编造谎言。

世界迷惑,中国自己也迷惑不已,这是当前世界上对历史以来中国的看法和认知水平。对中国,中国人自己也没有搞清楚搞明白,这个问题如果要细说,那也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对世界而言,基于其沉淀厚重的历史,这个国家很多时候是没法被他们所理解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底蕴也莫衷一是。这个底蕴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一切,从思想文化、到信仰、到医学、到艺术、建筑、民俗,甚至宗教都没法脱离其中。这个文明底蕴的核心,是它的本真、本质究竟讲的是什么。

中国现在面对的一切外在环境,都是这个的结果。不论承认与否,这个历史以来的底蕴、本真,正决定着中国社会现在、未来的一切。

纵观中国社会的一切,会发现从其社会政治的组织架构、还是民间的各种社会生活习性,遍布其思想、文化、医学、民俗等等的一切,都基本上采用了类似的模式。在众多研究中,多数提出这是由《易经》而来的,可是《易经》却没有告诉人们,背后的基本的东西,诸如现代人理解的科学定义、公式之类的,甚至公理。学过《易经》的人,都知道,学习的初始就是“要学易,先学噬”,懂得基本知识后就需要不断地实际应用来提升自己的水平。这样学习的人,多数成为了占卜为主的,也有更多关注易理的,还有关注象的。但是,都没用现代人的语言,特别是科学语言说明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更多的人连知其然都做不到了。这不,在网上如知乎、头条上,不少的人询问易经的科学性,可否用科学解释,还有日常身边的中医的科学性等等。

现代人,不管实际效果,开口就问,科学吗?一个生下来不大的人,刚开始学会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知识水平,就对吃饭可以解决人的饥饿的科学道理,符合就吃,不符合就不吃,宁愿饿死。真是科学事大,饿死事小。就不能先吃饱了再去研究吗?文明以思想为载体,现代中国社会内正是处于这样的思想、文化撕扯中。

解决东西方认知操作的矛盾,未来的人类社会才有存在的可能。

西方思想源于上帝的宗教思想为主,东方有宗教,但是不是社会的主体。只是其思想千年来浸润了这里的社会,形成了一种思想、文化思维惯性。现代社会正在逐步以西方思想抵消东方的这些思想。

中华文明的科学性,暂且不谈。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和认知水平,科学性的基础是数学,数学能够解决中华文明的的问题,那么科学性就自然解决了。

河图、洛书正是中华文明的图示和数学表示。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图地十成之。”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通过后续的分析,可以认为,中华文明的思想,既涵盖了天地生之前的认知,对之后的认知也至少是建立在现代数学之上的,是一种数与图形、数与模组的组合系统。八卦、太极、道都是对数的完全对接式应用,依据数形的同构化、数模的取类比象化,建构起了涵盖天文、地理、人文的体系,实现了最简洁明、最易为广大民众学习并实际操作的目的。

(0)

相关推荐

  • “经”字里的密码

    "经"字里的密码 -- 徐康祖 窃以为,汉字是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应运而生的全息符号系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已有的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于是便诞 ...

  • 现代《易经》研究应坚持的目标

    中国当代学者肩负着重中华文明传统,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使命.如何重新建立中国文化传统?这里面便涉及到一个推陈出新的问题. 因为任何一个新思想体系的出现,一个新的文化体系的建立,都必然根源于某个远古的东西 ...

  • 《浅论东、西方文明与自由》

    东方文明<易经>思维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有尺度的,物极必反.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发展,"自由"好像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甚至一些不明就里 ...

  • 《十翼》究竟说了什么?(上)

    读易经之前我建议各位可以先读一下<十翼>,因为十翼是对易经整体的一个解释,翼就是羽毛的意思,可以引伸为对易经原文的十篇解释. <十翼>是哪"十翼"呢? &l ...

  • 为何汉字文化圈里无弱国?学者: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底蕴!

    近代社会以来,中华文明陷入低潮,由此带来的是文化不自信,甚至连"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和"中华文明西来说"等极端不自信的观点,也都大行其道. 然而,纵观传统的汉字 ...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0版)

    "核心素养"达成设计建议 01 唯物史观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和理解原始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得出从部落到国家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结果,从而认识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

  • 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大学教授整理得如此清晰!(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 来源:诗词天地 作者:唐加文(清华大学教授) 这个国家从来不缺磨难,这个国家从来不怕磨难.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永远也不会被打垮的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 ...

  • 中华文明探源:京师并非京城京都,徐国南国才是华夏故土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还原华夏文化历史,复兴华夏文化辉煌,不仅是国家的历史任务,广大历史学者.文化学者.考古学者的孜孜追求,也是笔者人生的历史使命. 华夏文化起源于何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 ...

  • 中华文明探源:殷商文化甲骨文青铜器的原料,究竟来自哪里?

    (作者:赵辉)3600年前,商汤代夏,商王朝取代夏王朝,开始了殷商王朝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商王朝遗址确立了商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地望,而夏王朝存在的地望至今仍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未知之谜 ...

  • 比甲骨文古老的文字,距今超八千年,考古家:中华文明再加三千年

    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呢?人人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以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仅有五千年,其实并不是这样.根据考古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中华文明已经可以追溯到 ...

  • 辽西古廊道对中华文明有多重要?

    辽西地区有着上万年的文明形成史,以红山文化为标志,出现了文明的曙光,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领先地位.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而交通在文明起源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 ...

  • 《中华文明》分类:人文历史  集数:10集

    中华文明 第1集 曙光初照 中华文明 第2集 青铜时代 中华文明 第3期 礼乐颂歌 中华文明 第4集 理性光辉 中华文明 第5集 长城内外 中华文明 第6集 七彩长虹 中华文明 第7集 厚德载物 中华 ...

  • 周公旦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历史伟人,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开拓者

    这是我的历史开篇 一笑一闹皆历史, 半喜半悲即人性. 且看且听古今事, 或悟或迷众生思. 我暂且用一首打油诗来开始我的历史创作,我之所以选择写历史,是因为历史其本身是很有魅力的.历史可以遐想,可以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