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松树的风格》原文及鉴赏

陶铸/松树的风格

  去年冬夫,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现在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皇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 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树的风格的写照。

  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 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象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民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 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 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 继 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 “一穷二白” 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象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 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1959年1月中旬于虎门

  (196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赏析 这篇杂文从沿途看到的松树下笔,热情地赞美松树不畏风霜,顽强生长,挺拔高洁的品性,讴歌具有松树风格的人们,并勉励青年们要象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文章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激情。陶铸同志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十分关怀。他在旅途上看到“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的松树,立即产生了各种联想。这联想是丰富而深刻的。作者以抒情的笔调,赞颂松树的崇高品性。在赞美松树时,其选用的词语,感情色彩也是十分鲜明和强烈的。写到松树的强壮的生命力时,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句: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对松树的赞美之情,充溢于笔端,流露于文章的字里行间。

  运用象征手法去写,使文章具体、感人。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赞颂松树,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陶铸同志继承了这一传统的写法,并给予发展。他以树喻人,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寄寓抽象的道理,使读者从赞美松树的风格中,去受到教育和启发。“应该象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这种写法,使文章避免了单调的说理,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结构严谨,分析细密,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全文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赞美松树,先写赞美的经过,再写松树的三个品格,层层紧接。第二部分赞扬共产主义风格,先写过去,再写目前,前后呼应,叙写自然,确是一篇沁人肺腑的好杂文。

(0)

相关推荐

  • 中国共产党能长久不衰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动态意义上的实质是不断有一群站在中国土地上的人民,因为对中国土地的热爱,对中国土地的归属有着至高的追寻和信仰,不断利用经验和智慧维护中国在建立.发展.强大.富强的政党.而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

  • 一个曾与伟人齐肩的名字:恽代英,为亡妻守了10年,为何又娶妻妹

    在新中国的理念还处于雏形阶段,其实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已经为之献身.他们可能无法想象新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但却愿意为着改变去奋斗:年轻人!有决心干三十年革命,你不过五十岁.接着再搞三十年的建设,你不过八十岁 ...

  • 恽代英独立探索建党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过程中,虽然共产国际曾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但是中国共产党毕竟是中国社会本土内生的产物,是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自觉追求的结果.中国共产党诞生之 ...

  • 阿兰·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二)

    前文回顾 阿兰·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 (一) 巴迪欧:我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 文|阿兰·巴迪欧  译|蓝江 Part 2 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命名了一种现实中的政治.毫无疑问,这 ...

  • 大西北的人民画家石鲁,搜尽平凡创奇迹,绘就人民的江山

    杨之光画作<石鲁>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更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谓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 ...

  • 百年人物专辑 | 致敬伟大思想,再续百年征程

    念党恩 敬国魂 致敬中华筑梦人 空想社会主义者--夏尔·傅立叶 第一个"真正能动的共产主义政党"的奠基人--巴贝夫 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 ...... 这些伟大的思想者 所带给 ...

  • 7篇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专题研讨发言材料(通用).docx

    7篇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专题研讨发言材料(通用) 篇一:县委办党支部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 深刻领悟了 信仰信念的无穷力量, 进一步了 ...

  •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作者:宋东泽 在孩子出生的日记里,我郑重写到:"愿孩子成为一个有信仰.有智慧.有血性.有担当的一代新人."信仰排在了首位.信仰是什么?我理解,信仰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自信 ...

  • 清明节扫墓致辞精选5篇

    [导语]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节日,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悼念先烈,缅怀先烈.因为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他 ...

  • 观点|完整地、准确地理解“两个必然”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但是就其命题的系统和经典的表述来说,则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来的.<共 ...

  • 人民英雄王杰第五十八集/三次追悼会/编辑制作:烟雨蒙蒙

    石正雄123 不能忘记!今天,一起纪念毛泽东思想的坚定实践者--魏巍! 03-07 07:44 阅读 5423 90后小花:一代伟人 当我在网页上搜索魏巍这个名字, 出现的却是当代明星, 而关于魏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