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
相关推荐
-
《“碳中和”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21》出炉!十佳低碳城市有哪些?
记者 齐琛冏 报道 2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今日国土>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碳中和2060& ...
-
央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
中国网财经3月25日讯 2021年3月22日,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会议强调,下一阶段,金融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疏通政策传导,进一步提升 ...
-
碳中和是什么?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 金融小百科
自从国家提出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这个词迅速由一个陌生的术语变成了热词.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世界上是否有国家已经实现碳中和?如何实现碳中和?其中有什么机遇又会 ...
-
绿色科技领域投资年缺口近4万亿元 新技术应用仍有风险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4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与在线气候峰会.美国提出到2030年将美国的碳排放量削减52%的减排目标.英国政府也表示,到2035年,碳排放量将相较于1990年将减 ...
-
易纲:以碳中和目标为约束条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人民银行正在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 12月9日,央行网站发布央行行长易纲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演讲内容.易纲在演讲中表示,中国需要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低碳转型,在气候目标的约束下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易纲表 ...
-
曹远征:给碳赋予价格,才能激励绿色能源溢价
本文大概2100字,读完共需4分钟 作者曹远征系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5月12日"博智宏观论坛"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曹远征: ...
-
碳排放硬约束下探索银行信贷资产低碳化路径
编者语: 随着我国能源.交通和工业系统由黑色高碳向绿色低碳快速转型,多个相关行业将发生重大结构性变革.碳排放硬约束对银行现有信贷资产将带来新的风险冲击,银行机构需发挥金融引领和杠杆作用,把握宝贵的窗口 ...
-
芬兰、澳洲如何利用碳税应对环境问题?
如今,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气候变暖为例,据预测,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很多如马尔代夫这样的小岛国都将被淹没,中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将岌岌可危. 对此,各界有识之士纷纷献计献策,从普通大 ...
-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最新演讲全文!速看(含视频)
来源 |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21年4月20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演讲全文如下: 推动亚洲区域合作 共促绿 ...
-
易纲博鳌演讲再论碳中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强化信披标准
" 在金融层面上,如何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如何管理好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金融风险?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q ...
-
碳中和债——绿色债券升级版
2021年04月02日 06:1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继今年2月份银行间和证券交易所市 ...
-
易纲: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2021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