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上海人的回忆统统在这个几十平小商行里,你还记得多少?

蛤蜊油,百雀羚,414,长命,双船,金刚钻发蜡......只要能够收集到老上海的东西,我会一直做下去,坚持下去。让别人知道我们也是有好国货的。”

· 大城小店 · 躲起来 ·丫丫叫看 ·

@Kyle脚步不停

本期大城小店,无关于“吃”

关乎于“活”

蛤蜊油,百雀羚,414

长命,双船,金刚钻发蜡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是每个上海人的“记忆发条”

有间十几平米的“螺蛳壳”

是一个精通“生活”的上海阿姨的“大道场”

这里,是阿拉每个上海拧额“屋里厢”

太原路上的这家小店,近些年一直活跃于上海本土的各类媒体,近日更是连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也特意赶来做了专题报道。小小的房间里,老上海的“纯真年代”被完好保留下来——友谊雪花膏、永固牌锁、金钢钻发蜡、手牌蛤蜊油,除垢灵、缝纫机油,芦花扫帚,皆是一代上海人的共同回忆。

“不为生意,只是生活”

这间小店的主人——费宝英阿姨,对媒体的采访邀请也是非常谨慎的。她说:“很多媒体、报纸都来过,有些人会直接说,阿姨我们帮你宣传可以让你生意好一点,但是这不是我所考虑的。”

诚信为本,助人为任,20年来,这间小店的身份已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缩略图”。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它确实不同于以往以盈利为首要的店铺。因为这几千余件商品,是这座城市的生活本身。

昊诚商行

每一个“上海人额屋里厢”

费阿姨给这间小铺子取名昊诚,昊为天天,以诚待客。

只能一个人进身的小过道,两张办公桌,四周货架,小小房间里淡而好闻的药皂味道。完全看不出已经花甲之年的费阿姨,迎接了我们。

办公用品学生用品两千多种,日用品八百多种,劳防、体育、五金用品等多到无法计数。而最令费阿姨如数家珍的是这几千件商品中诸多中华老字号和上海老商品,许多都是市面上难寻的东西了。

上海拧屋里厢额“标配”

老上海手牌蛤蜊油:可以说是老早底上海的“大众护肤品”了,费阿姨说,如果你到外面去买蛤蜊油,打开的时候如果是一股很油腻的味道肯定不是真的,正宗的蛤蜊油是很淡的香。

友谊牌雪花膏老上海货,白瓷瓶绿色盖,现在比较少见了,费阿姨说,以前的明星,像秦怡她们都涂这个的。不含激素的,厚重油腻四个字和它完全不沾边。

蜂花檀香皂:外包装看着老东南亚风情的,但是它是如假包换的国货,市面上现在仿制品也很多,但是费阿姨绝不卖假货。蜂花檀香皂已有87岁的“高龄”,至今还保持着出口量最多的香皂记录。

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檀香皂是淑女们流行的日常用品,老广告画上经常有美女手托檀香皂。

414毛巾:曾经上海毛巾销量第一,红、绿、蓝为三基色,家家户户都用过的。费阿姨跟我们说,正宗的414毛巾会越洗越软,不会越洗越硬。

双船卫生纸:卷筒纸荧光剂太多,很多人还是保留用草纸的习惯。然而连双船这种也是有假货的,费阿姨说,那种里面纸头“xi li suo luo”都是冒牌双船,正宗双船卫生纸剪裁什么都是很齐整干净的。

长命牌牙刷+白玉牙膏:超长的牙刷头是长命牌牙刷的标志,老一辈用惯了一辈子的东西。

洁瓷精、净香去污粉、天璀除垢灵:瓷砖、马桶的污垢立竿见影,比超市里很多洁厕灵之类好用多了。

痰盂罐:在大家还没有使用抽水马桶的时候,都是靠痰盂罐过日子的。然而现在痰盂罐也是暴露年龄的生活用品之一了。

永固牌锁:每家人家都有的一把基本锁。

海鸥洗头膏:阿姨说现在的洗头膏都没有老早底那种好。

金钢钻发膏:以前风靡上海的金刚钻发膏,爸妈年轻时谈恋爱必备时兴用品。方形铁罐、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不过效果真是“钢钢”的,擦完以后的三七分,狂风不动。

手牌纯头油:老克勒必备,浅浅的玫瑰香味,是老一辈人最喜欢的味道,又亮又香。

八零后上海小囡的“回忆门”

这里,是每一个“上海人屋里厢”,这里,也是每个八零后上海小囡的“回忆门”。

七巧板、橡皮泥、毽子。

各种棋子,飞行棋、军棋、象棋、都是小时候、学校同学间的回忆了。

马上想到体育课和测验。

火车头羽毛拍。

我们大胖球天团的红双喜乒乓球拍。

玻璃弹珠,怀不怀念。

费宝英阿姨帮我们一件一件介绍的同时,当中穿插着特别多的,有关于阿姨那一代人的生活、故事,两代人就着这些“宝贝”,回忆、延伸、共鸣,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我不希望这些经济又实惠的老上海物件消失。”

费宝英阿姨说,刚开始店里还没有那么多东西,附近的居民和来买东西的客人有时候会问,这个有伐,那个有伐,费阿姨就会留个心然后把大家的“需要”记下来,进好货还会再打给人家来取。就这样,商品种类多到上千,把这个小小地方比作老上海日用品的索引指南也不为过。而费阿姨从来也不嫌麻烦,反而乐此不疲为大家奔走,寻货。

“现在上海的老产品越来越少了,经济实惠又好用,而且很多人都还是需要它们的,但是做的人已经少了,再不做,真的要消失了,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回忆,我只要能够收集到老上海的东西,我当然要一直做下去,坚持下去。”

走出去的“阿拉的国货”

在诸多采访报道中,费阿姨特别自豪的是最近有一位日本早稻田大学新闻系的学生来到这里,为阿姨做的一次采访。

“别人可能都觉得外面的东西好,但其实我们也是有非常多好的‘国货’的,那个孩子来这里给拍摄,他跟我说,阿姨,这个报道回去以后我也会在我们那里播放,我听了真的很高兴,我做这些东西,赚钱真的赚不了多少,我和老公也有退休工资,这已经慢慢变成了一个像‘使命’一样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好东西可以走出去。

把助人为乐、与人交流当做每天的乐趣

喜欢帮街坊邻里和客人“寻货”

希望把我们自己的“国货”让更多人知晓

致力于把老上海的东西发扬,流传

昊诚是老上海情怀的缩影

小编也很希望可以记录下更多这样

只有上海才会有的小店

只有上海人才能懂的情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