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灸不可不知的筋病“三穴”

陈以国

(ID: sxyscyg)

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院长

国家二级教授

辽宁省名师

辽宁省名医

沈阳市优秀名医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辽宁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传统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传统医学会高级顾问

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针药并举治疗内科疑难杂病

尤失眠、耳鸣、面瘫、颈椎病效佳

出诊时间及地点:

周一上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燕山路和白龙江街交汇)4诊室坐诊半天

周二、周四上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三楼国医堂专家门诊十一诊室坐诊半天

周三上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六楼专家门诊坐诊半天

诊余思

(119)

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尤其是上了年纪,腰酸腿疼,肩背不适,手指失灵,脖子僵硬等,简直是家常便饭,年轻不知老来苦,当这些岁月的痕迹上身,每天都在身体力行,才想起了老父亲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少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日红。”

人的年龄一旦到了五十以上,就出现《内经》说的:“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等身体的衰退症状,所以,年轻人一定要重视老人家的感觉,真的很痛苦,要体谅父母,多关心他们。父母是因为我们心力交瘁,身体大量透支,才到了“拉青丹”的年纪,走不动身体痛,头晕眼花耳朵聋,特别是因关节疼痛,导致生存质量下降,行动不便,自理艰辛,实在是可怜!其实,老年病中,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外,占比重很大的就是上面说的筋病,我因年纪正当,所以体会颇深。

筋是中医的概念,筋是什么意思呢?它包括肌腱、韧带、筋膜。《说文》:“筋者,肉之力。”中医认为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等功能。在五脏中筋与肝的关系密切。筋主要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另外,主要集中在膝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膝为筋之府” 。

《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若肝的气血不足或功能异常,筋得不到正常的滋养即会发生病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除肝之外,筋还靠阳气的滋养,如《素问·生气通天》:“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所以,一旦湿气伤阳,就会出现筋的“緛短弛长”,如《素问·气厥论》“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等。

筋病的主要表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如《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圣济总录》卷二十:“《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其状拘急,屈而不伸是也。”《证治汇补》:“筋痹即风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弛纵”等等。

祖先真的很了不起,在我们身体上找到了三个“筋穴”,即輒筋、筋缩、承筋,来防治筋病。

辄筋穴,隶属于胆经,辄,有系扎之意,即将松散的东西捆在一起,如《困学纪闻·诸子》引《庄子》逸篇:“人而不学,命之曰视皮;学而不行,命之曰辄囊。”原注:“辄,系者也。一作撮。”輒筋,就是将弛缓之筋脉、松弛的关节紧张起来,是治疗筋痿之要穴。在其后下方有一个脾经的络穴大包,擅长治疗体懈,可以从旁佐证我的说法。

位于督脉的筋缩穴,其两旁有肝俞,作用能输送督脉精阳之气入肝,筋得热则柔,所以擅治筋病所致的关节拘挛。

承筋属膀胱经,位于膝关节后,筋会阳陵泉穴的内后方,膝者筋之府。承者,承上启下也。筋气大会于此,需有机关梳理顺通方不至于气机壅塞,承筋穴即是承担了这一责任,故名。所以,承筋穴具有较强的梳理筋的气机功能,是理筋要穴,擅长治疗一切筋病,筋急者配筋缩,筋缓者配辄筋,此三筋穴应用之要也,不可不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