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抑郁症

导语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中。今天在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抑郁症?得了抑郁症有什么表现?能治疗吗?

得了抑郁症不要怕,美利华一直都在!

以下内容节选自《理解DSM-5精神障碍》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 著

夏雅俐   张道龙【美】| 译

在日常生活中,“抑郁”或“抑郁的”这两个词往往用于表达某人某个时间不快乐或悲伤。例如,当人们因为他们的运动队输了比赛而感到难过时,可能会说“我抑郁”。作为对比,真的抑郁是一种重性的医学问题,会对一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抑郁障碍通常具有的特质是,导致一个人感到悲伤、空虚,或易激惹(容易生气或处于坏心境)。有抑郁的人可能难以好好睡觉、思考或执行曾经很正常的日常功能。这一类的障碍在症状的持续时间、起病时间及病因上都不同。

抑郁障碍包括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经前期烦躁障碍和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抑郁障碍有时由于某些药物、酒精和毒品、一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疾病)所致。

抑郁不同于正常的忧伤和悲哀。爱人的死亡、失业,或一段关系的结束,可能痛苦地难以忍受,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们并不会触发重性抑郁。

抑郁可令人感到无望、无价值或内疚,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好消息是,通过治疗可减轻抑郁。经过治疗,80%~90%的抑郁人群得到某种症状的减轻。治疗可包括药物、心理治疗(“谈话治疗”),或二者兼具。对许多人来说,两种治疗的联合已经证明比单独任意一种更有效果。在发现对他们最有效的药物之前,一些人可能需要尝试几种不同的药物。

小编

接下来,我们着重介绍一下

“重性抑郁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令人感到深深的悲伤(或完全没有感觉),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几乎每天,至少2周。此障碍不同于“忧郁”,后者只持续数天。许多人偶尔感到忧郁。有重性抑郁障碍的个体往往失去对曾喜欢的事物的兴趣。他们的睡眠发生变化,发现难以思考或专注,感到无价值。有重性抑郁障碍的个体可描述为“感到沮丧”。对于有重性抑郁障碍的个体,这种感受持续很久,他们没办法简单地将其挥去。

在任何一年,美国人群中约有7%患有重性抑郁障碍。年龄18~29岁的年轻人中,比起60岁以上人群,患此障碍的比例可能高3倍。

女性比男性患重性抑郁障碍的更多。自青春期早期开始的抑郁,女性患病几率比男性高1.5~3倍,但其症状和治疗方法,男女都一样。

任何有重性抑郁障碍症状的个体都应得到帮助。精神上的痛苦和伴随的希望丧失,可导致自杀的想法,甚至企图自杀。还可以出现紧张或惊恐的感觉。老年人更倾向于感到紧张或担忧。当他们有重性抑郁障碍时,他们会更注意躯体症状。

重性抑郁障碍有时也与其他障碍同时出现。包括物质使用障碍(有时称作“成瘾”)、惊恐障碍、强迫症、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当一个人有5种或更多以下症状,几乎每天,至少2周,就可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

1.抑郁心境或悲伤。

2.对于曾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

3.突然或近期体重增加、体重减轻,食欲改变。

4.失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得过多)。

5.感到不安或烦躁(例如,走来走去、搓手),或言语和运动迟缓。

6.疲乏或失去能量。

7.感到无价值或内疚。

8.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决定。

9.经常想死亡或自杀,计划自杀,或企图自杀。

必须出现最前面2个症状之一,且行为的改变引起巨大的痛苦或损害社交、职业或其他关键方面的功能。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不是悲伤,而是易激惹。

此症状并不是由于毒品、药物、精神病性障碍或任何其他躯体疾病所致。从未发生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参见《理解DSM-5精神障碍》第3章“双相障碍”,了解更多细节)。此障碍可以是轻度、中度或重度,基于症状数量和功能受损的程度。尽管严重的丧失可导致类似抑郁的感觉,但正常的丧痛不同于抑郁。

重性抑郁障碍VS 丧痛

亲人死亡的丧痛可以引起空虚和失落感,通常像波浪一样时高时低,随着一周周、一月月时间流逝,变得不那么频繁。这些感受的浪潮有时被称为“丧痛之苦”,经常聚焦于失去的亲人。通常也会有积极的想法和快乐的回忆。

作为对比,有重性抑郁障碍的个体悲伤和绝望的感受持续地更久,即使有喜悦或愉快的想法,也很少。丧痛通常不引起低自我价值感内疚,而它们经常与重性抑郁障碍同时出现。如果这些感受伴随丧痛出现,可能聚焦于对死者有亏欠。例如,没有经常地去看望死者,或不曾告诉死者自己有多爱他(她)。

在这样的案例中,内疚感与没有采取特定的行为相关,而不像抑郁中出现的整体的低自尊。经常想到死,希望死去,因为感到无价值或无望,这不会经常发生在丧痛中,而会经常发生在重性抑郁障碍中。当丧痛的人有重性抑郁的4种或5种症状(相对于丧痛的症状),至少2周,则此人应该考虑去看医生了。

持续性抑郁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曾被称为“心境恶劣障碍”,指的是一种慢性或长期持续的抑郁类型,其中个体的心境通常长期低落。症状持续至少两年——也可持续更长时间。持续性抑郁障碍可在儿童早期或青春期、成人早期起病。如果这些症状变成个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或她可能不告诉亲人或精神卫生专业工作者自己的感受,并假设那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

在任何年份,美国成年人中约有1.5%的人有持续性抑郁障碍。症状出在21岁前的个体中,同时有人格障碍或物质使用障碍的风险更高。这些障碍可以与抑郁同时治疗。

持续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

当重性抑郁症状经常出现,达到2年,可诊断为持续性抑郁障碍,当个体出现如下症状,就可能是此障碍:

1. 大部分的日子有抑郁心境,至少2年。

2. 当抑郁的同时,有以下2种或更多症状:

  • 不良饮食习惯,吃得太多或太少。

  • 难以入睡或睡得太多。

  • 低能量

  • 低自尊

  •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决定

  • 感到无望

3. 没有任何缓解的症状,每次持续超过2个月。

这些症状导致巨大的痛苦或损害社交、职业或其他关键方面的功能。儿童和青少年可能易激惹,而不是抑郁,且其症状持续至少一年。

症状不是由于毒品、药物、精神病性障碍,或其他躯体疾病所致。从未发生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环性心境障碍(参见《理解DSM-5精神障碍》第3章“双相障碍”,了解更多细节)。

这种障碍可以是轻度、中度或重度,基于症状的数量和功能的受损程度。

治疗

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的两种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大多数人在用药2~4周后,开始感觉变好。然而,药物的完全效应可能要2~3个月才能呈现,在老年人身上需要的时间更长。如果在数周后很少或没有进展,医生会改变药物的剂量,或加入或替换为其他抗抑郁药。重要的是,即使在症状开始改善之后,也要按医生处方服药,假以时日,令其发挥作用以避免抑郁复发。

心理治疗也是促进好转的重要工具。一种形式的心理治疗叫做心理治疗的认知行为分析系统(CBASP),已经被证明可以极大地帮助那些有持续性抑郁障碍的个体。CBASP结合了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的方法。其他类型的心理治疗也可能有帮助(参见《理解DSM-5精神障碍》第20章,“治疗要点”)

持续性抑郁障碍的性质是它可以持续多年。许多人可以完全康复,其他人仍然有一些症状,即使在治疗期间。应对此障碍最好的方式是坚持遵守精神卫生专业工作者制定的治疗计划。同时,有持续性抑郁障碍的个体也可以使用那些帮助改善有重性抑郁的个体的精神和躯体健康的相同的生活方式“贴士”。

曾有过抑郁发作,大大增加了另一次发作的风险,但是治疗可降低这种风险。心理治疗可降低抑郁复发的几率或复发时的强度。对于那些至少有过两次抑郁发作的个体,在第二次抑郁发作后用药,降低了抑郁复发的风险。在重型抑郁两次或三次发作后,建议长期维持治疗。

小编

美利华诊疗技能大赛第二季的有一期来访者,程序员小z,他有重性抑郁,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道龙老师是怎么给他诊断和治疗的。

小Z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不论是拨打我们的免费咨询热线4000218718-1倾诉与求助的人,还是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华佑医院国际会诊中心,寻求美利华团队面对面会诊与咨询的求助者,我们经常遇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