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軍: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王英軍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寻到了解放生产力的有效突破口,即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动能既有思想革新,也含技术创新,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思想革新,是技术创新的方向;技术创新,是思想革新的必然。只有将思想革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产生聚能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应当是在思想革新和技术创新双驱动下所形成的合力。

当前,中国经济内需不旺,后劲乏力,其实就是思想守旧或者思想不解放导致的结果。从技术创新层面上来看,中国近些年确实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以信息化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但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规模,截止到目前,已出现了瓶颈。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虚拟阶段而不可自拔。当然,中国的房地产绑架金融,也是同此道理。这说明我们经济发展的现状是:新动能由双驱动扭曲成了单驱动,变成了一个瘸子在跳舞。那么,我们怎么办?

很明显,我们需要思想革新,需要打破守旧藩篱,需要找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大方向。我们都知道,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探寻新的改革方向,新的改革手段和新的改革方案。

只要稍懂中国国情的人就应当明白,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依然是中国最庞大的消费群体。要想解决中国经济内需不旺问题,毫无疑问还是得让更广大的农民富裕起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国家才适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落地的切入点。

只有乡村振兴了,占中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群体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占中国三分之二的农民群体富裕起来了,中国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破解内需不旺问题,才能搞活经济发展路子。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现在,农村“三权分置”的探索如火如荼。"三权分置" 思想是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三权分置"下,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既存在整体效用,又有各自功能。从当前实际出发,实施"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核心要义就是明晰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

“三权分置”的稳步推进,再加上由中国技术创新而开辟的“5G”时代,我们完全可以预见,中国的现代农业必将出现一个飞跃。而由现代农业衍生出的新的生物种植业、新的生态经济学,也必将会形成一条新兴的中国经济产业链而横空出世。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