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史话】之五:丹江是中国历史上连接南北的黄金水道

(0)

相关推荐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七 : 石庙湾,徐霞客游历丹江的夜宿地

    石庙湾,徐霞客游历丹江的夜宿地,一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厚重的红色热土. 滔河文化散文之七: 石庙湾,徐霞客游历丹江的夜宿地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 ...

  • 【散文】 薛斐/一路向北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一路向北 薛斐 南水北调,河南淅川人民为把一库清水送北京,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正如一位移民干部说的,南阳人民有恩于国家,淅川移民有恩于 ...

  • 丹江河畔寻屈原

    端午节前夕,匆忙之中一个人背上行囊,坐上汽艇,沿着丹江,顺流而下,开始一天的丹江之行.与其说是山水之旅,倒不如说是追寻屈原的足迹之行. 丹江河畔寻屈原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 ...

  •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

    屈原,一尊伟岸的独行者,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拷问,超越了所有的智者和理念.其实,生活中没有人喜欢悲壮,自然的美终归始于平静.这份平静,不正是一个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所在.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 文/朱吉红 ...

  • 汉江策论:河南和湖北,现在开始争夺丹江口水库?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是在讨论丹江口水库到底是属于河南还是属于湖北的问题.文章下面,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看到这个文章,我感到很奇怪,奇怪的原因是:这事还有什么争议吗?且不说十堰和南阳前段 ...

  • 【淅川史话】之五十一:淅川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战争?重要的都在这里!

    丹江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是沟通中国南北的黄金水道.丹江和淅水冲积而成的淅川.板桥川和顺阳川等三川平原,土地肥沃,宜人居住,因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收集整理:田野,图片来源于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油 ...

  • 【淅川史话】之五十二:丹淅流域被丹江淹没的寺庙列表

    丹淅流域的繁荣带动了宗教业的繁荣.淅川曾经拥有数十座庙宇.道观和教堂,道教.佛教.天主教等宗教派系林立,最为出名的有香严寺.兴化寺.龙巢寺.城隍庙.白浪宫.福音堂等.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至今,大部分 ...

  • 【淅川史话】之四十:淅川范氏的起源及历史影响

    (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历史文化展厅<文仲请范蠡>塑像群) 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今淅川县)范氏之先祖.此后,淅川顺阳范氏家族中,涌出了许多历史名人.两晋南北朝时期,更 ...

  • 【淅川史话】之十:丹江古镇李官桥

    李官桥是依赖水运兴盛起的丹江四大古镇之一.西汉,这里就设顺阳县,哀帝时称博山县,封侯国.在历史的记忆中,自汉至唐的数百年间,先后有十位王侯受封于此.到明代,从顺阳走出去的刑部主事李宗木和翰林李衮.李荫 ...

  • 【淅川史话】之五十:高媚寨上觅知音

    我对淅川县盛湾镇关注十余年,曾多次踏访那里的山山水水,对其历史文化也了解不少,曾写出了数十篇文章.但是,高媚山寨却是一个例外.因为,每次路过那里,都因为时间或者天气原因,与之擦肩而过.淅川作协组织的端 ...

  • 【淅川史话】之五十三:时任淅川县委书记王奎用了一个空城计,打退十倍于我之敌

    主人公档案:王奎,原名陈懋德,1921年-2019年,山东省恩县陈营村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调任淅川县委书记,1951年5月离开淅川,后任湖北省经委主任.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委 ...

  • 【淅川史话】之五十四:黄正夏回忆宋湾农民起义

    主人公档案:黄正夏(1921年5月-2009年9月),湖北省襄阳人,曾参与早年第二汽车制造厂的筹建,并先后担任中共十堰市市委第一书记.第二汽车制造厂厂长.二汽集团(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董事长.湖北省 ...

  • 【淅川史话】之五十五:解放淅川县城打了三天三夜,歼敌三千,我损二百

    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根据党中央指示,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宛西的国民党武装势力如同惊弓之鸟. 然而,宛 ...

  • 【淅川史话】之五十六:荆紫关段氏三雄的红色传奇

    编者按:这篇文章在<丹江湖畔>公众号刊发后,引起了淅川读者的喜爱,也引起了段氏后裔的关注和期盼.段抚育的长女段战平女士亲自给我致电,增补和勘误了一些关于段抚育的经历,我写的关于荆紫关段氏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