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Biology | 恒河猴幼崽肠道微生物群的成熟及其在腹泻病发生中的作用

推荐:江舜尧

编译:灵筠

编辑:十九

美国加州大学Nicholas Rhoades等人近期在Genome Biology(IF:14.028)在线发表了题名为《Maturation of the infant rhesus macaque gut microbiome and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rrheal disease》的文章。该研究以恒河猴为研究模型,揭示肠道微生物在恒河猴幼崽腹泻病发生中的重要功能,该研究加强了我们对腹泻病发病机制的理解,有效改善人类婴幼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文章摘要

背景: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深入了解腹泻发病因果、发病机制及其后遗症迫在眉睫。虽然肠道微生物群已被认为在腹泻病的敏感性中发挥作用,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恒河猴幼崽(Macaca mulatta)易患腹泻,使其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理想模型。

结果:恒河猴幼崽肠道微生物组在整个生命周期最初8个月内的发展成熟与人类婴儿具有相似模式。此外人工饲养的恒河猴幼崽的肠道微生物较西方发达国家婴儿相比,与发展中国家人类婴儿更为相似。更为重要的是,在腹泻发生之前,随后发生腹泻病的幼崽肠道微生物免疫调节代谢物合成通路富集,而未发病的幼崽肠道微生物富集于短链脂肪酸的合成通路。研究者发现,若1个月的幼崽肠道普氏菌菌株Prevotella高丰度存在,则会患腹泻病。8个月时,发生腹泻病的幼崽的肠道微生物中,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增加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macacae降低

结论: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可以作为婴幼儿易患腹泻病的表型标记。鉴于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间生理和免疫显著相似性,这些发现将为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生提供潜在标记,有助于改善婴幼儿健康,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婴幼儿。

文章中重要图片说明

图1 | 恒河猴幼崽肠道微生物群在生命初期8个月的成熟

图2 | 恒河猴幼崽肠道微生物群与人类婴儿肠道微生物群的相似性

图3 | 恒河猴肠道微生物群中不同菌群的年龄相关变化。

图4 | 腹泻对恒河猴肠道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图5 | 1个月和8个月患腹泻病或未患病的幼崽的肠道微生物的潜在功能

图6 | 组装的普氏菌属和弯曲杆菌基因组显示出腹泻相关的趋势




你可能还喜欢

  1. 科研 | Science:描述健康和受损肠道微生物群发展的协变生态群稀疏网络

  2. 科研 | Science advance:瘤胃核心微生物群的一个可遗传的子集决定了奶牛的生产效率和排放

  3. 综述 | Genome Biology: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种群动态:变化是唯一不变的

  4. 综述 | CRIT REV BIOTECHNOL:膳食纤维作为对抗糖尿病的新兴营养因子:关注肠道菌群的参与



这些或许也适合你哦👇

  1. 医学科研选题与SCI论文写作&投稿&发表技巧研讨会(武汉;2019年9月7-8日)

  2.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策略与使用技能研讨班(武汉;2019年9月7-8日)

  3. 国自然基金标书构思及撰写经验分享会(北京;2019年9月7-8号)

  4. TCGA&GEO生信高通量数据挖掘与分析研讨会(武汉;2019年9月7-8日)

  5. SCI论文图表+插图四天一晚高强度特训班(上海;2019年9月5-8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