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连载006)兵贵神速,后周太祖郭威的成功之道!

第一卷  启航

第二章 士兵岁月

起兵

李业的密令还没送到,郭威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

十一月十四日,没等粉丝向郭威泄密,一封来自澶州(河南濮阳)的密报已经送到了郭威手中,详细报告了京城发生的事变。

原来,澶州守将王殷因为和郭威关系很好,也被李业列入了诛杀名单,执行命令的人怕惹祸上身,反而将情况向王殷和盘托出。

王殷知道内情后,连忙派人驰报郭威,并劝他当机立断,尽快起兵!

四十年前,郭威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成为孤儿。

四十年后,郭威再次品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一年前,郭威还是平定叛乱的功臣。

一年后,郭威即将成为平叛的对象。

多年来,郭威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以求在乱世中生存,却还是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

出征前的担忧变成了现实,而危险又来得如此迅猛。

此时,摆在郭威面前的,是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

在郭威的棋局里,他的对手不仅仅是刘承祐、李业而已。目前,至少还有两股潜在的敌人。

第一个敌人来自地方军阀。各处藩镇节度使都是老油条,战乱一发生,谁都不知道这些墙头草会倒向哪边,这是一股可以争取的力量。

第二个敌人本质上也属地方豪强。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永远不可能站在郭威一边的,因为他们都姓“刘”。换句话说,他们都是皇族身份,担任着三个重要藩镇的节度使。

凡是下棋,最考验的就是下棋人的眼光,普通人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几步,要么落子犹豫不决,不得要领,要么落子如飞,却漏洞百出。而高手往往一子落盘,就可以预算到此后几步,甚至十几步,思维缜密,步步为营,决胜千里。

郭威就是这样的高手。

付诸行动前,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等待郭威解决——如何做好军队的解释工作。

按照封建礼法,皇帝再不成气也是皇帝,哪怕他是个叼奶嘴、裹尿不湿的孩子也同样具有号召力。想让大家提着脑袋从事这么一项危险任务,光表达一下自己的委屈显然不管用,何况不少将士的家属还在京城,自己搭进去不算,还会有绝后的风险,凭什么跟你干呢?

这回,郭威采纳了谋士魏仁浦的建议,完美了唐朝李渊的“诏书激将法”。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决定起兵攻击隋王朝,伪造诏书,声称朝廷要征兵讨伐高句丽(朝鲜),引得厌战的百姓人心沸腾,纷纷加入李渊的反隋队伍……

于是,当郭威将朝廷的诏书展示给将士时,诏书的内容由诛杀郭威变成了诛杀所有邺都行营将校。

这么一改,效果超好。大家都是粗人,还有什么可以讲究的,抄起家伙,反他娘的!真可谓是群情激奋,斗志爆棚,连战前动员都省了。

准确地说,李渊激起的是民愤,而郭威激起的兵愤,目标群体更加给力,算是李渊的升级版。

十一月十四日,做完准备,郭威即刻率兵南下!

听到郭威南下的消息,刘承祐、李业赶紧召集各路节度使、防御使率兵开赴开封,组织抵抗。

郭威和刘承祐、李业都想在战场上抢占先机,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赛跑。郭威以实际行动为刘承祐、李业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教学课,授课主题是“兵贵神速”,学费则是刘承祐、李业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生命。

以下是双方在赛场上的实际表现:

十一月十五日。郭威直趋澶州。刘承祐等来了第一位“勤王”的节度使。

十一月十六日。郭威率军进驻澶州,与王殷合兵一处。朝廷军队刚从开封出发,刘承祐本想赴澶州督战,一看郭威已经占先,只好取消行程安排。

十一月十七日。郭威兵发滑州。刘承祐开始做防守开封的准备,顺便开个会,集体回忆检讨一下仓促发动事变的经验教训。

十一月十八日。郭威渡过黄河,占领滑州(今河南滑县,当时在黄河以南),在这里,他得到了义成节度使宋延渥的热情接待,利用滑州的库存钱财犒赏了军队,同时向将士宣布:攻破开封后允许剽掠十天。至于刘承祐、李业他们……哦,他们还在热烈讨论是否该打开府库赏赐军队,并细致研究了每人的发放数额。

好了,跑到这里,郭威已经领先大半圈了,让我们先歇口气,在此隆重推出一下义成节度使宋延渥。之所以在紧张的赛跑途中插播这么一段,并不是因为此人接下来有多大的戏份,而且和本人祖上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他的神奇来自和他最亲密的三个女人。

宋延渥的母亲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开创者,五代著名军阀)的女儿,他娶的妻子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家里两个女人都是皇帝的女儿,而且都是开国之君,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时代如何折腾,他家一直显贵。

更厉害的是,后来他又把女儿嫁给了一个皇帝,又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而这位皇帝,就在我们的眼前。

那啥,郭威,别回头,没说你。

没错,这位皇帝就是我们久未露面的赵匡胤。二十四岁的赵匡胤正在这支疾驰南下的军队中。

对于赵匡胤来说,离家四年的他就要回家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十一月十九日,郭威主力抵达封丘(河南封丘)。

十一月二十日,双方在开封外围形成对峙。

郭威掌握了战场主动,军队士气高涨。

反观刘承祐一方,早就没有了昔日的神气,被他叫来帮忙的各路藩镇军队普遍缺乏工作热情,基本上都是带着吃瓜群众的心态,跑来围观看热闹。个别不地道的家伙,甚至已经开始和郭威眉来眼去。

当然,事情总有例外,就在大家赶场子看热闹的时候,有一个将军表现得异常积极——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吐谷浑部(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人。据说他接到刘承祐的命令时正在吃饭,一听到命令,二话不说,扔下筷子就飞马跑到了京师(释匕箸入朝)。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如此热情的同志,刘承祐顿时被感动得少泪纵横,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真是国乱念忠臣呐,慕容将军,以后全指望你了!

刘承祐当即对慕容彦超表示,对他非常极其以及特别信任,坚决委以重任,由他全权负责开封防务。

看到领导如此信任,慕容将军也非常激动,拍着胸脯,向刘承祐放出豪言:

“我看北方的军队就像小虫子一样,一定替皇上生擒他们的头目!”(臣视北军犹蠛蠓耳,当为陛下生致其魁!)

“有我在,就算有一百个郭威,照样搞定!”(有臣在,虽郭威百人,可擒也!)

“皇上如果有空,可以出城观看我与他们对决,我只要大喝一声,就可以把他们吓得四散逃跑!”(陛下来日宫中无事,幸再出观臣破贼。臣不必与之战,但叱散使归营耳!)

事实证明,慕容先生也就过个嘴瘾,认真就是你的错了。他的广告虽然做得很响,却是一副彻头彻尾的假药,刘承祐拿他来救命,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

十一月二十一日,双方发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面接触,战况概述如下:慕容彦超率骑兵发动攻击,交战几回合,败下阵来,差点被活捉,扔下在外督战的刘承祐,当天就飞奔回了大本营兖州(今山东兖州)。

慕容彦超成了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当日,后汉军队崩溃,大批投降。赶来围观的各路军队眼见胜负已定,纷纷跑到郭威营中晋见,对他所遭受的委屈表示亲切慰问,对他所采取的行动表示坚定支持,对皇帝刘承祐的不懂事行为表示十分愤慨……

接下来,刘承祐和李业甚至没再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十一月二十二日,郭威率军进入开封。

十一月二十三日,郭威制止乱军剽掠,恢复社会秩序,掌控京城。

这一切,距离事变发生,仅仅十三天。

刘承祐确实是一个倒霉的孩子,从一根筋的李业开始,到二愣子慕容彦超收场,摊上这一文一武两位人才,不被玩残废才怪。就在郭威进入开封的当天,他被乱兵所杀。

其他几位人物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苏逢吉,自杀。

李业,兵败当天卷着钱财投奔亲戚,遭到拒绝,半路遇上强盗劫财,被杀。

慕容彦超,二年半后起兵反叛,失败,投井而死。

结束了,对有些人来说,闹剧终于结束了。

对郭威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小编微信 :nbhanlin

新浪微博 | 简书 | 头条号 :野狐狸

《宋朝进行时》(又名《瓦舍聊宋》)

版权由行距文化代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