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学中药(二)
相关推荐
-
中草药:麻黄的传说和功效
---------------------------------------------------------------------------------------------------- ...
-
药食同源话紫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范鲁丹 金秋十月,菊黄蟹肥.吃蟹的最佳搭配通常便是黄酒,醋与生姜:有些吃客在蒸蟹的同时也会加入紫苏这味中药.那么,加入紫苏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味中药的故事,便 ...
-
好久之前就听说蕲春有个中医看病很准,今天...
好久之前就听说蕲春有个中医看病很准,今天亲自去了一趟,找了好久才找到地方,人不是很多,一个医生旁边带有三个徒弟,师傅把脉了又给徒弟看,徒弟写药方子,最后给师傅再看一遍. 把脉之前不问你病情,看了后还是 ...
-
读故事 学中药 | 它是臭屁虫,学名叫斑蝥!它可以抗癌!
斑蝥,辛,热,有大毒.归大肠.小肠.肝.胃.肾经.功效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用于癥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斑蝥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南方出现了一个善良的神仙,他就是 ...
-
读故事 学中药 | 白芷
白芷,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功能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主治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白芷与苏东坡 相传苏轼在杭州任刺史时,与三台山寺庙中的一位老和尚交往很 ...
-
读故事 学中药 | 中药里的“金不换”,你知道是什么吗?
三七,甘.微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主治:用于内外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孕妇慎用,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禁用,过敏患者慎用.三七含多种皂甙,超量易发生中毒. 三七为什么 ...
-
读故事 学中药 | 程咬金和益母草
益母草,微寒,苦.辛,归肝.心.膀胱经:功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 ...
-
读故事 学中药 | 乾隆和人参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主治: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 ...
-
读故事 学中药 | 朱棣与绞股蓝
绞股蓝,甘.苦,性微寒:归肺.脾.肾经.功能清肺化痰,补气养阴,养心安神.主治体虚乏力,咳喘痰稠,阴伤口 渴,虚劳失精,心悸失眠. 朱棣与绞股蓝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自幼好学,能辞善赋.明朝初期 ...
-
读故事 学中药 | 茵陈
茵陈味苦.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黄疸,也可用于治疗暑温.湿疮瘙痒.胆石症.胆道蛔虫,近年来也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茵陈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黄疸病人,面色 ...
-
读故事 学中药 | 柴胡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等症. 柴胡的故事 很久 ...
-
读故事 学中药 | 麦冬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作用.常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稠,咽喉不利等症状:可用于热伤津液导致的咽干口渴,大便燥结,舌红而干等症:还可用于治疗温热病邪犯心 ...